首页>新闻中心>新闻稿

“一带一路”倡议 能否成为全球化的新动能

作者:国际金融论坛(IFF)

来源:国际金融论坛(IFF)

时间:2019-04-18

在2018年IFF“一带一路”五周年调查报告大获成功的基础上,国际金融论坛(IFF)、丝路国际联盟(SRIA)和英国《中央银行》杂志共同合作,继续于2019年初对一带一路有关国家的央行行长进行了第二次问卷调查。本次“一带一路”调查共有28家中央银行参与。超过半数的中央银行来自欧洲,亚洲占15%。此外,还有来自中东和大洋洲、非洲的中央银行的反馈。根据数据显示,此次受访央行多来自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占三分之一。调查问卷设计了15个大类问题。内容涉及全球化、一带一路与中美贸易摩擦,一带一路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一带一路与债务风险、应对气候变化、绿色金融、科技发展、资金使用项目、融资机制、支付结算体系建设等内容。本报告在世界银行(WBG)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9年华盛顿春季年会期间正式上线并向全球发布。本文就重点内容简要介绍。

第二次“一带一路”调查共有28家中央银行参加。调查显示,各大中央银行认为该倡议是全球化的主要驱动力;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倡议将大幅提升GDP。到目前为止,“主要大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政治干预影响微乎其微,但在未来可能会发生改变。
 

——国际金融论坛(IFF)CEO / 秘书长张继中

《中央银行》杂志总编Christopher Jeffery

研究员Rachel King
 

 

在过去五年中,由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倡议举世瞩目,致力于支持全球经济增长和发展。目前,在现有的多边机制面临重大问题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的作用更加凸显。

世界贸易组织(WTO)多哈回合谈判搁置已久;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机构,即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改革进展缓慢。许多国家过去是多边体系框架的构建者——尤其是美国,现在却鼓吹单边行动。这很可能破坏过去几十年全球发展的动能。

鉴于此,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增进各国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致力于扩大合作领域,促进包容性国际合作,推动建设以互利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中国一带一路网显示,目前已有124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参与到“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国际合作中 ,包括2019年新加入的意大利和卢森堡。而去年调查时仅有71个国家。目前,许多非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的国家也先后加入,与亚洲和欧洲国家一起支持该倡议。

倡议的成员国绝大多数是新兴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需要大量的发展资金。迄今为止,中国已为他们提供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包括肯尼亚87亿美元的蒙巴萨——乌干达边境铁路,以及尼泊尔的水电项目。

中国利用自身在40年经济转型中获得的经验,在新丝路沿线主导开展基础设施及其它发展项目,这已成为“一带一路”的主要话题,而该倡议所倡导的合作精神也在许多国家传播开来。

例如,在中亚地区,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分别是新“丝绸之路”的西线和南线入口;因此,哈萨克斯坦将2018年指定为“乌兹别克斯坦年”,而乌兹别克斯坦也将2019年指定为“哈萨克斯坦年”。

“一带一路”倡议通过这种方式巩固了各国间的关系。或许,在俄罗斯、伊朗、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和阿塞拜疆共同控制的里海区域,“一带一路”倡议也对里海法律地位问题的改善起到促进作用。

另一个较为低调的进展是中国在深圳和西安设立了国际法庭。这两个法庭用于解决“一带一路”沿线项目的相关商业纠纷,其形式与迪拜国际金融中心设立的法庭类似,体现出中国在基础设施“硬件”投资之外,配套“软件”上也下足了功夫。

“一带一路”倡议也极有可能获得七国集团的支持。意大利已成为第一个签署“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发达经济体。

2019年3月,罗马当局与中国签订了29项,共计25亿欧元的项目。而英国、德国、意大利和法国都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的成员,该银行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项目投资。

然而,意大利的立场似乎和部分欧盟国家不同;此外,美国还公开表达了反对意见。特朗普总统领导的美国政府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批评明显多于前届的奥巴马政府;一些美国官员甚至暗指“‘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主导、为中国服务的倡议”,认为中国从中获益。被经常提及的例子是斯里兰卡项目。为了还清中国公司债务,斯里兰卡交出了汉班托塔港口的特许经营权,时限为99年。此外,全球发展中心(CGD) 于2018年3月发布的一份报告宣称,“至少有8个潜在的国家”会因为“一带一路”倡议导致“债务不可持续的风险增加”,这八个国家分别为:吉布提、吉尔吉斯斯坦、老挝、马尔代夫、蒙古、黑山、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

 

 

中国面临的风险
 

“一带一路”倡议的成员国中,有很多被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列为世界上风险最高的经济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国家没有发展的需求。

另一个问题是,对于其前任全力支持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新当选的政府领导人可能会持截然相反的态度。

易卜拉欣·麦赫迈特·萨利赫接替阿卜杜拉·亚明担任总统后,马尔代夫就发生了这种情况。另一个例子是马来西亚。2018年8月,新当选的马来西亚总理麦赫迈特·马哈蒂尔表示,计划取消三个之前已经被暂停的“一带一路”项目。虽然,由于担心成本失控,马来西亚取消了这些项目,但表示仍然支持“一带一路”倡议。马哈蒂尔总理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将促进区域交流合作,有利于该地区所有国家。”

中国官员已经认识到,需要更加关注解决项目可行性、债务可持续性、透明度和承包商的地域特征等问题。然而,面向中央银行的“一带一路”调查结果表明,许多国家依旧非常看好“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红利;事实上,他们一致认为该倡议是支持全球化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必要举措。

调查报告要点归纳

※ 所有受访者都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促进全球化的重要举措。

※ 所有受访者都预计,“一带一路”倡议将提振中国GDP,其中16%认为增长率将在2-10%之间。

※ 超过一半的受访者预计中国GDP增长率将在1-2%之间。

※ “一带一路”项目均没有受到与中美贸易摩擦相关的政治压力的影响。

※ 然而,受访者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最大的挑战是与主要国家的关系。

※ “一带一路”项目面临的财务压力没有增加。

※ 受访者没有对债务可持续性表示非常担忧,75%的受访者认为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任何问题,能波及到的国家不超过五个。

※ 86%的受访者表示,“一带一路”相关债务的规模小于本国其它外债,相同比例的受访者认为本国的“一带一路”相关债务是可持续的。

※ 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与其它外债相比,“一带一路”相关债务的条款和条件较为宽松。

※ 近75%的受访者认为,其他发展计划可作为“一带一路”倡议有益的补充。

※ 近80%的受访者希望“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支持其所在国家的基础设施项目。

※ “一带一路”倡议被认为侧重点在于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其次是超大型基础设施和中小企业(SME)融资。

※ “一带一路”倡议对金融包容性举措的支持力度有限。

※ 受访者普遍认为绿色金融与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有关。

※ 40%的受访者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实现全球气候变化承诺。

※ 对于“一带一路”倡议是否能够支持本国提升技术实力,受访者的看法存在分歧。

※ “一带一路”倡议可以改进的主要领域为:监管透明度、开发银行的支持和彼此之间的协调。

※ 43%的受访者倾向于使用本币为“一带一路”项目融资。

※ 与欧元和人民币相比,美元是最受青睐的外国融资货币。

※ 受访者表示支持“一带一路”倡议采用本币支付和结算系统。

※ 半数以上的受访者支持为与贸易相关活动开放本币业务。

支持全球化

从今年受调查的中央银行的反馈来看,许多政策制定者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促进全球化的重要力量。受访者虽然来自世界各地,但一致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促进全球化”的“重要举措”, 没有受访者质疑这种观点(见图1)。

就当前国际经济形势而言,您是否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推进全球化的重要手段?

一位受访者未回复

图1


非洲的一家中央银行表示:“ ‘一带一路’倡议的目标是将亚洲、欧洲和非洲联系起来,增强经济和文化纽带,也就是促进全球化。在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下,‘一带一路’倡议为各国,包括非洲国家,提供了发展基础设施和经济增长所需的资金。”

欧洲的一家中央银行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发展和增长的重要驱动力:“该倡议试图在广阔的范围内,在许多国家之间,促进贸易、经济和金融一体化。”

中国一带一路网显示, “一带一路”倡议覆盖的地理范围为124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加勒比海地区的一家中央银行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可以通过改善贸易设施,扩大贸易量,降低成本。

鉴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度及广度,其中一个显著的挑战是各方对于如何落实倡议有不同的理解。例如,欧洲的一家中央银行认为,“一带一路”倡议需要遵守WTO 的规则,不应该积极寻求建立封闭或具有排他性的贸易和生产网络。

然而,在临近中国的地区,东南亚的一家中央银行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在该地区“被提及的次数比以前有所减少”,表明该倡议吸纳了许多新国家和组织后,其影响力似乎被分散了。尽管如此,该央行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对该地区的发展和增长仍然很重要”。

没有显著压力

尽管 “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和“美国货币政策收紧”(见图2),受访者均表示,他们的国家在“一带一路”项目方面,没有感受到相关的国际政治施压。在一家欧洲的中央银行总结中,认为没有观察到任何明显针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外部政治或地缘战略举动 。

在中美贸易摩擦以及美国货币政策收紧的背景下,“一带一路”相关项目在贵国实施是否面临更大的国际政治压力

两位受访者未回复

图2

对于 “一带一路”项目相关的财务压力和其它挑战,受访者的看法也和以上问题类似。受访者都表示,他们没有遇到过此类困难(见图3)。然而,部分受访者在评论中提到,这是因为“一带一路”主要项目在当地尚未全面开展。

“一带一路”相关项目在贵国实施是否面临更大的资金压力和挑战?

一位受访者未回复

图3


欧洲的一家中央银行表示,国内目前还没有与“一带一路”相关的落实举措。一家中央银行提到,该国最近才与中国签署了“一带一路”倡议谅解备忘录。然而,另一家中央银行指出,该倡议只是在融资和基础设施投资方面发挥促进作用。

受访者也似乎并未过于担心其它国家的债务可持续性问题。近20%的受访者表示没有债务问题,58%表示任何债务问题 “不会超过5个国家”,两者合计共3/4的受访者认为债务问题仅限于“少于5个国家”。另外有25%的受访者认为债务可持续性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实际范围波及5~20个国家(见图4)。

您认为有多少“一带一路”国家会因该倡议将造成债务问题,并导致不可持续发展?

三位受访者未回复

图4


认为有债务问题的受访者都特别提到斯里兰卡项目。为了还清中国公司债务,斯里兰卡交出了汉班托塔港口的特许经营权,时限为99年。在吉布提,中国建立了第一个海外军事基地。

欧洲的一家中央银行表示:“对于宏观经济基本面较弱和/或外债水平较高的国家而言,这可能是一个问题”。

受访者均认为,自己所在的国家并不会为“一带一路”倡议承担特别大的债务风险。只有14%的受访者认为“一带一路”相关债务规模与其它外债相当;其余则表示其规模比其它外债还小(见图5)。86%的受访者认为,本国与“一带一路”相关的债务是可持续的,只有14%认为不可持续(见图5a)。这个结果可能表明,虽然“一带一路”相关债务的规模可能小于或等于其它形式的债务,但由于该债务是最近才增加的,因此使一个国家更接近潜在的“临界点”。

与其他外部债务相比,您如何看待“一带一路”倡议可能为本国带来的债务问题

八位受访者未回复

图5


您认为本国与“一带一路”相关的债务可持续吗?

八位受访者未回复

图5A


尽管43%的受访者表示,与“一带一路”相关债务与其他外债的条款和条件类似,但57%的受访者则认为“一带一路”相关债务的条款和条件不那么繁琐(见图5b)。或许是出于这个原因,一些债务相对较高的国家热衷于从中国寻求“一带一路”资金。

与其他外部债务相比,如何评价“一带一路”相关的债务条款?

八位受访者未回复

图5b


一家来自发展中经济体的中央银行表示:“我们的外部融资来源有:双边融资(包括来自中国),多边融资以及来自国际资本市场的融资。我们准备退出目前与IMF开展的项目,并且(除了援助,我国政府)正在寻求长期资金来源,以帮助解决基础设施和发展需求。在此方面,我们希望得到中国的进一步支持。”

不同倡议间的协调合作
其他国家和地区,如欧盟、印度、俄罗斯和日本,也提出了与中国的“一带一路”类似的倡议和/或发展计划。当被问及这些倡议和发展计划是否能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协调时,近3/4的受访者给出了肯定的答案,而略多于1/4的受访者认为彼此之间不可能合作(见图6)。

您认为类似的倡议能与“一带一路”倡议相互协调吗?

四位受访者未回复

图6


欧洲的一家中央银行强调,在各类倡议和发展计划上的合作往往取决于目标是哪一个具体倡议;但亚洲的一家中央银行认为,“一带一路”倡议覆盖了世界多个地区,其他举措不可避免将与之相协调。

基础设施建设

“一带一路”倡议本意在于促进多种形式的跨文化交流联系,但同样也在支持全球基础设施项目方面也进展迅速。近77%的受访者预计“一带一路”倡议将支持其所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见图7)。

您是否希望“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支持贵国基础设施项目

两位受访者未回复

图7


获得资金后,受访者预计对用于大型基础设施(道路、工厂、农业水利基础设施等)的支持率最高,达35%;其次是超大型基础设施(发电站、高速铁路网等),达27%;第三位是中小型企业,占23%;中型发展项目(学校、医院、住房、小型运输环节等)占12%;金融之外的领域占4%(见图7a)。

如是,请选择项目的种类(可多选):

图7A


绿色金融
中国已经认识到,快速工业化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后果。目前,中国正在实施经济结构转型,转向高科技产业、服务业和消费领域,对绿色金融关注增加,建立了专门资金明确用于资助环保项目和企业。

中国目前已发行超过300亿美元绿色债券,中国的银行也开始围绕 “一带一路”倡议发行绿色债券。例如,2017年底,中国工商银行在卢森堡发行了21.5亿美元的“一带一路”绿色气候债券,其收益用于资助可再生能源、低碳出行和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等领域。

这项工作已经产生了一些积极影响,40%的受访者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将有助于实现全球气候变化承诺(见图8)。一家来自加勒比地区的中央银行表示:“这不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明确目标,但外部反馈可能是积极的。”但大多数人(60%)认为,目前情况并非如此。中东地区的一家中央银行认为,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项目将会造成更多气候问题,预计该倡议不会有助于实现全球气候变化目标。

你认为可持续投资/绿色金融多大程度上与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有关?

两位受访者未回复

图8


中国为巴基斯坦等国家的燃煤发电厂提供了资金援助。由于此类工厂污染严重,这些国家很难从多边贷款机构获得建设资金,反映了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窘境。巴基斯坦拥有大量煤炭资源,但没有天然气资源;煤炭不需要进口,但通常人们都认为燃煤发电站不如燃气站那样环保。如果政府获得资金用以建设燃气发电站,就不得不进口天然气,进一步增加财政压力。受访者认为,关注可持续和绿色发展对于推动“一带一路”倡议非常重要。23%的受访者表示“非常重要”;39%表示“重要但不必要”;余下38%则认为“不是非常重要”或“不相关”(见图8A)。

“一带一路”倡议是否有助于实现全球气候变化承诺?

五位受访者未回复

图8A

对于“一带一路”倡议对提升本国科技实力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受访者看法不一。14%的受访者认为 “非常重要”;36%认为“重要但不必要”;21%认为“不太重要”;29%表示“(目前)不相关”。(见图9)

在提升科技实力方面,您认为“一带一路”倡议能起到多大作用?

一位受访者未回复

图9
 

促进GDP增长

所有受访者都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将在未来五年内推动中国GDP增长。70%的受访者预计增长将超过1%,大多数预计增幅在1-2%之间。但也有8%的受访者预计GDP 将上升2-5%,还有8%的受访者预计增幅将高达5-10%(见图10)。

在未来五年内,您认为“一带一路”相关项目将会对中国GDP产生多大的贡献?

两位受访者未回复

图10

受访者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最应该改善的是“监管透明度”和“发展银行提供的资金及项目管理支持”;其次是“与沿线国家发展战略或者区域战略项目结合”;选择“道德规范”和“项目筛选”的受访者相对较少。而去年 “道德规范”和“透明度”两项的选择得分非常高。(见图11)。

您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哪些方面亟待完善?(请用1-5为以下选项排序,1为最高)


两位受访者未回复

图11

受访者认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目前面临的最重大挑战是“与其他国家的关系”。20%的受访者选择“与大国的关系”,17%选择“与区域内大国的关系”,17%选择“安全因素(战争、武装冲突等)”;对恐怖主义活动、种族及宗教因素及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的担忧相对有限(见图12)。

在您看来,目前“一带一路”倡议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可多选)

 

一位受访者未回复

                           图12

融资货币

无论受访者所处的国家地理位置如何,超过43%的受访者认为用本币为“一带一路”相关项目提供融资最为理想(见图13)。

您建议“一带一路”相关项目融资使用哪种货币?(可多选)

一位受访者未回复


图13

一家来自二十国集团成员国的中央银行认为,使用本币融资将减少承包商公司在资产负债表中发生货币错配的可能性。而且,非洲的一家中央银行认为,本国货币贷款可消除外汇风险,降低违约风险。

其他中央银行对外汇融资的可行性提出了一些建议。如欧洲的一家中央银行指出:“如果能以贸易收入的形式,自然进行某种对冲,那么也许可行。” 非洲的另一家主要中央银行指出,“鉴于在某些情况下,“一带一路”项目将由国际公司承担,可能需要以国际货币付款”。

在外币融资方面,美元最受青睐,支持率达24%;其次是欧元(19%)和人民币(14%)。

如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倡议建立一个多币种的本币支付和结算的系统,大多数受访者表示支持;只有18%的受访者对此表示反对。此外,如果能建成这种多币种体系,所有受访者都表示愿意开放本地货币业务(见图14和14a)。

如果建立多币种的本币清算和支付体系,您所在的中央银行持什么态度?

四位受访者未回复


图14

如果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多币种清算支付体系,贵国是否支持开放本币业务?

四位受访者未回复

图14A

一家来自大型中央银行表示:“支付系统是成功落实‘一带一路’项目的关键。我们非常重视本币业务;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市场存在对多种货币支付的需求。”

非洲的一家中央银行进一步提出:“使用多种货币进行支付将有助于促进贸易,中央银行将对此给予支持。然而,中央银行提供的支持是有限的,希望银行能够在彼此之间(或与它们在其他国家的分行)以某种货币结算任何多头/ 空头头寸,而不必寻求中央银行的帮助。”

为了避免本币业务“开放”导致的金融风险溢出效应,超过半数的受访者首要采取的措施是“仅开放与贸易相关的本币业务”;另有27%的受访者将其列为第二选择。其它策略包括“开放部分资本项目业务(如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实行总额控制”(首选占27%、次选占9%、末选占63%),和“开放本币业务,享受国民待遇,实行总额控制”(首选占18%、次选占63%、末选占18%)(见图15)。

为避免开放本币业务带来的金融风险溢出效应,贵国会采取什么措施?(请将下列选项用1-3排序,1为最重要)

 

图15


2018“一带一路”调查回顾


2018 年,IFF联合中央银行首次开展“一带一路”倡议调查。来自全球25 家央行参与了调查,并认为“一带一路”将促进经济增长。但是,成员国之间需要更有效的协调,以充分发挥该倡议的潜力。2019 年的调查显示,协调的齿轮开始转动。在传统全球化开始瓦解的环境下, “一带一路”将开始蓬勃发展。

1. 中国一带一路网,

https://www.yidaiyilu.gov.cn/info/iList.jsp?cat_id=10037

2.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出口信贷指南》,

2018年8月, https://bit.ly/2uc6DEZ

3. 《习近平:推动中马“一带一路”建设合作》,环球时报,

2018年8月,https://bit.ly/2Oa6Phh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