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凤英:把握发展四大趋势,处理好中美关系

作者:IFF研究院

来源:国际金融论坛(IFF)

时间:2020-06-15

6月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平发展研究所与国际金融论坛研究院联合举办“大国趋势研讨会”第二期:中国发展定位思考。会议主要围绕美国崛起的经验、美国如何打压竞争对手、世界经济增长中心会否转移、未来会否有中美之外的其它大国崛起、中美在百年大变局中的发展定位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与会专家提供了许多富有价值的观察与洞见。

以下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所前所长、研究员陈凤英的发言。

1.把握世界发展四大趋势

我想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讲未来三十年,谈谈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

第一大趋势是未来世界经济的长期发展趋势依然向好。中短期内(2020-2025年),世界经济发展肯定不理想。关键是,后疫情时代的世界经济将呈现三个常态化趋势四个恶化趋势个常态化一是防控防疫常态化。对疫情全球都不太乐观,医学界都感觉这次疫情恐要做好常态化的心理准备;二是负利率、零利率、低利率将常态化。为拯救生命和经济,全球所有国家都采取前所未有的宽松货币政策,各主要央行的利率已经降到无率可降,这种现象会在中短期内存在并常态化;三是高债务、高赤字率将常态化。疫前全球债务已经高筑,疫情中救人、救市、救经济,加之经济衰退,使各国财政赤字飚升,债务率再次空前增加。四个恶化:一是国内贫富两极分化更加严重。疫情对穷人的冲击明显大于富人,使西方世界社会两极分化更加严重;二是国际上,疫情对穷国冲击明显大于富国。全球穷人将因此增加,2030年全球全面减贫目标几乎不可能实现。三是西方国家政治生态极化更加加剧。在应对疫情不力情况下,美欧等西方国家政治生态正在进一步恶化,指责性文章和污名化现象泛滥,国际环境骤然恶化,加之年底美国总统大选。四是国际经济、政治、安全环境因疫情而严重恶化,加剧国际关系高度紧张,合作意愿明显下降,全球秩序异常混乱。一个加速:新的科技革命进程明显加快。疫情使中国在变,世界也也在变。疫情倒逼中国和世界经济社会加速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但它真正切切地发生着。

但是,长期看(2030-2050年),康波周期的谷底于2008年出现,这次疫情将全球经济再次打入更深的低谷。未来,疫情或推迟康波周期复苏,即后疫情时代估计需要5年或更久的调整期。未来很可能出现爬坡,爬坡时期如没有新冠病毒,应是2025年以后就可有10余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经济扩张期。但是新冠肺炎疫情后这个时间点或将推迟到2030年,经历一个爬坡和扩张,主要趋势因素是新技术,将给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新兴市场尤其亚洲经济依然是世界经济的主要引擎。

第二大趋势是新的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或提前五年由导入期转入拓展期。每一轮科技革命都会经历导入期和拓展期,且每个阶段将持续20-30年时间。迄今,从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经济兴起,到信息经济已经历近30年。未来20-30年,颠覆性技术将不断涌现,新的科技革命将加速产业变革。在抗击新冠病疫中,中国利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新技术,顺利渡过最困难的时刻,实践结果不错。如,智能服务。针对疫情救治等医务特殊场景和利用5G云端技术,中国开发出了用于消毒、清洁、测温、巡逻等新型服务机器人,并已在一些重点医院投入使用,大大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和降低传染风险。远程办公。这次疫情把远程办公从有限的圈内直接推到了2亿多人面前,远程办公行业因此迎来爆发期,相应带动了服务器、网络设备设施等周边软件行业的发展。在线娱乐。春节遭遇新冠疫情,居家严控的人们只得通过游戏、在线电影、直播等娱乐方式进行消遣,使今年春节期间的移动互联网流量消费同比增长了36.4%。在线教育。延迟开学倒逼老师和学生上网教学与学习,使在线教育行业新用户获取量激增,给全行业一个全新的体验。电商行业。受疫情影响,诸如京东到家、物美多点等企业打通最后一公里,实现商超和社区的对接,这对生鲜电商、社区电商是一个转折机遇。未来,垂直性、线上线下结合的电商可能会更受欢迎。可以说,疫情中是互联网、数字化技术救了中国,14亿人不能出门,但依然能生活,这就是移动支付、电商的作用。后疫情时代,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将在中国生产和生活中迅猛发展。尤其是,在5G技术的基础上,中国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VR等新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同时倒逼中国产业运转效率的提升,产业结构的优化,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进一步明晰。这轮新的科技革命,原先预判在2030年或2035年将高潮迭起。现在看来,疫情或将使新的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高潮提前5年到来。我认为,这轮科技革命--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趋势,可拉动未来30年全球经济、社会乃至政治生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三大趋势是国际力量格局变化。国际力量格局一直在演进中,过去20-30年主要是量变,即中国等新兴市场和亚洲经济的持续高增长,使其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额不断上升。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按购买力评价计算,2019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规模占全球产出的比重上升到59.7%,发达国家经济规模占世界经济比重下降到40.3%。在未来30年或20年之间,世界经济格局变迁量变依旧,但主要将会发生质变。在质变进程中,由于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动,胜出的国家将会是新的科技或新技术或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弯道超车。特别是中国等亚洲经济体,将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优势,尤其是科技革命将助推中国等亚洲经济体加速质变。

第四大趋势是全球秩序加速重构。未来30年,全球经济、政治、安全秩序将加速重塑。二战后建立的全球秩序一直在演进中,无论是前苏东剧变、中国入世、“9.11”事件,还是2008年的华尔街金融风暴,都在推进国际秩序的变迁。但是,这次新冠病疫的全球大流行则加速推进这一进程。其中,关键力量是西方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主要国家是美国和中国。中美博弈一直在其中。无论奥巴马和希拉里的“重返亚太”,构建TPP和TTIP,等等,还是特朗普的对华“301调查”掀起的“贸易战”,博弈的重心在规则。但是,此次疫情后,中美博弈将上升为制度的博弈,全球则从规则上升到秩序。未来中美博弈主要集中在科技和军事遏制两方面。我非常同意美国没有衰败的观点,当前美国正在经历阶段性艰难调整,面临着中国强势崛起,将我们视为战略竞争对手。现在到了博弈关键期,是一场全球的、战略的、尖锐的、长期的综合竞争力的交量,不仅涉及经济,还有政治、安全等方方面面,必须做好持久战的准备,将伴随整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过程。今天的中国没有一种外力可以轻易打败她,如到2050年中国自己没有出问题,那就会和平度过激烈的博弈期。

2.借助三力发展自己,做到有淡化有强化

面对上述趋势,中国应该如何调整?我认为,我们要做到三个力,即“借力”、“助力”和“创力”。“助力”是要借助美国可能的失误来帮助我们自身。不管特朗普也好,未来拜登也好,也许我们真的有一个机会,抓住美国的失误做些事情。

助力主要通过周边地区、亚洲区域合作、“一带一路”建设、欧洲经贸合作,甚至美国国内的友善力量和美国政府一些政策空间,拓展自己的外部空间和创造更多回旋余地。

“创力”主要是科技方面。我们应学习日本,日本跟美国巧妙周旋了六个回合。中美博弈现在只经历了一个回合,用3年时间签了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我们应抓住机遇,振兴自身科技产业。同时,我们必须通过理念、理论、制度等创新,为中国伟大复兴提供新的理论支撑,新的制度环境,同时借助新的工业革命,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目标。

需要关注的是,后疫情时代,世界正在出现“一个世界、两种体系、三个市场”现象。这种现象在特朗普对华“贸易战”中已初露端倪,新冠病疫则加速其形成。一个世界--全球化趋势原则上不可逆转,但是,现在正被区域化所替代,未来必将殊途同归。两种体系—在这一过程中,两个体系恐难避免,即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体系,特朗普称之这盟国和友邦;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尤其“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三个市场—即美国与除中国外的低甚至零关税区、中国与除美国外的中低关税区,以及美国与中国的高关税区。然而,无论是一个世界、两个体系还是三个市场之间,都不是绝对分裂的,依然处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织状态,这是各个国家的利益趋动,发展之上所使然,过渡时期的世界经济、国际秩序即如此。

另外,对外关系力争做到“淡化”和“强化”。首先要淡化意识形态、淡化政治、淡化制度优势等过度宣传。一定要做到内外宣传的区别,在内宣中,我们无论怎么强调政治、意识形态等都不为过,但在外宣中,一定要淡化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等问题,以减少或降低 美等西方世界对我火力攻击。同时,在对外经济关系中,我们一定要强化市场优势,强化科技合作,强化经贸往来,以市场规律、国际规则、国际标准提升综合竞争优势。特别是,中国科技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虽然核心科技不在中国,但如果加大研发投入,在核心技术主关键技术上我们肯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另外,在后疫情时代的国际合作中,我们可将全球化和区域化视为内循环和外循环。我认为,首先是搞好内循环,今天从经济规模看,我们已经是大国,由大国走向强国,靠别人、搭便车是不现实的,只有靠自己把内循环做好,使制度、体系、环境、法制形成良性循环,才有做好外循环的坚实基础。其次,“双循环”和小循环,我们应走双循环和小循环的路,立足于东北亚、周边、亚洲,进而立足于整个亚洲地区。只有把双循环即国与国的合作搞好,才能做好小循环,如东北亚的小循环,东南亚的小循环,周边地区的小循环,立足周边搞好自己家园的小循环,这样才能创造一个良好、安全、稳定的环境,自身才会真正强大。最后是“大循环”。这就是未来30年的中国全球化理念。我们做内循环、双循环、小循环,以此推进全球化,主要是为了我们中国的和平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繁荣富强,由此惠及全球发展,人类和平。我们必须清楚我们是谁、我们为了什么,我们想要什么、我们该做什么。也要清楚美国是谁,美国不是纸老虎,是真老虎,是要咬人的,不是吓人的。还要清楚我们面临的是一个中长期内依然是世界综合国力第一的霸权大国美国,拥有中长期不可撼动的霸权货币美元的美国。

所以我认为理性认识中国未来30年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认识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想走到哪儿。未来30年,能成功复兴的国家在我看来只有中国,但是要关注制度建设,我们的法制化、市场化、民主化走向很关键。今天,世界上能打败中国的只有中国自己,中国的伟大复兴也主要靠中国自己,与世界共存、共荣是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