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回放:
直播回放
主持人:非常感谢朱部长,下面我们再进行一个具体的经济问题讨论。那就是第一阶段的中美贸易协定,我想全世界除了中美两国的官员和公民之外,也都想知道在过去四年中,我们所进行的一些谈判,您认为是否在美国会进行一个和平的权力转移,第一阶段的中美贸易协定会受什么样的影响?会不会有第二阶段的协定?
克雷格·艾伦:在民主党的过渡团队,以及在拜登的团队中,我觉得这个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还有一些政策的审查正在进行中。我想讲几件事情,在双边关系中,我同意朱副部长的说法。双方现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对于缓解紧张局势,第一阶段协定可以说是一个基础,也是一个可以建立信心和信任的平台。在美国的农业和经济方面,目前大宗商品价格还不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第一阶段的协定。除此之外,第一阶段协定也带来了中国方面真正的经济开放,包括金融服务、知识产权及农业。就这方面来说,我认为对中国的扩大改革开放是很有帮助的,同时也对美国的公司很有帮助,因此它是一个实现了良好效果的协定。这是一个为期两年的协定,一直持续到2021年底。我个人是主张双方能够继续保持这个协定,两国政府去继续全面实施它。协定是一个很好的框架,对未来14个月来说都是很好的框架。到那个时候,必须要有某种形式的新框架或者是新协定,我觉得14个月的时间,或者是一年的时间正好差不多,可以让我们找到一个新的框架,并且消除关税。我们不能够接受,至少我本人不能够接受,有额外关税阻止两国的贸易往来。我们需要消除关税,但是应该和市场的改革和开放结合起来。这样能够带来更大的外国公司市场准入,并且营造公平的营商环境,这是一个非常难的谈判过程,但是我相信能够做到,而且也是能做到的,我们明年此时再相会,看看是什么样的结果。
主持人:朱部长,作为刚才最后一段发言的回应,您认为围绕第一阶段协定,到明年的今天会发生什么?
朱光耀: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详细的贸易协定,我非常同意大使先生的观点。也就是说第一阶段协定,确实是我们信任的一个基础,这非常重要。如果再做一些补充的话,在疫情蔓延的时候,我们都面临非常大的困难,在全球的供应链受到疫情冲击情况下,中国和美国非常努力地去实施第一阶段协定。我们看到,在过去几个月中,在很困难的情况下,其他的渠道受到了阻隔,沟通不畅,但是贸易渠道的沟通是畅通的。所以,我觉得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基础。当然,额外的关税使中美两国消费者深受其害,我希望关税尽快取消。这需要双方团队共同合作。额外关税不符合世贸组织的规定和规则,不符合多边的协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希望尽快取消额外征收的关税。世界急需重建世界贸易组织的权威,建立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指导全球贸易的贸易规则,这需要中国和美国携手合作,这符合中美两国和全世界的利益。
主持人:谢谢朱副部长。刚才您提到了世贸组织,你们两位都提到了中美之间的贸易协定。上周有一个“超级区域的协定”得以签署,也就是RCEP,主要是在亚太地区,但是没有美国、印度以及其他几个国家。RCEP未来的方向是什么样?在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中,它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中国对国际贸易体系会形成什么样的影响?RCEP会不会成为一个其他区域经济的范本呢?该协定会不会导致中国、美国未来共同加入CTPPP呢?它对美国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请朱副部长和艾伦共同回答这个问题。
克雷格·艾伦: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对现在的国际经济体系来说。首先我想祝贺这一协定的成功签署,美国媒体没有给予太多的报道,没有很多批评的声音,我认为这是不正确的。我认为这是一个具有深刻意义、结构性意义的协定。我们还不能完全看清楚它在未来20年里的影响。但是在未来,我们会发现世界各国将更加紧密地组织起来,尤其是在亚太地区。美国退出了“北美自由贸易伙伴关系协定”,这是一个非常痛苦和艰难的决定。我也知道李克强总理曾经在一个记者招待会上提到,中国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上有利益存在,未来中国或许会加入协定。这对于中国和全世界来讲是一件好事情。我认为,拜登政府可能会考虑加入TPP这件事情,但目前政治形势极为复杂,特别是2021年-2022年。对美国来说,如果要加入TPP的话,至少需要两到三年时间,同时也会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在政治方面来说,我很遗憾美国退出WHO,美国也没有跟其他国家在WTO总干事上达成一致意见。但同时要明确看到,WTO目前确实有一些局限性,尤其是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网络、互联网、大数据,这些领域在WTO成立的时候都还不曾遇到,这些问题会给WTO有效运行增加复杂性。对中国给予国企的补贴,以及共产党在中国经济中一些渠道发挥的作用,都是一些西方社会关注的问题。还有中国近期提出的双循环战略,以及一些其他的新政策,他们如何与WTO的规则进行融合?我也希望能更好的去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我认为,目前中国和WTO之间存在着一些矛盾,需要加以解决,特别是补贴问题、科技问题、国企问题、网络安全问题、反垄断问题等。因此,我们正处于变革的时期,必须要仔细考虑未来的变革方向?什么是可持续的,能够持续十年、十五年,如何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一个繁荣和平的世界,这些都是非常艰难的命题,同时也是我们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主持人:谢谢艾伦。朱副部长,刚才您也提到了一个问题,我知道您是中方关于RECP、TPP等协定的重要参与者,对此您如何看待。
朱光耀:首先我想澄清一下,RCEP是8年前,由东盟十国发起,由东盟成员国主导的一个经贸关系。中日韩三国和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应邀加入了谈判,所以后来把这个叫做10+6的谈判。这项由东盟主导的谈判经过8年艰苦努力,同时得到中国和其它几个国家强有力的支持,在上周成功签署,正在递交给各国政府进行核准。对区域合作来说,协议签署有至关重要的积极影响。我认为这是自由贸易政策的胜利,也是多边主义的胜利。东盟的领导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协议对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来说都是有利的。印度退出了最后的一次会议,但是,我们欢迎印度今后加入。就协定本身来说,无疑是高质量的,它的意义不仅仅是关于商品的关税减让,虽然商品贸易是非常重要的内容。90%的商品关税在几年之后会降到零,这有着非常重要深远的意义。该协定同时也覆盖服务贸易和市场准入标准规则的制定,所以这是一个全面而高水平的协定。我们真诚地希望,该协定能够贡献区域各国经济发展,提高各国的GDP,为本地区人民带来福祉。同时,也希望它能够促进多边合作和地区合作,并能够与WTO的规则等相适应。
克雷格刚刚提到,中国加入CPTPP事宜,提到李克强总理的表态。我要郑重告诉大使先生的是,几天前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做出重大政策宣布,表示中国会积极考虑加入CPTPP。这是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的很重要的政策宣布。中国工作团队会坚定落实习主席的指示,立即开始政策咨询,与CPTPP成员国进行讨论和磋商。我们知道CPTPP协定有非常高的标准和要求,也会增进对这些标准和条件的理解,比如知识产权保护,如何增强法治,如何在加强信息流动的同时,保护信息安全和数据安全?这些对我们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希望能够构建创新型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是我们的基本利益所在。因此,我认为高水平的贸易协定,会帮助中国经济发展,也有助于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
克雷格还提到,中国双循环的发展理念,也就是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结合。两者是相互促进,互相补充的,对国内循环来说,中国将做出更大努力,深化结构性改革。当前在省与省之间,即使是相邻的省份之间,商品服务流动仍存在障碍和壁垒。我们希望中国14亿人口能够形成一个强大的、统一的市场,为此中国需要推进一些更具针对性的国内经济改革。同时,我们也要非常努力地去使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更加紧密地融合,这样中国经济才能够维持健康持续发展。我们深知改革开放政策的重要性,尤其是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规划,强调新发展理念,强调进一步的改革和开放政策,让广大人民能够享受发展的成果。这也是中国人民的需要和追求。我们相信这些政策的落实,有助于中国经济的开放以及与世界经济的紧密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