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年会新闻

News

年会新闻

范龙佩:疫情以来欧盟的财政、货币政策效应和趋势(一)

来源:国际金融论坛(IFF)

时间:2020-12-01

国际金融论坛(IFF)联合主席、欧洲理事会首任主席、比利时前首相范龙佩通过视频在国际金融论坛(IFF)第17届全球年会政策对话会:“新变局下的货币与财政政策”上的讲话。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危机延续了欧洲十年来经历的各种危机,包括银行危机、欧元危机、经济危机、难民危机和恐怖主义。显然,前三种危机对就业和经济繁荣产生了重大影响。欧盟从这些危机中吸取了很多教训。我们从2010至2012年的欧元区危机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当时过于强调纠正预算失衡。这种通缩政策实际上是金融市场强加给欧元区的,因为金融市场错误地认为,某些欧元区国家会无法偿还公共债务。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表明,由于希腊调拨大量资金对财政紧缩补救,以及GDP损失25%,致使难以积累起公共财政资金。有鉴于此,当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时,欧盟很快转向扩张性财政政策,就是为了弥补危机对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此外,我们改变了货币政策的方向。欧元区危机爆发之初,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没有那么宽松,与美国、英国和日本央行的政策形成鲜明对比。所以当时欧元区的经济复苏速度落后于盎格鲁-撒克逊国家。2015年,欧洲央行采取了宽松政策。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时,欧洲央行强化了这种非常规扩张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或可称为一个大型资产购买计划。然而,货币政策也有局限性。伴随着货币供应量的强劲增长,居民银行存款增加,欧洲央行逐渐提高警惕。如果钱只是存在银行,那么增加货币供应量就没有意义。

因此,最有效的政策应该是加大财政刺激,使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形成互补。如果利率一直极低,甚至是长期的负利率,那么银行就会花出去的多,而收回来的少。货币政策部门和成员国政府共同努力,试图抵消需求的下降。欧盟委员会首次成为资本市场上的主要债权方,支持复苏基金和其它支出,出资金额达1万亿欧元。欧元区的公共债务不断攀升,未来三年,占GDP的比例将从去年的86%上升到102%。欧元区的平均预算赤字将增加,从2019年占GDP的0.6%升至今年的8.8%左右。这个数值预计到2021年将减半,但仍然高于我们的财政制度中3%的基准。这种政策上的巨大转变之所以得以发生,是因为我们改变了许多思维定式,包括对通胀不必要的恐惧,和对加大公共开支的恐惧。欧元区的公共支出正在增加,占GDP比例从2019年的47%上升到今年的55%,2022年占GDP的比例预计为50%。无论如何,欧盟都希望在不影响其社会保障体系的前提下应对这场危机。欧盟不仅吸取了教训,还从早先的改革中获益,例如,欧洲央行对所有主要欧洲银行实施了有效监管。上次危机中,欧洲银行资本不足,是造成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但这次,欧洲银行对于解决问题做出了贡献。诚然,不良贷款的规模会增加。但欧盟内的银行应该继续保持其良好的流动性和偿付能力,以便更好地为各国经济发展提供资金。

今天的全球债务问题主要是贫穷国家和一些新兴经济体的问题。这并不代表,对公共贷款的限制将不复存在。而是意味着,政府可以持续性地大量借贷。但是,大量借款不等于不受限制。另一方面,设置经济增长目标是为了缓解和弥补日益升高的赤字和债务。我们预计,借款的增加将是暂时的,因为复苏措施是暂时的。只要经济增长速度超过利率,就能避免陷入恶性循环,利息负担和债务就不会继续增长。此外,预测显示,偿债成本将保持历史低位,因为现在利率很低,尽管公共债务异常高企。但即便利率真的上升,比如,英国政府债务的平均期限是15年,整体融资成本也不会发生很大变化。

然而,人们最关心的是疫情能否尽快得到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二轮爆发是一个严重打击,尽管各国政府正竭尽所能保护经济。健康和财富密不可分。防疫措施在落实过程中任何的延误,所造成的影响,将在健康、经济和公共财政领域形成滚雪球效应。政策的各个方面互相关联。目前急需政治魄力和公正的措施,不能为过去的观念所束缚。与十年前的危机相比,另一个巨大的差异在于,金融市场正在推动欧元走强,但与此同时,利率处于几个世纪的最低水平。对欧元崩溃的担忧如今已不复存在。目前的复苏计划与过去的差别在于,欧盟现在希望长期和短期目标能够彼此协调。人们一致认为,长期政策的重点在于提高生产力,从而提高生活水平,适应后疫情时代。

这就需要对数字和绿色基础设施进行更多的公共投资;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以便劳动力能尽快适应后疫情时代的新兴工作岗位。欧盟经济的重启要为“绿色协议”服务,致力于在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价值1.8万亿欧元的复苏计划中,预计三分之一以上的资金,总金额占欧盟GDP的12%,将用于实现该目标。即使在更短的时间内,这也是个非常宏伟的计划。203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必须比1990年降低55%。2020年,我们的排放量已经比30年前降低了23%,而经济增长了60%;相信我们能够达到20%的减排目标。因此,经济重启将为经济社会的生态转型服务。这样,欧洲就能够与中国共同履行五年前的巴黎协定。

经济重启还能促进欧盟内部的社会凝聚力。新冠肺炎疫情对综合实力较弱的国家和受教育程度不高的人群造成了冲击。深层问题往往在危机中浮现。这些问题将加剧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的不平等。因此,欧洲复苏基金将精准支援受疫情影响最大的区域及其当地经济。此外,日益加深的不平等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政治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在发达国家及其他国家地区内抬头的原因。因此,经济复苏必须惠及所有人。

货币政策同样也需要重视“绿色协议”。比如,欧洲央行高度重视绿色债券,这是一种创举。欧洲央行行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已将“绿色”作为欧洲央行战略评估的关键要素。欧洲央行目前屡屡受到批评,就是因为其债券购买计划(量化宽松政策之一)对污染较严重的棕色产业有利。今年,迄今为止,全球绿色债券的发行量已增长12%以上,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欧洲的各家银行在2020年售出了190亿欧元的绿色债券,创下历史纪录。这场危机也迫使企业、人民和政府提高适应性和韧性。此外,推行限制性措施诚然需要政治领导,也要争取民众支持。这是欧洲社会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疫情前的生活常态已经一去不复返。所幸,很多人已经坦然接受。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战略支持机构
战略合作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