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年会新闻

News

年会新闻

张慎峰:注册制改革善作善成,久久为功

来源:国际金融论坛(IFF)

时间:2020-12-07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张慎峰在国际金融论坛(IFF)第17届全球年会资本市场峰会:“全球资本市场变动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上的讲话。



30年前我国证券交易所横空出世,在资本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2005-2007年股权分置改革成为第二个里程碑,最近一年注册制改革和推广当之无愧成为第三个里程碑事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越来越得到证明。

注册制改革抓住了资本市场改革的牛鼻子,在资本市场制度体系中发行无疑具有基础性的地位,与交易制度,再融资制度,信息披露制度,持续监管制度,退市制度相比,更加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地位。注册制改革实施一年多来成效巨大,注册制改革进一步提升了我国资本市场包容性以及竞争力。之前股东超200人,同股不同权不被旧的制度所包容,出走海外公司达到十几万亿,现在这些问题在注册制下得到妥善解决。据不完全统计据,到目前为止已有14家微盈利企业、一家特殊股权企业以及两家红筹企业上市,制度包容性的增强决定制度竞争力的提升,长远来看注册制将会大大提升资本市场作为经济发展晴雨表功能的准确性。

注册制改革使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更加完备。注册制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审核注册公开透明,企业从受理申请到完成注册平均用时五个多月,效率大幅度提高。实施注册制以来,科创板和创业版新增上市公司200多家,资金3300多亿,占同期A股市场一半以上,新增市值约4万亿。不久的将来,我们完全有理由展望注册制的实施与推广将大大改善我国直接融资比例长期偏低的状态。

注册制改革大大提升了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力。伴随着一批标杆性企业先后上市,加速形成了品牌示范效应,极大激励了社会各界尤其是科技领域的创业创新精神,生动诠释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便捷的发行上市机制使企业发展行政性成本大大降低,也逐步使上市资源、壳资源失去原来的机制。从制度的协同性上来讲,与并购、重组、退市等制度的配套实施,必将大大促进市场的优胜劣汰优化配制。

认真总结注册制改革善作善成的经验,保障改革行稳致远。注册制改革是我国资本市场一项重大的改革探索,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其中的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并继续坚持和发扬光大。

一是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资本市场发展的目标和纲领,这是取得成功的前提和基础。注册制改革中牢牢坚持党中央确定的加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目标,努力按照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原则推进市场建设,认真落实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的要求,确保各项措施落实落细。

二是坚持四个敬畏,科学把握尊重注册制基本内涵。借鉴国际最佳实践,体现中国特色和发展阶段三原则,具体工作中坚持敬畏市场敬畏法治敬畏专业敬畏风险,科学借鉴国际经验,从国情市情实际出发设计了一系列既遵循国际市场惯例,又体现中国特色的市场规则,经受住市场实践的检验。

三是正确处理发行制度改革和其他基础制度改革间的协同关系。注册制改革不是单纯的股票发行制度改革,还涉及到承销、定价、信息披露、交易、退市、投资者保护等一系列基础制度的优化调整,上述环节关键制度的创新都较好地实现了协调配套。

四是辩证处理股票短期供应与上市公司长期质量的关系。既要解决众多企业急于发行上市的问题,又要有效防止萝卜快了不洗泥,重在推动更多有发展前景的硬科技企业、创新创业企业成为市场的源头活水,同时注册制也更加畅通了退出渠道,逐步实现了市场出清和高水平的结构调整。

五是尊重市场运行规律,悉心把握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平衡。投融资两端协调发展,是注册制改革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注册制下格外重视发展资产管理业务,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不断提升对外开放的程度,修订监管规则,不断优化沪深港通机制,推及国际主要指数提高A股纳入的比例,多方面积极引导境内外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确保在一级市场融资功能的优势得到巨大发挥,二级市场也有一个健康平稳的发展环境。

六是立足监管本位,促进市场各参与主体归位尽责。注册制使企业上市便利程度大幅度提高,中介机构承担把优秀健康的主体推向市场的职责愈加重要,必须坚持职业操守、提升业务独立性,发行人更要从源头上规范治理,聚焦主业,在日常经营、重大投资、对外担保、再融资等方面合规运作,增强汇报投资者履行公众公司义务的意识,只有每个环节都压实责任,履职尽责注册制才能形神兼备、行稳致远。

我国资本市场历经30年发展才推出注册制,改革成果来之十分不易,市场各方应该倍加珍惜,认真总结经验、循序渐进,善作善成,不失时机地在全市场推行注册制改革,共同推动资本市场行稳致远,使资本市场在促进科技创新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谢谢大家。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战略支持机构
战略合作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