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年会新闻

News

年会新闻

余利明:以“十四五”规划和国企改革视角,寻找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业协同发展的新机遇

来源:国际金融论坛(IFF)

时间:2020-12-07

国新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常务副总经理余利明在国际金融论坛(IFF)第17届全球年会,“粤港澳大湾区合作与发展圆桌会议”上的讲话。



第一个观点,香港及时利用其独特优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开立发展新局面。

香港拥有市场化、法制化、专业化和国际化的竞争优势。尽管这两年香港在爬坡过槛,这只不过证明了香港需要开辟经济发展的新道路。而且即便在黑暴、疫情和美国制裁三重冲击下,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依然巩固,特别是为内地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市场持续不断、前景不输。截至目前,今年香港证券市场日均成交金额比去年同期增长近40%,IPO市场比去年同期正增长60%,资金持续流进,港币的汇价不断触发强方的兑换保证。“十四五”规划中国家要求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市场化和法制化为主要手段,进行制度型开放,这将成为中国进一步以开放促改革的抓手。因此,香港如何利用它“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以及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全球竞争优势,融入国家制度型开放改革,开辟香港发展新路,成为亟需解决的全局性新问题。

第二个观点,澳门不断寻求金融业的突破口以促进经济思路多元。

澳门在对接“十四五”规划、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方面,以横琴为抓手,主动积极以开放和创新的思维持续推动金融业的发展。一是对接大型金融机构,比如丝路基金、思源基金、亚投行这些机构,拓展自己有优势的市场。二是发现细分市场,发展特色金融,发展债券交易市场与国有海外资产交易市场,完善了本地货币市场人民币流动性安排,发展离岸人民币业务,尝试建立以人民币计价服务内地企业的澳门证券交易所。三是琴澳一体化,构建渠道吸引内地投资者和基金,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和商业化。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框架下,我们相信澳门金融业可以取得突破,实现错位发展。

第三个观点,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业的短板在于央企资源支撑不足。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业在内地一直表现非常亮眼,人均GDP与城市化率均优于长三角地区与京津冀地区,年人口增量也与这些地区持平。尽管受到疫情冲击,今年前三季度广东金融业是主要行业中第一个正增长的产业,新增的社会融资和新增信贷都居全国首位。从支撑金融业发展引擎来看,对比国内三大区域,京津冀区域主体是央企和地方国企,长三角地区是外企和央企主导,粤港澳大湾区的主体则是以华为为代表的民企。一个华为就能够顶住像美国那么超级大国的打击,像这样的民企在我们粤港澳大湾区是非常有生命力的。不过制约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业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短板在于它的央企资源支撑不足,在“十四五”规划强调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的时代背景之下,这个短板显得特别突出。

第四个观点,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带来制度型开放改革的机遇。

“十四五”规划要求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近期公布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主要针对央企,要在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上取得明显成效,要充分发挥世界一流企业创建专项工程的示范引领和突破带动作用。要结合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包括我们的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建立央地合作的良好机制,助力区域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要突出抓好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充分发挥非国有股东的积极作用,在产业链、供应链上与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深度合作,形成互为融合共同发展的局面。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十四五”规划和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强调制度型开放改革,对标世界一流,完善国有经济的制度优势,推动区域和行业发展。如何把握这个机遇?其实考卷已摆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业面前,我们必须交出答卷。

一个建议:大湾区各方面应该携手合作,捕捉短板,以金融助力央企改革,实现合作共赢。建议广东省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沟通协商,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纲要》精神,向中央申请成立助力央企改革发展的特色合作平台,确定平台的非国有股东身份,以专项基金手段、以战略投资者的定位,稳步参与到央企混合所有制“三年改革”工作当中去。粤港澳大湾区国企改革合作平台将有别于专注粤港澳内部区域发展特色的传统合作平台。在这个规划里,传统平台指的是内部的或者是在国内表现突出的地方性平台,比如前海、南沙、横琴等地方性的有特色的平台,而想要建立的改革合作平台应该是跳出我们自己内部,构建粤港澳整体面向全国、对接世界的平台。希望用这样一个方式,使得合作平台和现有的传统平台兼容互补、协同发展。采用内外联动的金融资本,与央企合作,既可以区内区外,也可以国内国外;既有利于央企对标世界一流、提高竞争力,在全球讲好中国特色故事,也有利于粤港澳大湾区根据专业优势和资源特色,实现不分区域的金融协同发展;特别是有利于香港发挥它的“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和竞争优势,开辟香港发展的新局面,进而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纽带。这个建议的实施就可以由南沙的金融岛去承办推动。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战略支持机构
战略合作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