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艾哈迈德·赛义德在国际金融论坛(IFF)第17届全球年会,全球绿色金融:实践与创新”上的讲话。
我们都知道,新冠疫情的突发确实是进一步彰显了绿色金融的重要性。现在我们也是希望能够在疫情之后的经济复苏当中,充分利用技术和绿色项目实现绿色金融复苏,现在很多国际机构都在积极推进绿色金融,比如欧盟委员会也是在推动一个专门的绿色经济复苏的基金,用以促进区域之间的绿色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国家政府,比如菲律宾也是把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放在凸显和优先的位置,希望能够突出绿色基础设施的项目。而中国确实也是朝着碳中和碳排放达峰的目标稳步推进,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是在战略层面要给予它足够的优先度,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金融具有战略意义。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我们需要更多的筹措资金,来支持绿色的项目,和绿色的经济复苏。
这里很多区域层面的国际机构,都发现绿色金融和绿色经济复苏是相辅相成,彼此依赖并且是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各国政府的重要战略目标,在这里就离不开绿色实践,我们需要做一些实践的探索。比如亚洲开发银行2030的发展战略当中就有一项重要的支柱是支持可持续发展,现在我们的未来发展战略当中也是给予了绿色金融重要的位置。我们希望在2030年能够碳排放达峰,2060年如果要实现碳中和这样的目标,就像在习主席承诺的那样,就离不开绿色金融。但不仅仅中国在积极地做绿色金融探索以及设定绿色发展目标,很多其他政府和国家也有类似的宏伟目标。所以我们就离不开大家一起承担和肩负共同的责任。在2016-2030年,全球在绿色基础设施上的投入是26万亿美元,这样资金的需求离不开金融的发展。1.7万亿每年算下来,一共是26万亿美元,这里面就离不开绿色金融的时间来筹措。
我讲一讲绿色金融的实践,如何每年1.7万亿、总计26万亿的资金需求。第一步就是创新的做法,比如以风险为基础的监控和评分模式,能帮助我们进一步推进ESG的一系列的发展实践。第二是环境和社会的指数,通过在环境和社会指数这样一些重要的参数,来引导资本市场的绿色发展。除了这个以外还有一些创新的项目,比如像在深圳关注水资源的一些项目等等,这样能够帮助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创新举措筹措资金。
在这方面其实在山东省ADB也是提供了一个联合资助的项目,我们一起支持了一个绿色的项目。这样我们也充分利用了合作伙伴的力量,我们每拿出1美元就能够发挥这种杠杆的效应,对于联合合作伙伴,让他能够实现倍数级的这种资本的利用,这样也是让ADB也成为了在绿色金融方面排位比较靠前的参与机构,我们投入的资本资金也是世界领先的。
除此之外,我们需要75%的创新现在还没有在商业层面可量产,所以需要在绿色金融到位后,才能让现在的这些尚未在商业上面大规模的实践项目能够推动。因为目前真正在商业领域去大规模推动的项目只达到了25%,仍然有75%是没有去推动的。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把ESG的这些要素在内,能够找到更加可行的和切实有效的商业模式,来推进绿色项目。除此之外,投资机构也需要充分意识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义务,很多指数其实可以帮助我们引导投资机构承担自己的企业社会责任。比如印度就有一个SKI,用以够鼓励企业承担自己在绿色金融方面,尤其是投资机构在企业社会的责任。
这些投资人让商业得到多样性,让市场可以朝更适于分享的方向走。我们还看到一些例子,这边在ADB,我们在中国深圳水资源集团,用一些新型的技术让我们的环境更加有抗逆性,这是第一次跟中国一些机构来合作。我们在太平洋也提供了一些信用风险的保证,特别是在可再生能源的一些投资方面提供了这些金融服务。
而金融其实是我们解决问题的一部分,能力需要得到更大的加强,来让绿色金融更进一步发展。我们要在全球做好一些实践,比如说是一些绿色金融的标准,还有一些分类,来保证一些可循环的经济。我们ADB亚洲证券机构在泰国和马来西亚做一些认证,也就是认证绿色债券的一些工作,让他们符合我们这个绿色债券的一些标准和准则。跨国银行可以提供很多的价值,也可以提供一些支持。而ADB也发现,很多银行在投资当中,在有些政策上的挑战,特别是一些中等收入的国家,我们相信这个组织可以很好地好帮助他们的工作。
在这里我想举一些例子,在2020的一个出版物当中指出,气候变化可能对很多国家都有一些主权方面的影响。它的概念就是金融机构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了认可,而其他一些出版物也提出了在东南亚建立绿色金融,绿色经济的重要性,特别是在疫情后的经济复苏的情况下。将来,危机可能总会过去,也要看到这些危机带来的一些机遇,从而把经济转化成一种绿色的经济。我刚才也说过,要加强环境的保护,环境保护的管理,一些法规,要刺激私人部门进一步推动低碳经济等等,这就需要与政府开展合作,现在有许多很好的案例。我们现在面临的挑战是非常大的,但是机遇也更加巨大的,非常期待在将来可以跟各位进一步的合作,创造更多的机会,并且更好的发展绿色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