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年会新闻

News

年会新闻

泽田康幸:亚洲的财政、货币政策效应及趋势

来源:国际金融论坛(IFF)

时间:2020-12-10

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泽田康幸(Yasuyuki Sawada)在国际金融论坛(IFF)第17届全球年会,“新变局下的货币与财政政策”上的讲话。
 
 
关于亚洲的财政、货币政策我主要讲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亚洲发展银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情况。亚洲各国政府正在推行一系列的抗疫措施,涉及的金额和规模非常大。亚洲发展银行建立了一个政策数据库,将会支持46个亚太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给它们提供3.7万亿元的贷款资助。在政策贷款项目当中,亚洲发展银行会给予资金支持并提供转移支付的支持。
 
第二,亚洲的央行也正在推行一系列货币政策。今年三月份,各国央行开始放松货币政策,降低利率,释放流动性,并尽量让现有的公司、企业、国家能够再次享受到金融服务。南亚的四个国家,考虑到它们的经济需求和现有金融服务供给不足,亚洲发展银行对它们的经济需求进行了调查。尽管大家对政府的服务能力、企业的可持续能力,以及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性有所担忧,但亚洲央行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仍应继续保持支持的立场。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如适中的财政政策支持立场,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一些流动性支持。除了流动性以外,央行也要避免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货膨胀,需要调整一些具体政策,以便能够有效地把资金导向实体经济,不要提高资产价格。中小企业,需要获得更高资金的导向。这都需要一些比较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与之相配合的财政政策。
 
第三,亚洲以及世界各国都已经实施了一系列财政和货币政策。各国大都通过印钞进行财政支出,这一手段对释放流动性并保持经济的活力,尽管非常有必要,但是只采取印钞手段是不够的。欧洲央行、日本央行在过去10年、20年的经验都证明了,通过印钞来创造通胀不是那么容易的,不是教科书里讲的那样,不是说印钞货币供给就能上去。有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政府简单的印钞对于央行来讲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亚洲的一些国家,比如日本的模式就是教科书式的超级印钞模式。目前来说政策的货币化是一个主流的政策手段,但同时也要提出一些非常严格的财政纪律,一旦疫情过去,财政纪律就应该收紧加强,这对未来的财政可持续性发展非常关键、非常必要,而且能避免未来进一步的财政政策货币化带来的不良影响。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战略支持机构
战略合作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