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驻华大使馆经济处主任亨德里克·巴科灵 (Hendrik Barkeling) 在国际金融论坛(IFF)第17届全球年会,“新变局下的货币与财政政策”上的讲话。
新冠病毒已经给经济带来了战后最大的衰退,德国从今年夏天开始已经出现了快速的复苏,但是最近新冠病毒的确诊人数在不断增加,我们现在的局势也是非常的脆弱。在2020年,德国的GDP降了5.5%,明年预计将会下降4.4%。但事实,5%的GDP的下降率,与2009年的金融危机所经历的幅度大致相同。现在为了应对这场危机,欧洲央行以及欧盟正在实行一系列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之前的演讲者也说到了这一点,对德国来说,已经在整个欧盟层面上作出了一些努力,比如说一体化以及相应的贡献。
再来看一下德国的财政政策,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评估中,德国在危机过程中采取了迅速的决策,国际上只有极少数的国家能作出这种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德国现在还提出了一系列的保障计划,从而确保GDP的稳定。在过去的1年,德国财政政策已经提供足够的力量来应对这场史无前例的危机。德国现在主要做的就是重振消费者的信心,以此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在严重的危机阶段,企业需要得到支持,具体的方法就是实施一系列及时和有针对性的刺激计划。同时人们心理层面上还是处于一种非常不稳定的状态,需要通过实施稳定的措施来促进消费,比如说3万亿欧元的儿童福利基金,在供应链方面还要采取很多措施来帮助企业,比如说要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另外德国还发布一个临时的援助计划,对于中小型企业要实施紧急救援的资金支持。
再一点就是促进投资创新、气候变化以及绿色转型的进程,德国在绿色交通、绿色转型、数字化方面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比如充电桩和新能源汽车,已经投入了70亿欧元的氢能源战略研发基金,投入了20亿欧元进行人工智能和5G技术的开发,现在要评估这些措施的效果还为时过早,但目前一系列的指标,还是非常符合预期要求的。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货币和财政政策使企业获得了成本高昂的贷款,也给其他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公司的无力偿还状况和坏账的问题也是值得关注的。今天的银行系统与金融危机期间相比,是更有弹性的。目前继续采取宽松货币政策来支持经济,待疫情过后,财政和货币政策将会进一步来收缩来避免再一次危机的爆发,公共融资的可持续性将会得到进一步夯实以及重新的设置。
然而疫情还没有结束,现在欧洲已经出现了第二波疫情,欧洲一些国家正在实施更长时间的封闭,这样就给经济带来巨大的影响。德国政府正在密切监测经济的发展,以及财政和货币的政策。新冠疫情都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未知的区域,所以需要继续交换想法,互相学习,来看一下哪些措施是可行的,哪些是行不通的,不断地调整财政和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