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年会新闻

News

年会新闻

西尼斯卡尔科:疫情重构财政货币政策框架

来源:国际金融论坛(IFF)

时间:2020-12-10

IFF副主席、摩根士丹利全球副主席、意大利前财长西尼斯卡尔科 (Domenico Siniscalco) 在国际金融论坛(IFF)第17届全球年会,“新变局下的货币与财政政策”上的讲话。
 
 
目前确实处在一个前所未见的历史节点,在西方国家当中,包括欧洲和美国,正在经历疫情的第二波。显然中国已经战胜了疫情,但目前欧美的情况,跟5月相比,甚至会更加严重,新感染的病例住院率以及它的ICU、病死率又回到了今年5月份的高峰。从之前的疫情应对当中,我们对于这种流行病有了新的认识,一部分人已经得到了免疫力,所以个人建议封锁不需要那么严厉,社交疏远不需要那么严格,也不需要把全城完全封闭,有针对性地进行封锁就可以了。
 
根据这些措施,目前经济衰退的幅度,可能比第一波要轻微一点。数据显示,第一波疫情经济降低了10%,现在只降低5%,显然是大有改观。但目前的防疫措施,包括封锁和社交疏远,和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期间有所相似,因为这些封锁和封闭措施带来很大的经济衰退。经济下降的幅度各国不同,可能达到10%-20%,但经济衰退的幅度还是相当惊人的。所以欧洲现在出现相当多的公共辩论,美国也有人在辩论。这些防疫措施到底是否合理?防疫措施和经济如何取舍?一方面需要实施封锁和社交疏远,以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也要保证经济增长。
 
昨天我们也和IMF和CBI作出了一些讨论,得出的答案是短期内应该有取有舍。一旦封闭的话,疫情肯定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影响。但长远来说不一定如此,因为还是要去减少感染率,就算我们要付出经济衰退的代价也要去控制疫情。总的来说,应该从正确的方向上去应对疫情的,这是我们学到的教训,而且完全有能力去减缓和应对这次健康危机,第二波疫情会做得更好一点,会比第一波疫情交出更好的答卷。
 
在两三个星期以前,制药界有一个大消息,已经出现了3个有效的疫苗,包括美国辉瑞、Moderna和欧洲的阿斯利康都推出了疫苗,这些疫苗有不同的作用机制,但看起来都很有可能有效地抑制病毒传播。通过科学的努力,疫苗带来了应对这一场危机的希望。虽然疫苗接种不一定在短期内取得显著的成效,但它确实给我们带来战胜疫情的曙光,无论是从身体健康的角度,还是出于经济的原因,免疫接种都是相当必要的。
 
欧洲是怎么做的呢?欧洲有非常强、非常积极的政策应对。欧洲的应对政策是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时间维度来进行的。短期有两个措施,一个是央行有APP买债的计划,二是出台了三个财政政策的措施。一个是短期的欧洲财源支持计划,另外一个是ESM计划,即欧洲稳定机制,很多国家还没有真正实施。ESM计划给希腊危机带来的后果大家还记忆犹新,对它还是心有余悸。再一个是ERB计划,它主要是资助投资的,给某些必要行业提供投资资金的支持。还有一种工具来自于意大利,用来减少疫情对于个人的影响和家庭的冲击,避免个人的破产。
 
此外还有长期措施,即欧洲的恢复计划,或者称为恢复基金,它有大量的资源,750亿欧元,在未来可能还会进一步增加预算并进行资源分配。这种资源分配需要重新设计,应当以更好、更有弹性的方法来进行分配,同时会更侧重于绿色投资、数字化投资。总的来说,欧洲的政策不光是为了短期的应对,还包括长期的资源分配。短期来说,只是让经济能够在疫情中减缓衰退,但它并不能促进经济的有效转型,因此有必要关注长期的政策应对。
 
如果把眼光放长远一点,来看一下长期如何重新设计经济。总的来说,未来走出经济危机之后,可能生产率降低、消费降低、公共债务会更高,财政赤字会更高,私人债务也会更高。全球的债务水平占GDP的水平会占到100%,公共债务会增长100%,私人债务也会增长100%。全球的债务增长,得到了欧洲的税收支持,它是由欧盟来支撑的,而不是由每个成员国来支撑。未来是否还需要像欧债危机之前一样,吸收各种国家的债务?或许还是需要这种举措的,因为每个国家独立来发行债务是不够的,需要至少在欧盟的层面上共同承担责任。
 
目前来说,现有的政策体系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还需要对政策架构进行重新的设计。需要更好的贸易框架,更好更平衡的政策架构,至少要比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的架构更好。同时需要财政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3年前货币政策是唯一的手段,但现在需要把货币和财政政策联合起来。需要考虑到汇率的变化,同时还要更早地通过一些工具来发行公债,因为大型公债短期内是很难被公众吸收的。在意大利,可能需要10年才能把公债的水平回归到疫情前的水平,尽管疫情前公债水平就已经很高了。在几个星期前IMF的会议上,我们已经提出警告说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并提出必要的措施。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战略支持机构
战略合作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