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达成RCEP时间较长,但意义重大
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经历8年谈判,签署了协定。我们这次会议主题提到了CPTPP,提到了北美自由贸易协议NAFTA。北美自由贸易协议,欧盟统一体,加上RCEP,全球形成一个三角。
2012年启动RCEP谈判的时候,断然没有想到这个谈判经历这么长时间,因为当初东盟发起成立这个谈判的时候,实际上选择了6个贸易伙伴,所以是16家。6个贸易伙伴都是与东盟自由贸易协定有关的贸易伙伴,解释了其中没有美国参加的原因。把这6个已经谈过了的自由贸易协定,放在一起,把规则统一一下,应该是很简单的一个事情。但是,就这么一个简单事情,我们经历了8年的谈判。
好在这个谈判今年已结束了,形成了一个全球人口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化,贸易潜力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很多人可能忽略了一点,在这个谈判结束过程当中,中国和日本之间也达成了双边关税减让的安排,日本和韩国之间也达成了双边关税减让安排。为什么这个谈判很难?就是10个10+1放在一起觉得很简单,但是这6个国家之间并不是完全有贸易协定。
在启动RCEP谈判的时候,2012年我们同时启动了中韩自由贸易谈判,和中日韩自由贸易谈判。中日韩自由贸易谈判直到今天还没有完成,所以在这期间达成的双边关税减让安排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我们有理由期待,未来中日韩之间谈判也会取得一些进展。
二、APEC值得期待
今天,国际金融论坛开这个会的时候,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这两天也在通过视频开会。APEC领导人会议是1993年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发起,每年开一次领导人会议。去年没有开成,前年又因为中美之间爆发摩擦,没有达成一个共同声明。1993年以来27次,一次没落参加会议。美国总统特朗普2017年参加越南领导人会议,去年没有会议,前年也没有参加,今年大选通过视频参加会议。
1994年APEC提出到2020年的贸易投资自由化目标,今年到时间了,这些领导人为了继续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等目标,又发布了“2040年愿景”,提出了新目标。贸易投资自由化一直在APEC议程上,而且还有一个亚太自由贸易区的议程,一直在议事日程上。我们期待今年APEC领导人会议以后,这个自由贸易进程能够重新回到谈判桌子上。
三、中欧将达成投资协定
在双边领域,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刚刚发布,中欧投资协定谈判接近尾声。根据中国和欧盟领导人的共识,这一个协议有望在今年年底结束。大家可能注意到这个“中欧投资协定”这个名字,以前叫“投资保护协定”,名叫BIT(双边投资保护协定),这次中欧谈判名字改过来了,叫CAI,不是CIA(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简称)。什么意思?过去我们和任何国家谈投资的时候,我们只谈投资保护,里面没有自由化内容,没有市场准入的条款。
现在中欧之间谈,有准入前国民待遇,有负面清单,这些涉及到自由化条款,涉及到市场准入条款。一旦中欧投资协定启动,我们取代了与27个欧盟国家除爱尔兰国家以外的26个投资保护协定,所以BIT会被替代。
四、全球化将继续推进,但道路漫漫
我们今天谈到这些消息,传递了这么几个信息。
1、区域和双边的贸易安排,许多国家或者主要贸易伙伴在追逐和依赖一种体制和制度的保障安排。不仅体现贸易本身相互关联的天然属性,也是确认了贸易伙伴之间优势互补而形成国际产业链的合理性。即便像中国这样一个产业体系比较完整的经济体,也需要大量的海外市场,依赖外部循环来实现资源配置最大化。
2、经济发展离不开贸易投资拉动,而贸易投资增长又离不开市场的不断开放。这里面包括关税与非关税取消,投资限制的取消,还有一些规则的简化。以RCEP为例,参与RCEP的15个国家,后来印度退出,这里面有发达经济体,像日本、韩国、澳洲、新西兰、新加坡等,还有越南等发展中国家,虽然发展水平不一样,但是需求都是一样。他们经济都依赖更多外贸投入,还有投资资金,帮助经济不断的发展,都需要一个长期的稳定的贸易安排。
3.中国成为全球的需要。当今各国经济普遍受疫情影响,中国经济发展是一枝独秀,中国经济正增长成为世界发展一个引擎。即便这种情况下,中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候,仍然强调不是脱欧。习主席昨天晚上在APEC视频会议上提到,我们欢迎RCEP协定签署,我们将积极考虑加入CP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这在以前没有的,就是说中国对外开放并没有止步,而且推出一系列扩大实施。我们开始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还有负面清单,我们稳步地推动了金融市场开放、市场准入,出台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深化了深圳还有浦东的改革开放。这些表明中国继续开放。
4.未来挑战不小。所有这些信息都是非常令人振奋,但也不能太乐观。现在面临很多挑战,一是疫情仍然在蔓延,尽管不断传来疫苗好消息,世卫组织认为明年上半年疫苗供应还是很有限,多少对贸易产生较大的影响。极端民族主义不断洗脑,逆全球化浪潮正在发挥作用,以WTO为代表的这些体制仍然依旧岌岌可危,WTO总干事的任命今年不能到位。中美贸易摩擦达成协议,但保留了关税以及一些制裁,留下了很多很难治愈的后遗症。回到全球化的正常轨道,仍然是路漫漫,各国还要上下求索。
五、前景依然光明
全球投资贸易化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我们以RCEP为例子,RCEP90%的产品零关税,这个离WTO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不用说这些90%的减让是有过渡期的,比如说日本的清酒,现在关税是40%,什么时候是零关税?21年以后。那时才能喝到不交关税的清酒。我国黄酒出口到日本,日本要等到21年以后才不用交关税,才能喝到我们浙江的黄酒。
自由化不仅体现在这些货物贸易上,在服务贸易上,RCEP有待进一步提高。还有一些规则问题,除检验技术标准等传统规则以外,还有知识产权、电子商务、竞争政策等新型经济体,还有环保、劳工条款,这些都是未来自由贸易协定里面高标准一些新内容。所以,未来的自贸协定不仅强调贸易自由,也要强调规则公平,只有达成一个全面互惠高水平的自由贸易协定,才能说真正对全球贸易这个体制形成一个补充作用。当然,自由化是一个动态,协议也是一个活文件,我们相信不用等到20年以后,我们就能喝到日本的清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