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南沙区政府副区长 阮晓红 在国际金融论坛(IFF)第17届全球年会,“粤港澳大湾区合作与发展圆桌会议”上的讲话。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的庆祝大会上发表讲话,向全世界宣誓了中国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的坚定信念和决心,要求积极作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
几天前,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为推动区域乃至世界经济的复苏注入了新的动能。广州南沙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几何中心,是广东唯一的国家级试验区,也是广东自贸区最大的片区和广州市唯一的城市副中心。去年,湾区规划发布,其中非常明确地要求将南沙建设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携手港澳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门户。南沙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近期南沙又接连获批了综合保税区以及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等国家政策,还落地了国际航运保险业务税收优惠及运港退税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南沙发展的重视和支持。
南沙也一直自觉扛起责任、抢抓机遇、积极作为,近5年来南沙的经济指标一直保持着年均2位数的增长。在今年特殊的疫情背景下,南沙前三季度经济克服下行压力,平稳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依然增长了4.2%,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了27%和21.1%,一共新引进了17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累计达到了189个。南沙已经初步呈现出高质量发展的态势。下面我想借这次机会从四个方面和大家汇报和分享南沙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方面的实践。
一、打造制度开放型的南沙
我们始终对标最好、最优,大胆闯、大胆试,积极探索高水准制度开放,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南沙已经累计目前形成678项创新成果,其中43项在全国复制推广。我们推出了贸易便利化的“三个全球”,首创“全球溯源体系”“全球优品分拨中心”“全球报关服务系统”三大数字贸易服务平台,推动国际贸易规则数字化转型。据第三方机构评估,南沙的贸易便利化指数在全国排行第二。南沙还推进了群众办事的“三个0”:首创商事等级确认制,实现企业注册“0审批”;创新数字政府实践,推动政府服务“0跑动”,目前一次都不用跑的政府服务事项占86%;打造无证明自贸区,推动业务办理“0证明”。我们还推动法律服务三地融合,南沙与港、澳共建了南沙国际仲裁中心,实现三地仲裁模式同步运行,起用了大湾区暨“一带一路”法律服务集聚区,现在已经集聚了30多家涉外法律服务机构。
二、打造创新驱动型南沙
近年来南沙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培育和发展内生动能,主要聚焦在三个创新方面:
首先,聚焦原始创新,高标准建设南沙科学城、中科院民族科学城。今天中科院的主要领导就在南沙推进一期工程的建设,南沙区科学城备受瞩目。我们还将高标准建设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科技大学的落户已经陆续吸引一批创新型周边配套,在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周边形成了一个孵化平台,呈现出积极引进和融入的态势。南沙将加快推进高超声速风动、冷泉系统等四大科学装置,打造大湾区综合性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主要承载区。
其次,我们聚焦产业创新,在千亿级汽车产业积聚集群的基础上,南沙以广汽丰田、恒时汽车为龙头,加快打造2个百万辆产能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等创新型产业和未来产业。南沙聚焦环境创新,依托华南技术转移中心、香港独角兽牧场等平台,加快打造华南成果转化转移的新高地。
最后,我们还制定了具有竞争力的“1+1+10”的人才政策,该项人才政策令人瞩目并且极具竞争力,去年某个专家人才个人奖励就达到了近800万。南沙将加快建设国际化的人才特区,打造海内外各类人才汇聚的智慧南沙。
三、打造门户枢纽型南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构建新发展格局同实施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等衔接起来,在有条件的区域探索形成新的发展格局。南沙目前正在推进国际航运、贸易、金融等门户枢纽功能,打造连接“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平台。我们目前正在着力建设的三个枢纽:
第一个枢纽是建设区域交通枢纽。目前广深港高铁进站30分钟直达香港西九龙,正在加快推进的深澳铁路、深中通道以及广州地铁18号线等重大项目,构建以南沙为中心的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这也是湾区规划的目标,促进南沙从地理几何中心成为真正的交通中心、功能中心乃至经济中心。
第二个枢纽是建设国际航运贸易枢纽。南沙港区自2004年建成以来发展迅速,集装箱吞吐量年均增长已经超过百万标箱,去年已经达到1676万标箱,其中内贸占了60%,助力广州港跃升成为世界第五大港、内贸集装箱第一大港,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南沙的跨境电商、汽车平行进口等外贸新业态蓬勃发展,进出口总额占了广州市的四分之一。随着今年先后获批综合保税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和明年南沙港铁路投入使用,南沙国际大港的地位将更加牢固。
第三个枢纽是建设金融创新枢纽。湾区规划要求把南沙打造成经济服务的重要平台,在省市有关部门的支持指导下,目前南沙已经集聚了金融类机构接近6600家,持牌法人机构13家,已经成为大湾区最大的飞机船舶和租赁聚集区。积极开展自由贸易账户、跨境双向人民币融资以及外汇管理改革试点等跨境金融先行先试的政策。值得一提的是国际金融论坛从2017年永久落户广州之后,已经在南沙建设永久会址,并且将为南沙的金融业创新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目前南沙正在加快制订金融的“十四五”规划,加快建设国际金融岛,筹建广州期货交易所、大湾区国际商业平台,着力打造金融业对外开放的试验示范窗口。
四、打造联动共享型的南沙
南沙区区位独特,是打造融湾接海共享型平台的最佳选择。当前我们正在积极创新与周边区域的合作模式,力争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当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包括建设粤港澳全面合作的示范区。
南沙与港澳合作历史悠久,早在20世纪80年代霍英东先生已经率先倡议开发南沙。进入大湾区时代,我们将以基础设施“硬连通”、规则衔接“软连通”以及人文交流“心相通”为抓手,不断深化和港澳方面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现在已经有4000多家企业在港澳投资兴业,投资总额达到1250多亿美元。我们正在以南沙—粤港深度合作园这一重要平台的建设为抓手,着力营造与港澳趋同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环境,打造内地与港澳规则衔接的示范基地。
同时,建设广深双城联动的发展先强区。广深合作框架协议签订之后,我们正在积极落实推进当中。我们会优化调整南沙南部的万顷沙的组团功能布局,探索广深联动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深化与前海的全方面合作,主动对接集聚深圳产业和人才等高端资源,推进环内湾区公共服务共享平台的共建,打造粤港澳优质生活圈。
此外,还将与海南方面,建设港湾协同对接的先导区。就在昨天,南沙与海南杨浦经开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我们将把握海南自贸港的战略机遇,以全球优品分拨中心等重大合作平台为纽带开展航运物流、游人游艇、健康旅游、海洋科技以及现代农业等产业领域的互补合作,打造海南自贸港与大湾区对接的先导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