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F理事、新西兰前总理 希普利 (Jennifer Shipley) 在 2020 丝路国际联盟大会:疫情后的“一带一路”及其绿色发展 上的发言。
在后疫情时代,新西兰和其他许多的经济体都面临着相同的危机。需要做出努力,更好地去管控这场大流行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同的经济体应对措施也是不同的,新西兰农业技术发展得非常好,在粮食安全供应方面可以做到自给自足,但旅游行业受到重创。目前看来,即使是发达国家,也不能够很好地去应对这一场疫情,所以要以创新的方式来应对。
在绿色发展方面,新西兰充分融入到“一带一路”倡议当中,同时希望改善旅游行业的环境,非常希望与沿线国家分享新西兰的文化,进行相互学习和交流。尽管疫情使得文化和金融合作,在一定的程度上中断了,重新恢复合作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但是“一带一路”给我们带来信心,所以必须要坚持下去。
在疫情防控方面,新西兰做得不错,在几周内控制了疫情,经济也获得了一定复苏。很高兴看到新西兰能够加入并签订RCEP协议。疫情以及一系列的单边主义都会影响到多边主义的进程,所以RCEP协议的签订尤为重要,同时也释放出一个非常好的信号,那就是各国需要多边合作和恢复经济,需要一同找到解决的措施。通过政府层面以及行业层面的多边合作,金融和其他方面都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
习近平主席在上一周的会议提到,中国将继续寻找多边主义合作的机会,包括计划加入CPTPP协议,来实现跨太平洋的合作,共同恢复世界经济。习主席展现出来的领导力,对于很多经济体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疫情给金融行业和绿色发展带来重创,在后疫情时代,需要更多地关注金融行业和绿色发展,积极开展双边、多边的合作机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各个经济体应当相互扶持,同时采取一系列的刺激政策,积极应对疫情所带来的经济冲击。
金融方面,国际的贷款方应当进行协商,讨论如何去支持遭受重创的经济体,并进一步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务必保持审慎,来修复经济在2020年所遭受的重创,使经济恢复过来。
区域经济方面, G20、APEC、ASC等区域组织都在不断地兴起,它们通过多边合作机制进行运作,推动世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还有亚开行、世行等其他金融组织,都在推进发展。在未来三到五年里,无法预知哪些因素会对投资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但是必须要继续努力,进行多边的金融机制合作,通过融资投资的方式,运用金融的手段来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当然,也需要在金融发展过程带来的红利与风险之间,做出权衡取舍。
在落实绿色金融过程中,希望推进更多的绿色金融模式,创造更好的未来。比如说推进绿色保险模型,可以更好地对未来产生的风险进行定价,保障某一个区域,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这样就可以在抗风险的同时,又获得收益。绿色金融模式非常具有现实意义,不仅对于“一带一路”国家如此,对于全球来讲也是如此,它是可复制的,完全可以被全球所效仿。
在绿色发展方面,也需要建立一个可以共享、可以复制的机制,用来面对未来的挑战。在新西兰,50%以上的用电都是清洁能源发电,但新西兰政府并没有止步于此,还是希望进一步推动新能源的使用,不然的话就会落后于其他的国家。同时也把新能源的推广应用作为国家战略来执行落地,这对于新西兰和新西兰所在的区域,都是有所裨益的,同时也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