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年会新闻

News

年会新闻

阿罗约:建设绿色丝绸之路

来源:国际金融论坛(IFF)

时间:2020-12-25

IFF理事、菲律宾前总统 阿罗约 (Gloria Macapagal Arroyo) 2020丝路国际联盟大会:疫情后的“一带一路”及其绿色发展 上发表主旨演讲。
 
 
“一带一路”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并被认为是一大重要贡献,因其有利于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指出,“一带一路”的五大支柱本质上与17项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密切相关。联合国大会主席费尔南达·埃斯皮诺萨表示,“一带一路”是通过有效国际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今年初,据《生态系统健康与可持续性杂志》统计,中国在“一带一路”国家共计36个可再生能源投资项目,作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国,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投资以及与“一带一路”国家的产能合作持续增加,对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2020年是不寻常的一年,全球遭遇了新冠肺炎的冲击。但我们互相扶持、共同抗疫。中国是首个从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中复苏的经济体。中国经济的重启有利于“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的复苏。但后疫情时代的合作也需要适应“新常态”,这是公民集体行为的一部分,有助于防止疫情再度爆发。
 
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指出:“这场疫情启示我们,人类需要一场自我革命,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地球。人类不能再忽视大自然一次又一次的警告,沿着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发展不讲保护、只讲利用不讲修复的老路走下去。”
 
习主席在联合国的讲话总结了后疫情时代绿色发展的总体思路。他援引了《巴黎气候协定》,其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温度升幅控制在比前工业化时期高2℃以内,并力争将升幅控制在1.5℃之内。根据《巴黎气候协定》,每个国家都要决定在缓解全球变暖中可做出的贡献,即“国家自主贡献”。
 
习主席在联合国的讲话中还承诺,中国将提高其国家自主贡献的力度,并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此外,习主席呼吁各国追求绿色发展,实现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的绿色复苏。习主席的讲话预示着后疫情时代绿色“一带一路”的蓬勃发展。因此,今天的峰会并非只关注后疫情时代的金融合作,这是切合时宜的。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是无可比拟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指出,投资绿色复苏可产生高回报。投资可再生能源比投资化石燃料创造的就业岗位多2.5倍。清新的空气可减少空气污染引发疾病的风险,在一些国家中,空气污染造成的损失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7%。在修复生态系统上每投入1美元,就能够在生态服务和民生领域产生9美元的回报。
 
绿色“一带一路”倡议中心指出,2020年,“一带一路”能源投资中非化石燃料占比相对增加。2019年上半年,与化石燃料有关的投资占“一带一路”能源投资的56%,今年下降到了42%。即2020年上半年,非化石燃料投资占“一带一路”能源投资的比例高达58%。去年9月,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宣布,《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2020)》正式发布,该报告由中国科学院撰写,介绍了如何使用前沿数字科技革新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展示了中国坚定不移地弥补数字鸿沟,以及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决心。
 
本次峰会的主办方,将主题聚焦于后疫情时代“一带一路”的绿色发展,我对此致以衷心的祝贺!本次峰会响应了习主席关于绿色革命的号召,符合中国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有利于完成丝路国际联盟的任务促进后疫情时代的丝路合作与对话,建设绿色丝绸之路。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战略支持机构
战略合作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