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葛洲坝国际公司董事长 吕泽翔 在2020 丝路国际联盟大会:疫情后的“一带一路”及其绿色发展 上的发言。
葛洲坝是一个电力能源建设企业,最早是建设可再生能源的水电站,后期业务转型,也开始做化石能源项目建设。目前,葛洲坝致力于去碳化,主攻再生能源为主的新能源建设和投资的业务。结合葛洲坝经营的情况,就“一带一路”走出去、绿色发展等课题,我谈五点意见:
第一,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发展,未来在全球将面临着大爆发、大发展的态势。中国及全球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已经趋于成熟,通过标准化以及规范化研究工作,已经具备大发展的条件。可再生电力能源的供应,可以实现持续供应保障,陆网输送的技术也已经成熟。
第二,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使得新能源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的成本在持续地下降。葛洲坝去年在中东中标了一个地面光伏的电站,不含储能,投这个电站,将来发电成本可以实现1毛2一度电,当然它是不可持续的、不可储存的。国内化学储存、电池储存的技术,已经达到3毛5到4毛钱一度电,而且现在造价成本还在持续地下滑。所以,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在不久的将来,可以预判带有储能性质的新能源发电,能够实现5到6美分一度的电价。
第三,能源综合利用水平在不断地提升和提高。葛洲坝集团有20个设计院,研究多能互补的能源使用机制。比如上周在沙特中标了一个红海岛上的综合开发项目,这个项目要直接实现碳中和。作为一个能源建设企业,葛洲坝负责了风电厂的建设、光伏电站的建设、储能的建设,也适当配置了一些应急的气发电设施,以及海水淡化设施。闲置用电阶段发出来的电不必储存,直接用来淡化海水,甚至制氢,把它消耗掉,包括制冷系统。葛洲坝做了一个统一的方案,都是最终按照碳中和直接实现的目标去做。一期投资十几个亿美元,现在这个综合开发项目是国内能源企业走出去,实现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利用的很好示例。
第四,各位专家都提到了中国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这个目标对于能源企业在新能源的发展上,既是一个挑战,又是一个巨大市场机遇。目前中国发电的装机在19亿千瓦左右,到2040年左右要实现翻一番,要到40亿千瓦以上。但是煤电装机在10亿到10.5亿千瓦左右的水平,占了一半多的比例,到2040年,煤电装机占比应当降下来。因此,为了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能源结构的转型以及能源结构的调整,下一步将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需要我们去研发、去实施。
第五,2018年中国的企业在境外签订的电力能源建设业务,已经实现了可再生能源,甚至是新能源。新能源的签约装机总量,在2018年底的时候就与化石能源和水电站签约装机总量,基本持平了。过去新能源的签约占比非常小。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说明了绿色能源、可再生能源将来会有一个非常快速的上涨发展趋势。
从微观角度分析,绿色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过程当中,遇到了一些阻碍和困难。第一,在一些土地资源比较昂贵、比较拥挤的国家,可再生能源的推动过程是非常缓慢的。主要是因为土地成本造价过高,政府的支持政策导向不够明显。
第二,在众多的国家,实现可再生能源平价上网全覆盖,目前还存在制约和困难。
第三,电化学这种储能方式,它的价格还应该再下调20%-30%,这样才能够实现可再生能源平价上网全覆盖。个人认为以中国目前的技术发展状况,还需要两到三年时间,需要耐心的等待,以便实现新能源电力的可持续全面供应。
第四,国际经济总体情况受疫情的影响,经济增速整体在下滑,投资上网的速度也在下滑,竞争进一步地加剧。因此,造成了绿色能源项目的投资造价水平竞争力持续下行。这导致绿色能源技术更新、创新方面的投入,也会受到限制,不利于绿色能源整体在未来中长期的发展。
第五,新能源投资收益率在全球整体收益率偏低,甚至还有一些区域因为各种原因出现下滑的趋势。比如葛洲坝在海外投资的地面光伏电站,在发达国家也就5到6个点的收益,发展中国家可以达到8个点,赤贫贫困国家可以达到11-12以上的收益率。从企业的角度来看,绿色能源推进过程会受到项目收益率偏低的制约。当然,以上困难和障碍,也包含了不同国家的财政收入水平不同,出台的对于绿色能源支持的政策和导向是不一致的。
对绿色能源的推进,提五点建议。
第一,积极发挥丝路国际联盟的作用,组建打造新能源国际投资方面的联盟基金,起到孵化器的作用,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二,葛洲坝自己也组建了一个新能源行业联盟,主要是风电、光伏电站、新能源联盟,包括技术商、设备商、投资商。主要的目的是实现国际化的绿色能源投资、技术创新、标准化建立,以及信息共享和早期投资项目的孵化,最终也要实现联盟内企业相互协同发展、共同协商的机制。也希望下一步与丝路国际联盟共同推进绿色能源在海外的投资过程。
第三,希望各个政府,包括中国政府能够通过政策引导和金融支持,来支持新能源业务的投资。
第四,建议采用市场化的原则,来推动新能源业务的落地。按照市场化原则,多吸纳社会资本进行投建营一体化,适当减轻政府主权债务发展新能源造成的财政负担。
第五,新能源革命是一个技术的革命,也是一个新的创新商业模式的革命,但是在未来通过数字化和新能源结合,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能源革命方向。希望各行各业都能够积极地支持新能源的基础研究和创新研究以及标准的研究,以便尽早地实现全球新能源平价上网,甚至实现比化石能源价格更大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