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银行绿色金融中心主任 张勇淼 在国际金融论坛(IFF)第17届全球年会绿色金融峰会上的发言。
第一,简单介绍一下华夏银行。
说四个时间点:华夏银行成立于1992年,它是在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亲自关怀下成立的,时任总理李鹏剪彩参加的开幕仪式。1995年,当新的《公司法》颁布以后,我们是所有商业银行中第一个完成股份制改造的机构。2003年,我们成为全国第五家上市的公共机构、公众银行。到今年6月末,我们的总资产达到3.3万亿,一级资本在全球的排名位列第51位。关键是我们的进步非常快,每年的排位都在往前走。我们在很多地区都有网点,机构设置比较完备。华夏银行绿色金融中心的发展也非常快,三年多的时间内复合增速超过40%,占比提升翻一番。综合来看,最近几年华夏银行在绿色信贷、绿色金融领域正在飞速发展。
第二,华夏银行国际合作的一些基本情况。我们大概总结了一下,从华夏银行绿色金融的情况来看,我们的国际合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起步早。其实我们早在2000年就开始了与KFW的合作,那时候KFW对我们在环境社会方面的表现就有非常多的要求,大家是知道的。
二项目多。截至目前,我们跟世界银行已经有3个项目落地,分别在能效领域、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和工业、农业可再生领域。现在跟ADB跟AFD的合作也正在洽谈当中。
三效果好。特别值得说的是两个项目:一是chief项目,当时准备的时候预算仅有一亿美元,到现在准备了三个多亿美元的项目,效益大家也可以看得到。二是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项目,现在全部完成了。
四创新强。我们的每一个项目都有非常强的创新点,chief项目是为了支持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合同能源管理的引入是非常核心的。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融治创新项目是综合性的,我们这次申报全球绿色金融创新奖就是以这个项目为基准来申报的。中国储能项目是全球最大的储能项目,其中领域创新的努力是不言而喻的。这是我们华夏银行国际合作的基本情况。
第三,我们的一点体会。
从体会来讲,一是绿色金融是开展国际合作的一个核心领域,这个不言而喻,因为绿色金融支持的是绿色、可持续发展,它更能够提供全球化的公共产品。环境是全人类共同的环境,地球是全人类共同的地球,所以保护环境、支持低碳发展是我们国际合作的最佳领域之一。
二是站在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到绿色金融对于社会和国家来讲有几方面的推动作用:首先,可以推动一些新领域、新产业的发展,这个华夏银行的实践已经证明了。其次,可以推动国际国内双向交流。我们国际合作中的重要部分是获取相关的赠款,利用赠款进行创新,并发放贷款进行实践,所以这种结合也是对社会、对国家一个非常好的方面。当然了,推动ESG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也是对社会的重大贡献。
作为绿色金融的执行机构,我们的收获很多。它可以让我们的机构进入新的领域。我们就因为有了国际合作项目,尽早引入了新的理念进行可持续发展,引入新的PFR理念。华夏绿色金融中心的成立、包括管理委员会的成立都源自于国际合作和世行项目的推动。华夏银行也在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社会形象的建立,我们是国内第一批加入PRI、PRB的银行,我们的资管也是第一个成为PRI的机构,这使华夏银行的整体社会形象得到了提高。
这就是刚刚讲到的我们要发挥种子作用,我们要把我们在国际合作中的实践和成果进行分享、交流和推广。最后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企业肯定能够增加信用,获取经济效益。最后就是我们对于未来国际合作领域的一些讨论和建议:一是对于项目方面一定要紧跟热点、走进市场、找准痛点、结果导向。对于项目本身的要求,因为这是国际合作必然结果,要有创新性、引领性、全球性,还要讲求可复制、可推广。对于我们的合作机构的相关要求,我们一定要充分理解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和合作的必要性以及我们想获得什么。我们要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并且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积累、总结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