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汉民在线出席国际金融论坛(IFF)第18届全球年会并作嘉宾发言
12月3日至5日,由中国贸促会、广州市人民政府、国际金融论坛(IFF)共同主办的国际金融论坛(IFF)第18届全球年会(F20峰会)在广州举行。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民建上海市委主委、国际金融论坛(IFF)副理事长周汉民在线参加年会,并在“全球通涨、债务和经济风险:影响及应对”政策对话论坛发言。
周汉民首先从疫情、通胀、债务和供应链4个关键词出发,谈了对当前世界形势尤其是经济复苏方面的判断。关于疫情,周汉民指出,疫情是造成目前世界形势不稳定、不确定的最主要因素。WHO的数据显示,全球已经有2亿6520万人罹患新冠肺炎,死亡人数超过525万。新的变异毒株奥密克戎传播速度很快,而其严重程度及是否会产生免疫逃逸尚不确定。关于通胀,周汉民说,全球通胀程度之深,扩散速度之快,持续时间之长,不能过于乐观。美国的通胀为30年之最,今年1—10月全球有80%以上国家的国内通胀率创5年新高,全球通胀水平预测为4.3%,为10年新高。关于债务,全球各个国家债务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今年上半年全球新增债务300亿美元,全球各个国家的债务总额是全球经济总量的353%。而全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60%会陷入严重的债务危机,甚至可能使国家遭到重创。关于供应链,由于以上因素的叠加,海运和空运严重受阻,世界供应链再次受到柔性的考验。面对世界经济如此不确定、不稳定,周汉民强调,中国必须做到六个稳。一是稳就业,二是稳增长,三是稳外贸,四是稳外资,五是稳投资,六是稳预期。
从去年新冠疫情发生至今,周汉民实地走访调研企业170余家,所到企业涵盖民营、外资、合资和国有等各种类型。周汉民表示,在实地调研中,中小微企业所展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已经完全发生了改观。走进企业,他感受到的不再是去年疫情暴发之初的挫折感,而是企业奋发有为和追赶潮流的昂扬斗志。
周汉民强调,中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的栋梁所在。2020年,中国中小微企业贡献了中国经济50%以上的税收,60%的经济总量,70%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还有98%以上的企业数量。
根据实地调研和观察,周汉民提出要关注中小微企业,为中小微企业做好三件事:一是要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做到更加精准的支持,精准帮助企业解决好资金流动性问题。二是要利用大数据,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精准帮助,跟踪抗疫期间享受政策支持的中小微企业经营状况的改善情况,从而考虑选择性地沿用一些支持政策。三是要为企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所有的企业都要能享受到政治清正廉明并且稳定、经济活跃而有序、文化包容并对所有企业一视同仁、社会强调公平公正和法治健全的营商环境。不仅要健全国内法治,还要与国际法治作必要的融合。
发言结束,周汉民还就主持人即兴提问做相应回答。谈到有关通胀持续时间时,周汉民指出,这个问题应该相对来看。对实现了注射疫苗两剂或三剂,达到了注射总量要求的国家来说,这一次通胀可能是短期的。但对孤立无援的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来说,通胀则有可能是长期的。谈到全球治理合力问题时,周汉民为大家做了一个简单的算数,全球70亿人,如果每人打一针需要70亿剂疫苗,如果每人打两针就需要140亿剂,如果打三针就需要210亿剂。中国14.1亿人口实现了11亿人完成疫苗接种的目标,这是对世界的巨大贡献。此外,我们还承诺向世界供应疫苗20亿剂。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承担了巨大的国际义务。但在世界所需总量中,只占其中一部分。全世界必须携起手来,承担起各自的责任。当今世界最需要的就是合作、团结。
主办机构
承办机构
首席合作伙伴
支持机构
鸣谢机构
媒体合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