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我们做什么>专题>大湾区

香港前财政司司长梁锦松:动荡复杂国际环境下大湾区的发展机遇

作者:国际金融论坛(IFF)

来源:国际金融论坛(IFF)

时间:2021-12-05

由国际金融论坛(IFF)、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以及广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国际金融论坛(IFF)第18届全球年会(F20峰会)以“全球挑战下的可持续发展:竞争、变革、合作”为主题,深入探讨新冠肺炎疫情、气候变化等全球挑战对国际经济、金融的影响,积极寻找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的路径和举措,为世界经济复苏、全球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全球开放共赢新格局建言献策。

 


以下为梁锦松发表主题演讲的具体内容:

今天非常荣幸也很高兴能够在国际金融论坛(IFF)年会上和大家分享我对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的意见。其中一个议题是全球新形势对大湾区的影响、挑战和机遇,全球新的形势当然是错综复杂,但是我经常说未来的世界是越来越VUCA(volatility易变性,uncertainty不确定性,complexity复杂性,ambiguity模糊性等英文单词首字母),是动荡、不确定、复杂和模糊的。

第一个,科技。科技在各个方面的进步,带来很多机遇,但是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在生命科技领域,等一下我会展开来讲一下。

第二个,新的全球化的格局。特别是因为中国和美国两大阵营的竞争,当然中间也有合作。有些人说未来是“一球两制”,在一个地球有两种制度,我个人觉得可能有这个趋势的。

第三个,货币超发。全球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在印钞票,特别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印钞票的速度越来越快,导致全球的财富分配极端不平衡,出现了很多社会问题。但最近,美联储可能会加快对市场的收紧,对全球金融资产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其他的诸如人口老龄化、气候变化等都会对世界发展造成影响,未来的世界是越来越动荡、不确定、复杂和模糊。当然,短期内我们共同的首要任务还是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因此在这样动荡、不确定、复杂、模糊的世界形势背景下,我们肯定要面临很多的挑战,但是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个人认为对中国尤其是对粤港澳大湾区来讲,这其中也有不小的机遇。

 

就此我想集中讲三点:

第一,怎么把大湾区建设好。刚才祝宪秘书长也说了,香港和澳门大体上是西方普遍的法律环境、监管环境,特别是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适用的是英国法律,其监管是西方比较熟悉的,港币也是一个可全球兑换的货币。香港市场长期获得国际投资者的认同,怎么样用好香港的独特优势,特别是香港的股票市场和其他基金市场,怎样在坚持改革开放的同时用好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有利环境,我觉得大湾区的建设一定要抓好机遇。

现在我们都知道,美国采取的一些不公平的监管措施,使不少中资、中概股遭到打压,因此很多中资、中概股可能会考虑到香港上市,因为香港毕竟还是一个大陆外的市场,还可以让国际投资者参与到他们的公司,也参与到中国的经济发展。我注意到香港的港交所降低了在香港上市的门槛,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机遇。

我也注意到香港在考虑批准SPAC,有些人说这是“造壳”上市。大概三年多前,我就在美国的纽交所的一个SPAC进行投资,的确非常方便,如果香港可以允许SPAC这样的空壳公司上市,也可以让很多好的公司,包括内地的公司到香港来融资。我希望香港可以在保护投资者的同时,允许SPAC相对便利地上市。然后用香港通、沪港通、债券通,加上其他的一些新举措,将国内的金融市场和香港接轨,从而方便国内的经济金融资产和全球接轨,我觉得这样是一个用好香港市场的方法。

第二,生命科技的发展。大家都知道近年因为全球生命科技快速发展,在新药研究、医疗器械、医疗服务、AI、大数据、医疗保险、生命科技等各领域,除了独自发展之外,还有交叉的推动,因此生命科学的发展是全球大的趋势。

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推动了生命科技领域的投资。大湾区在这方面很有优势。香港有4所全球排名100以内的大学,有很多世界知名的优秀学者和研究人员,香港还有16名院士。香港市场与内地相比较小、患者病例不多,因此要做临床医学研究比较困难,而内地有庞大的市场和病例,在这方面香港与内地可以优势互补。广州、深圳也有很多大学,且其科技发展飞速,特别是AI、机器人本身就是世界级的,将会产生很多聚合效应。

香港最近宣布要在北部的都会集中,其中一个发展领域就是生命科技。因此怎么样用好香港,特别是用好“一国两制”政策,以及香港与内地的互补性非常重要。我们应该考虑怎么样联合起来去吸引、聚集全球的生命科技人才到大湾区,聚集人才是非常重要的。而香港的金融市场以及内地和香港的VC和生物基金,也可以利用香港吸引国际资金,在深圳也可以吸引国内公司的上市,在这方面也有很大的机遇。

第三,我简单讲一讲数字人民币。数字人民币(E-CNY)是区块链M0中央银行发布的数字货币,这可能是全球货币发展的根本性变革。深圳、香港都是试点城市之一,特别是要帮助跨境的支付,我觉得在这方面要多想一想,今后怎么样实现两地互动,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同时也要保证国家的金融安全。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