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高燕:发挥金融的支撑保障作用,为全球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
作者:国际金融论坛(IFF)
来源:国际金融论坛(IFF)
时间:2021-12-05
由国际金融论坛(IFF)、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以及广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国际金融论坛(IFF)第18届全球年会(F20峰会)于12月3至5日在广州举办。本届年会以“全球挑战下的可持续发展:竞争、变革、合作”为主题,深入探讨新冠肺炎疫情、气候变化等全球挑战对国际经济、金融的影响,积极寻找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的路径和举措,为世界经济复苏、全球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全球开放共赢新格局建言献策。
在12月4日上午举行的开幕仪式会上,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高燕致辞,具体有关内容汇总如下:
国际金融论坛第18届全球年会今天隆重开幕。我谨代表中国贸促会,对线上线下参会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国际金融论坛、广州市人民政府为本届年会所作的精心安排,表示诚挚的感谢!
国际金融论坛自创建以来,紧扣国际经济形势和全球资本市场变化,开展高端交流、学术研究和战略对话,在推动国际金融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本届年会以“全球挑战下的可持续发展:竞争、变革、合作”为主题展开研讨,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延宕蔓延,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全球贸易投资增速放缓,国际形势继续复杂深刻变化。“三高”现象尤为值得关注。一是能源价格居高难下。今年下半年,全球能源供需失衡,不少国家缺煤缺电、油荒气荒,第三季度能源价格环比上涨16%。二是全球债务水平高企。2020年全球债务总额飙升至281万亿美元,占全球GDP 的355%。目前,主要经济体宽松财政货币政策已经接近极限。三是保护主义高涨。大多数国家内顾倾向加剧,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塑,贸易摩擦层出不穷,对外资限制与审查趋严。
但是,无论世界形势如何演变,和平与发展的大潮流没有改变,各国谋求开放合作的大趋势没有改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塑全球经济的大方向没有改变。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的健康平稳发展,也是国家、区域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进一步发挥金融的支撑保障作用,为全球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我提三点建议。
一是携手应对挑战,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疫情之下,市场主体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要围绕市场主体关切,有效实施财政、就业等宏观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助力企业尽快恢复元气,增强经济发展活力。更加注重满足小微企业多元化的金融需求,提升金融服务的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促进营商环境和金融生态改善,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二是顺应变革方向,推动金融创新发展。金融与科技创新相互依存、共同促进。要把握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朝着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实现金融与科技创新双向赋能。聚焦碳达峰、碳中和这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统筹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兼顾应对气候变化和保障民生,设立碳减排金融支持工具,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三是坚守合作理念,实现各国互利共赢。开放融通是大势所趋,互利共赢是人心所向。要加强国际宏观政策协调,深化金融领域合作,使更多国家和人民共享金融创新和经济增长成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加强健康、绿色、数字等新领域合作,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深化双边、多边、区域合作,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共同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前不久,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中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将为世界提供更多机遇、注入强劲动力。
中国贸促会作为全国性贸易投资促进机构,愿同各方一道努力,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相互沟通协作,将国际金融论坛年会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越办越好。同时,我们将充分发挥连接政企、衔接内外、对接供需的独特优势,增进金融机构与行业企业对话,推动金融机构紧贴实体企业国际经营需求,抓住全球市场新趋势、新机遇,不断创新跨境金融服务,帮助市场主体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壮大,助力国际产业链稳定、供应链顺畅、价值链提升,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