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中华总商会常务副总主席:海外华商和团体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角色
作者:国际金融论坛(IFF)
来源:国际金融论坛(IFF)
时间:2021-05-30
在5月30日上午举行的“丝路国际联盟大会:基础设施建设与自由贸易”分论坛上,印尼中华总商会常务副总主席兼执行主席张锦雄通过视频发表演讲。
印尼地处赤道、南太平洋,有将近2.65亿人口,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国。作为东盟的创始成员国和最大经济体,印尼人口、市场份额约占东盟的40%和38%。印尼人口半数以上是30岁以下的青壮年,卓越的人口红利与市场潜力,以及过去十多年稳步提升的经济发展情况,都让印尼这个新兴经济体国家,备受国际市场的关注。
2020年,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印尼经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印尼政府仍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竭力推动经济发展。比如,2020年政府颁布了《创造就业综合法》,积极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并通过鼓励创新、创业,积极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等政策,尽量将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降到最低。去年第四季度印尼GDP降幅已明显收窄,根据今年2月印尼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0年印尼GDP总量达到约1.06万亿美元,同比下降2.07%,位居世界第15位。
同时,作为21世纪海上新丝绸之路的首倡之地,印尼也是中国“一带一路”沿途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和锚点国家之一。近年来,印尼政府正在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以开放的姿态吸引广大国内外投资,以灵活、高效的多样化措施,全面推动印尼的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
印尼与中国互为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是印尼第一大贸易伙伴。2020年,印尼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达到785亿美元,其中印尼从中国进口410亿美元,对中国出口373.7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0.2%和增长9.5%,我们的双边贸易日益均衡。来自中国的投资总额达到48亿美元,较2019年提高了2.1%,继续位居印尼第二大投资来源国。2020年11月,历经8年谈判的RCEP终于签署,这是地区经济合作的又一新方向,是一个更加积极、开放、共生、共赢的机制。我们作为海外华商,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华商和华商社团成员,在此我想就这几年来的一点想法和心得与大家分享。
首先,我们海外华商,尤其是东南亚地区华人、华商以及华商社团,有着“人数多”、“华商社团历史悠久”等优势和特点,从而可以很好地扮演各自驻在国与中国之间“桥梁”的角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民间使者、民间推动方。
其次,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奋斗,海外华商已经充分融入当地主流社会,成为住在国经济、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和项目落地中,很多华商企业已经积极参与其中,成为实际的推动者和参与者。海外华商在勇于尝试、不断创新的精神下,积极抓住新机遇,为共建“一带一路”添砖加瓦。
第三,海外华商社团积极发挥自身的平台优势,为走出来的中国企业,提供必要的法律、法规、语言、文化等方面的支持与帮助。通过与各地政府、贸促会等机构常态化的合作机制,做好信息互动、商机宣发等工作,为双方的企业合作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
第四,在新时期下,积极推动海外华人、华商青年一代与中国青年的交流与互动。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年轻人是世界发展的未来。很多年轻一代的海外华人、华商,已经是出生在海外的第二代、第三代,而文化的认同,不仅仅是带他们去中国走一走、看一看,更需要的是同龄人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让年轻一代看到彼此身上的闪光点,结成伙伴,将海外华人、华商与祖籍国的血脉认同、文化传承延续和发扬下去。
当前,全球经济发展陷入困境,地区冲突时有发生,尤其在这场不知何时能结束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困扰之下,我们的全球化正面临极大的挑战。世界正在撕裂,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人员之间的互动与交流都正在拉开距离。对我们来说,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挑战,考验的不仅仅是我们的实力,更是我们的毅力和耐力,需要广大海外华人、华侨、华商,积极面对、勇于担当,不仅仅要担负起作为企业家的责任,也需要更多承担起、实践起“回馈社会”的社会责任。
病毒无情,人有情,我们相信,在各国政府的积极行动下,在全球科学家和医护工作者的努力下,在更多像丝路国际联盟等社会各界、社团组织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早日战胜这场全球疫情,实现经济和行动上的自由,推动我们各自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早日复苏。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