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贸易组织原副总干事易小准:WTO改革的关键在于各成员国是否有意愿寻找共同目标
作者:国际金融论坛(IFF)
来源:国际金融论坛(IFF)
时间:2021-05-30
在5月30日上午举行的“丝路国际联盟大会:基础设施建设与自由贸易”分论坛上,世界贸易组织原副总干事易小准发表主旨演讲。
在全球贸易合作和世界贸易组织改革的背景下,世界贸易组织正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自1994年乌拉圭回合贸易谈判结束后,多边贸易自由化一直停滞不前,在区域和双边贸易协定继续形成的同时,企业需要应对错综复杂的规则。此外,尽管一再呼吁暂停新的限制性措施,但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仍然大量存在,而且还在继续增加。因此迫切需要进行全球贸易合作,然而,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合作变得愈加困难。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面临的全球挑战包括新冠肺炎疫情、数字革命、气候变化、恢复增长以及扩大发展等,同时他们应对这些挑战的能力间的差距也正在拉大。
世界贸易组织改革的目标是找到使其成员国更有效合作的方法,并且实现贸易自由化、完善规则和解决集体的问题。同时,要兼顾其日益多样化的利益,优先事项和发展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世界贸易组织有两个非常广泛的维度,第一个维度是结构性方面的。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的世贸组织需要更多灵活且快速的方法,通过给予成员国更大的空间,让其根据各自国家的需求决定推进和鼓励合作的方向、速度和进程。由于当今的世贸组织涵盖了更多的成员国和复杂问题,而且全球经济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探索更现代、更有效、更适当的灵活性是非常有意义的。
第二个维度是政治方面的。虽然结构性改革可以促进合作,但是它不可能替代合作,只有在世贸组织促进其利益,并且为其公民带来积极成果的情况下,各成员国才会选择在世贸组织中一起共同努力。这取决于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确定的共同目标即找到共同点,并且达成互利共赢的协议。比如说,增加获得新冠疫苗的机会以及遏制一些有害的补贴,只有成员国意识到促进其国家利益的最佳方式,是通过更大的多边贸易合作促进集体利益,世贸组织这个体系才能够取得进展。
当今全球贸易格局瞬息万变,要求全球贸易治理同步进行变革。显然,重振世界贸易组织谈判这个职能是非常重要的。当前世贸组织所需的许多工具和方法都是已经探索并成功应用的,所以最大的挑战并不是结构上的,而是政治上的,这就意味着成员国是不是都有意愿寻找共同点。若要使得多边贸易谈判取得成功,其成员国,尤其是贸易大国,只有相互合作、互相交流,才能实现各方共赢。
世贸组织改革没有任何捷径可走,作为唯一的全球贸易组织,根据其定义,世贸组织是唯一一个包容世界所有国家在贸易问题上进行合作的平台,而且这些贸易问题将会越来越影响到各成员国的利益。今天所面临的所有贸易挑战都不会在多边体系之外得到更好的解决,现在的任务是要加强世贸组织体系,推行新的改革,抵制建立新的贸易壁垒,加强全球经济合作,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强大和运转良好的贸易体系,这是全世界共同的责任。
“一带一路”倡议是和世贸组织相辅相成的。支持以世贸组织为基础的开放、透明和可预测的多边贸易规则,是与通过加强互联互通,实现更具包容性增长的“一带一路”倡议相辅相成的。世贸组织的优势在于制定、管理和更新贸易规则,而“一带一路”倡议则有助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物理上的互联互通。在古代的丝绸之路上,商人们平均每天旅行11英里,将货物从一端运到另一端要花一年左右的时间;而现在有了全球价值链和实时的制造系统,人们正处在一个新技术革命的开端。从中国的工厂通过海运将货物运往欧洲需要45-50天的时间,通过中亚运输的海运集装箱运输可以时间节省一半,而且比空运便宜很多。然而,尽管新的码头、货港、陆港都很重要,但是如果没有好的贸易政策,所有的设备、设施、港口、码头都无法发挥其作用。比如,即使这个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好的物流措施,但如果出口一个集装箱需要80天,进口一个集装箱需要100天,那么这个国家将永远不会在贸易上取得成功。
全球价值链和一个实时的库存系统需要降低门槛和快速的周转时间,这就是世贸组织发挥作用的地方。国际贸易规则为全球贸易体系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与此相关的是贸易组织的贸易便利化协定,这个协定旨在精简化和标准化进出口和过境程序,从而减少货物跨境运输的时间和成本。只有这样做才有利于降低世界各地的贸易成本,使企业更加容易参与贸易,进入全球价值链当中,尤其对于小型企业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