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获奖案例

中华环保联合会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22-06-07

内容简介:

项目背景 数字化减碳不但可以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更能够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因此推动消费端实现数字化减碳和对社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而建立可量化的减碳平台更是迫在眉睫。 基于此,中华环保联合会通过下设绿色循环普惠 专委会的方式,在生态环境部等部门支持下建立个人 绿色生活碳减排核算标准。同时,联合会与北京绿普 惠网

文章内容:

项目背景
数字化减碳不但可以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更能够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因此推动消费端实现数字化减碳和对社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而建立可量化的减碳平台更是迫在眉睫。

基于此,中华环保联合会通过下设绿色循环普惠专委会的方式,在生态环境部等部门支持下建立个人绿色生活碳减排核算标准。同时,联合会与北京绿普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搭建全国统一适用底层互联平台,形成个人、企业碳账本,探索绿色金融回馈激励机制多元化模式,破解消费端碳减排难题。

项目内容
“绿普惠云-碳减排数字账本”(下称“项目”)是基于个人行为减排量的互联平台,采用统一个人行为减排标准,计算不同生活方式场景下的减排量,建立个人碳账本,并为场景建立企业碳账本。该平台将分散的消费端行为碳减排量化,通过计算引擎将碳减排标准模型化输出,打通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物流、电商、回收、食物浪费等供应链数字化高效运营,同时形成政策、公益、商业和金融共同参与的碳普惠激励,推动全社会公众参与碳普惠市场可持续运营。

该项目主要提供两类服务,其一是零售端碳减排行为标准。其先后申请立项《公民绿色行为碳减排量化导则》《塑料包装替代材料减排量核算准则》等团体标准,并与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联合发布《在线会议助力碳减排量化研究报告》;其二是碳账本和碳普惠交易信用体系。其通过建立碳普惠奖励机制,形成碳普惠奖励机制联盟,建立个人绿色碳信用标准。

项目绩效
该项目可推广程度和行业贡献度高且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为碳减排提供了较好的互联网平台,并能够提供一定的盈利性。此外,在公共福祉贡献上,其通过激励个人减排行为取得了积极的社会影响,且具有较大的创新性。

在可推广性方面,项目可与地方城市的碳普惠项目合作,项目在一个城市落地后,具备在其他城市快速复制的能力。项目活动拥有互联网平台后台,通过与其他平台的对接,可不断推出活动,经广泛传播可触达庞大群体。对于企业而言,则可以作为推广案例,快速在其他企业中进行推广。

在行业贡献度方面,绿普惠云平台作为底层互联网技术平台,动员众多行业、领域的企业参与;其标准为绿色金融提供计算数据的严谨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为未来建立全国碳普惠自愿碳减排市场打好基础;同时,与金融银行、保险企业对接,实现高科技绿色服务;最后,提升用户活跃度,为个人、企业和政府生成碳账本等。

在盈利性方面,绿普惠云平台以“政策支持、商业参与、数字云平台支撑、公益-商业-金融-政策”四轮驱动激励模式建立碳减排数字账本。其中,盈利性来自于碳减排量的碳市场价值,标准统一的可兑换价值,商业参与的经济价值,以及为城市碳中和治理提供的解决方案;而可持续性来源于在“双碳”目标政策,以及生态环境部、网信办、交通部的支持下与相关项目相结合。

在公共福祉方面,绿普惠云可以触达政府政策很难触及的个人行为管理,通过奖励的方式,激励个人行为向绿色转变,从而对改善空气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绿普惠云在消费端可引导全民践行绿色行动和倡导绿色生活方式,进而推动碳减排,对于实现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在创新性方面,主要体现为四点:其一是解决方案创新,以多元化碳普惠机制替代单一化碳普惠机制;其二是科技创新,通过对场景端个人碳减排行为的数字化,可满足监管审计要求;其三是标准统一,通过制定统一的公民绿色行为碳减排量化新标准,以期真正实现公平、公正、公开;其四是金融创新,引导建立个人绿色资产账户,进而实现碳减排量的市场化运行。

项目综述
作为中国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全国性环保社团组织,中华环保联合会通过创立绿普惠云-碳减排数字账本,将社会公众纳入实现“双碳”目标和碳金融的进程中,将消费端碳减排与政府主导的生产端碳减排形成有效互补。同时,中华环保联合会还积极推动创立数字碳中和基金和数字碳中和联盟,将数字技术与碳减排、碳账本相结合,积极推动消费端碳减排标准的开发、应用与发展。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