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项目背景
林业碳汇保险作为森林保险发展的新方向,对于保障林业碳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林业碳汇保险面临着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森林作为林业碳汇保险标的,面临着火灾、风灾、水灾、雹灾、冻灾、雪灾、雨凇、旱灾、泥石流、山体滑坡、林业有害生物等自然风险。而在市场方面,自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以来,林业碳汇交易价格波动较大,给碳汇林种植企业和林农的林业碳汇交易收入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
针对林业碳汇保险面临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中国人民保险集团的林业碳汇保险产品定位于保障碳汇林生长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面临的风险,支持林木尽快再植,生态尽快恢复。同时防范碳汇林面临的市场交易价格下跌造成碳汇交易收入下降的风险,稳定林业碳汇交易收入,促进实现林业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项目内容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开发的林业碳汇保险主要面向种植林木且出让碳排放额度的企业 / 林农(卖方)提供保障服务。保险标的为被保险人种植的林木。当碳排放权交易价格低于约定价格时,造成被保险人碳排放权交易的收入下降,保险公司则进行赔偿,以保证碳汇交易收益,提高了参与者进行碳汇交易的积极性。
同时,林业碳汇保险针对林业碳汇项目的森林,保障自然灾害对项目标的造成的损失,满足林业碳汇企业抵御自然风险的需求,保障碳汇项目顺利运行。
项目绩效
林业碳汇保险产品为林业碳汇交易方提供了风险规避的金融工具,并且结合多种金融工具的使用,促进了林业碳汇项目的开展。该绿色金融工具在可推广性、行业贡献度、盈利性、促进公共福祉和创新性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在可推广性方面,截至目前,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已在福建、江西、广东三省落地林业碳汇保险业务。在福建省,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联合兴业银行、海峡股权交易中心开创了“林业碳汇质押+远期碳汇融资+林业碳汇保险”的绿色金融新模式。中国人民保险集团为江西省乐安县绿园生态林场的杉木提供碳汇价值风险保障。林业碳汇保险业务也为广东省云浮市国有大云雾林场碳汇造林项目提供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双重保障。试点业务为未来林业碳汇保险的发展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在行业贡献方面,中国人民保险集团立足于碳汇项目方法学研究,联合科研机构、高校相关专家共同探索生态保险、绿色保险以及森林保险,推进了林业碳汇保险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拓展了服务内涵和服务边界,实现了政企研学聚合赋能。
在盈利性方面,林业碳汇保险面临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周期长、专业性强,项目管理难度大、财务不稳定等风险,目前试点范围较小,实现盈亏平衡。中国人民保险集团承保碳汇林面积17.06万亩,保障碳汇量18.76万吨,保障碳汇价值413.99万元(依据承保面积×单位碳汇价值×单位保额计算而来)。
在公共福祉方面,林业碳汇保险所支持的林业碳汇交易是生态产品外部经济内部化的一种方式,是利用市场机制推动碳减排的重要政策工具,是给予生态资源开发主体价值补偿的有效手段。而林业碳汇保险促进了林业碳汇交易,激活了森林资源价值,带动了贫困户参与赎买森林的生产、经营、护林等工作,提高了林场和林农的收入,有利于促进“生态美”与“百姓富”的良性循环。
在创新性方面,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聚焦于林业碳汇项目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在广东省试点对林木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提供双重保障,该业务由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来核定林场的碳汇量,是全国首次将保险与碳汇项目方法学相结合,实现了林业碳汇保险保障的纵向延伸。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在福建省开创了“林业碳汇质押+远期碳汇融资+林业碳汇保险”的横向拓展绿色金融新模式,将森林保险与碳汇质押、碳汇融资进行有机融合,为碳汇质押贷款增信,增强了林业产业融资力度。
项目综述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创新开发了林业碳汇保险产品,通过保险金融工具有效管控碳汇林企业受到价格极端波动的影响,稳定林业碳汇交易收入,保障林业的富余价值、生态环保价值、碳汇恢复期间损耗、固碳能力修复成本以及碳排放权价值。该保险产品具有较好环境效益,为保险业创新型绿色金融产品的研发与示范发挥了重要的领导力,对推进行业绿色转型具有较强的示范性和引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