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F会员通讯第31期

发布时间:2022-05-12

图片

编者按

国际金融论坛(IFF)2022年春季会议近期以线上闭门会议形式在北京举行。会议以“全球新形势:挑战与应对”为主题,邀请数十位国际政要和专家学者就全球经济发展等话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与会嘉宾普遍对深受疫情、通胀以及俄乌冲突等因素叠加影响的全球经济表示担忧。

面对轰然奔来的通货膨胀这头灰犀牛,两位前美联储副主席呼吁美国大幅加息,但美国快速大幅加息,或将殃及全球经济,对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的影响尤其令人担忧。

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 2020-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直接或间接造成近1500万人死亡,约为各国官方统计数字的3倍。

通胀飙升、疫情延宕、欧洲战火……世界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中国郑重提出全球安全倡议为消弭和平赤字提供了治本之策,为应对国际安全挑战贡献了中国方案。

为刺激经济发展,中国政府近期在能源、贸易、金融等领域推出一系列新的政策、措施,饱受疫情影响的中国经济重镇上海的生产也在逐步恢复。

IFF会员通讯将持续关注后疫情时代各国为刺激经济出台的各类政策和措施,分享最新的资讯及专家观点。

IFF动态 IFF News

01. 直面全球新形势、共同应对新挑战——国际金融论坛(IFF)2022年春季会议在北京召开

国际观察 Global Review

02. 先“慢半拍”又“踩油门”,美国如此操作恐殃及全球经济

03两名前美联储副主席呼吁大幅加息,但警告经济或陷入衰退

04全球非上市房地产融资去年创新高,同比增长91% ,达2880亿美元

05世卫组织:全球近1500万人因新冠肺炎疫情死亡,约为各国官方统计数字的3倍

06美国启动对华加征关税复审程序

07IMF第一副总裁:中国进一步开放资本市场有助于人民币成为全球货币

08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全球安全倡议为消弭和平赤字提供了治本之策

国内要闻 China News

09“十四五”期间,大数据中心投资将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总投资将超过3万亿元

104月外汇储备规模回落 跨境资金总体延续净流入

11中国人民银行增加1000亿元专项再贷款额度 支持煤炭开发使用和增强煤炭储备能力

12商务部将围绕“保、抓、强、促、增”稳外贸

13中国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155.9万个 5G加速赋能千行百业

14上海首批重点企业复工率超九成

 

01

直面全球新形势、共同应对新挑战

——国际金融论坛(IFF)

2022年春季会议在北京召开

 

图片

国际金融论坛(IFF)2022年春季会议于4月27-28日以线上闭门会议形式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以“全球新形势:挑战与应对”为主题,邀请全球财经领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机构,IFF主席团及理事会成员、各金融部门负责人、工商界代表、专家学者等,共同分析解读在地缘政治动荡与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遭受威胁,能源与粮食危机加剧,投资与贸易活动低迷的大背景下,世界和中国经济将如何发展,并探讨应对之道。

IFF大会主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周小川,IFF联合主席、第56届联合国大会主席、韩国前总理韩升洙,IFF常务副主席黎晓宏,IFF理事、新西兰前总理希普利,上海合作组织副秘书长阿泽姆巴基耶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皮埃尔-奥利维耶·古兰沙等国际政要、国际机构负责人围绕会议主题发表了主旨演讲。IFF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祝宪主持此次春季会议。

会议受到国际、国内媒体的广泛关注,并对会议各个环节进行了积极报道。

 

02

先“慢半拍”又“踩油门”,

美国如此操作恐殃及全球经济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4日“靴子落地”,宣布加息50个基点,如此加息幅度是美联储22年以来的头一次。美联储还宣布自6月1日起缩减规模近9万亿美元的资产负债表。美联储如此操作,对美国和全球经济有何影响?有两个方面值得关注。

第一,美联储此前行动“慢半拍”,美国通胀“高烧难退”可能殃及复苏。

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美国CPI同比涨幅已连续6个月高于6%。美国3月CPI同比上涨8.5%,涨幅刷新逾40年峰值。

分析人士认为,美联储此前对美国通胀形势出现误判,忽视通胀可能飙升的预警信号,调整政策“慢了半拍”,一定程度上导致美国如今面临40年来最严重通胀;现在又加速加息,可能导致美国经济衰退。

早在去年2月,美国前财政部长、哈佛大学教授萨默斯就曾撰文警告,美国大规模财政刺激政策可能引发“一代人未曾见过的通胀压力”,呼吁美国尽快调整财政和货币政策。但拜登政府和美联储屡次用“通胀暂时论”淡化风险。

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加里·赫夫鲍尔对新华社记者说,美联储并未及时采取行动遏制通胀是一个巨大的“人为错误”。他说,美联储此前过久延续了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美国经济今日局面“难辞其咎”。

当被问及加速收紧货币政策是否会导致衰退风险时,美联储临时主席鲍威尔4日表示美国经济有望实现“软着陆”,但承认这将非常具有挑战性。

“通胀率这么高还想‘软着陆’,我们还没有过这种经验。”赫夫鲍尔直言,今年第四季度或明年第一季度,美国经济“很可能”出现衰退。

第二,美联储猛“踩油门”,转嫁危机成本,恐殃及新兴经济体。

分析人士指出,为尽快遏制通胀飙升风险,美联储在上调利率、缩减资产负债表上“快步走”,可能引发全球金融环境收紧,造成负面外溢效应。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部门主管马勒哈尔·纳伯尔告诉新华社记者,美联储加速收紧货币政策可能增加新兴市场资本外流压力、推高输入型通胀,增加债务脆弱性,并缩减其政策空间。

巴西中国问题研究所所长、经济学家罗尼·林斯对新华社记者说,为应对美国40年来最严重通胀,美联储持续加息将对新兴经济体金融市场带来巨大冲击。“国际资本将快速流向美国,美国将自身危机成本和代价转移出去,新兴经济体货币可能贬值,全球经济复苏受影响。”(来源:新华社)

 

03
两名前美联储副主席呼吁大幅加息,
但警告经济或陷入衰退

 

图片

上周,美联储两位前副主席-克拉里达和夸尔斯警告,美联储为控制通胀将不得不比预期更大幅度地提高利率,但结果可能是经济陷入衰退。

目前,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正在加大对抗通胀的力度。美联储将利率上调0.5个百分点,并承诺在7月前再进行两次50个基点加息。政策收紧的步伐旨在使隔夜借贷利率“迅速”进入2.25%~2.5%的中性区间,并在必要时进一步上升。鲍威尔表示,可以在不造成经济下滑的情况下冷却通胀。

克拉里达上周五在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的一次会议上称,“在本轮经济周期中,利率迅速升至‘中性水平’不足以让通胀在预期水平上回到2%的长期目标”。他表示美联储需要将利率上调至“限制性区间”,至少比2.5%的名义中性利率高出一个百分点,即“至少”3.5%,才能将通胀率降至2%的目标。克拉里达说:“美联储有应对这一挑战的工具,官员们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并决心取得成功。但美联储的工具是生硬的,任务是复杂的,未来还有艰难的权衡。”克拉里达之前在美联储的角色赋予了他对政策的巨大影响力,但也限制了他在很大程度上(如果有的话)不会在公开场合与鲍威尔的观点背道而驰。

曾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监管副主席的夸尔斯在美联储任职时就比克拉里达更加“鹰派”,因而他的言辞更加尖锐。“如果我们在9月份就开始处理这件事,结果会更好,”他在Banking With Interest上表示。他将这一延迟至少部分归咎于美国总统拜登将重新提名鲍威尔连任美联储主席的决定推迟到11月份。

夸尔斯在本周早些时候表示,现在通胀压力很大,失业率很低,需求远远超过供应,快速加息 “有可能”引发经济衰退。(来源:路透社)

 

04
全球非上市房地产融资去年创新高,
同比增长91% ,达2880亿美元

 

图片

全球非上市房地产融资去年创历史新高,达2880亿美元,同比大增91%。

由亚洲非上市房地产投资协会(ANREV)、欧洲非上市房地产投资协会(INREV)与美国全国房地产投资信托人委员会(NCREIF)发布的《2021年全球投资报告》显示以上结果,共有24个国家的130名投资经理受访。

有迹象显示,这种上升趋势将继续。76%的受访者预计未来两年的融资活动会增加。

调查还显示,多项区域战略资本融资创历史新高。其中,亚太地区的非上市汽车融资达390亿美元,比2020年的260亿美元大幅增加。北美融资达1020亿美元,是2020年360亿美元的三倍。欧洲融资为830亿美元,与2018年的纪录持平。另外,全球策略融资也创下了640亿美元的新纪录,2020年为260亿美元。

非上市房地产基金在去年全球和亚太地区总融资中占比最高,分别为56%和61%,保持最受欢迎的房地产领域投资地位。

来自亚太地区的投资资本也达历史峰值,为520亿美元,占去年全球资本来源的26%。欧洲投资者仍然贡献最大,占41%。北美投资者占融资总额的三分之一。

此外,核心基金和机会主义策略投资,分别占亚太地区非上市基金融资的43%和41%。

从投资国家来看,单一国家策略基金融资占78%,而用于核心策略的多国策略基金融资占86%。

从行业来看,单一行业占77%。其中,工业和物流策略基金占总融资的59%。

亚洲非上市房地产投资协会研究及专业标准部总监德劳奈(Amélie Delaunay)表示,融资调查显示投资者仍然对亚太地区和全球非上市房地产资产感兴趣。但尚未投入资金的融资项目比例高于去年,显示全球资本部署存在挑战。不过,投资者却调高风险曲线,将更多资金用于该地区风险更高的战略项目。(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

 

05
世卫组织:全球近1500万人
因新冠肺炎疫情死亡,
约为各国官方统计数字的3倍

 

图片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估计,2020年和2021年两年间,新冠肺炎疫情直接或间接造成近1500万人死亡,约为各国官方统计数字的3倍。其中,大部分死亡病例集中在东南亚、欧洲和美洲等地区。专家已多次警告,衡量疫情期间的“超额死亡”是了解疫情影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全球对死亡人数统计严重不足。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算,2020-2021年全球因新冠肺炎疫情直接或间接死亡的人数约为1491万,而按照各国官方统计的数据只有约为540万人。

世界卫生组织的这一估算基于对全球“超额死亡”人数的分析。“超额死亡”是指全球实际发生的死亡人数与基于疫情未发生年份估算得到的正常死亡人数之间的差额,包括疫情直接导致的死亡和因疫情对卫生系统和社会影响等导致的间接相关死亡。

世卫组织表示,全球84%的“超额死亡”发生在东南亚、欧洲和美洲地区。在1491万例死亡中,中等收入国家占81%,而高收入和低收入国家分别占15%和4%。就性别和年龄而言,全球男性死亡人数高于女性,其中男性占比57%,女性43%;60岁以上人群死亡人数更高,占比82%。

此外,约68%的“超额死亡”集中在10个国家。“超额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包括美国、印度、俄罗斯、印尼、巴西、墨西哥、秘鲁等。其中,印度实际约有470万人死于新冠肺炎疫情,是官方通报数据的10倍。

另外,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超额死亡”人数较低的国家包括实施“动态清零”的中国、实施严格旅行限制的澳大利亚、日本和挪威等。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这些发人深省的数据不仅表明了疫情的影响,还表明所有国家都需要投资于更有韧性的卫生系统,以便在危机期间维持基本卫生服务,包括更强大的卫生信息系统。

世卫组织负责数据、分析和交付的助理总干事萨米拉·阿斯玛表示,衡量“超额死亡”是了解疫情影响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许多国家对数据系统的投资有限,“超额死亡”的真实程度往往不为人知。

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估算使用最可靠的数据和健全、透明的方式、方法生成。世卫组织公布的死亡数据包括感染新冠病毒致死的人数及受疫情影响死亡的人数,比如疫情高峰医疗系统崩溃时无法获得救治而死亡的人数。(来源:路透社、世界卫生组织、新华社)

 

06
美国启动对华加征关税复审程序

 

图片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3日宣布,4年前依据所谓“301调查”结果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的两项行动将分别于今年7月6日和8月23日结束。即日起,该办公室将启动对相关行动的法定复审程序。

所谓“301调查”源自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该条款授权美国贸易代表可对他国的“不合理或不公正贸易做法”发起调查,并可在调查结束后建议美国总统实施单边制裁。这一调查由美国自身发起、调查、裁决、执行,具有强烈的单边主义色彩。依据所谓“301调查”,美国先后自2018年7月和8月起分两批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征25%关税。

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措施遭到美商界和消费者强烈反对。由于通货膨胀压力陡增,近期美国国内有关减免对华加征关税的呼声再起。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达利普·辛格日前表示,美国对华加征的部分关税“缺乏战略目的”。联邦政府可降低对自行车、服装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以帮助抑制物价上涨。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近日也表示,美国政府正在仔细研究对华贸易战略,取消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是“值得考虑的”。

美国贸易代表戴琪2日在出席活动时表示,美国政府将采取一切政策手段以抑制物价飙升,暗示削减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将在考虑范围之内。但她强调,任何政策转变都需要牢记中期目标。戴琪表示,在应对食品及能源价格激涨问题上,需要货币、财政及税赋政策出力。但她淡化大动作降低关税的可能性,并质疑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一篇主张取消加征关税以抗通胀的论文。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论文指出,如果取消特朗普执政期间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的关税,以及以“国家安全”名义加征的钢铁关税等,可以降低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约1.3个百分点。

多位熟悉拜登政府思维的消息人士指出,近期内在关税上不会有重大举措施,尽管贸易代表办公室将启动对相关行动的法定复审程序。(来源:财联社)

 

07
IMF第一副总裁:
中国进一步开放资本市场
有助于人民币成为全球货币

 

图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第一副总裁戈皮纳特近期表示,如果中国开放资本市场并允许人民币完全可兑换,人民币将有望成为全球通用货币。

戈皮纳特在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谈到IMF对资本流动的指导时说:“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想成为全球货币,基本上需要完全自由流动的资本,资本账户完全开放,货币完全可兑换。” 

3月30日,IMF更新了资本管制的指导意见,允许使用先发制人的措施,以降低资本突然外流导致金融危机或深度衰退的风险。

根据IMF新的指导意见,各国将不再需要等待资本流动激增,而是可以采取资本流动控制措施,以应对没有外汇储备或对冲支撑的外汇债务的逐步积累。

戈皮纳特表示,一些采用固定汇率的国家更有可能采用先发制人的措施,因为它们用来抵消突然资本外流的工具更少。

她说,IMF对使用控制资本流入措施来阻止外国买家投资房地产持“怀疑”态度,并补充称,此类流入只有产生具有大“扭曲”作用时,才可能对宏观经济稳定构成明显的风险。各国也不应使用限制资本流动措施来抵消不可持续的财政政策,或影响一国汇率以获得竞争优势。(来源:路透社、IMF)

 

08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
全球安全倡议为消弭和平赤字提供了治本之策

 

图片

5月6日,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在“求和平、促发展:全球20国智库在线对话会”发表演讲时表示,这几年世界很不太平,疫情延宕,欧洲又起战火,“新冷战”逆风劲吹,霸权强权主义横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一直在为世界和平而奔走,为国际安全而尽力,为人类前途命运而探求。

8年前,习近平主席在亚信上海峰会上提出的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在实践中不断被证明是正确之道,行之有效。不久前,习近平主席又在博鳌亚洲论坛郑重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其精髓要义是,以新安全观为理念指引,以相互尊重为基本遵循,以安全不可分割为重要原则,以构建安全共同体为长远目标,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这一重大倡议是对联合国宪章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为消弭和平赤字提供了治本之策,为应对国际安全挑战贡献了中国方案。实践证明,中国是世界和平的捍卫者,是国际安全的正能量。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上升、稳定力量的增长。(来源:新华社)

 

09
“十四五”期间,大数据中心投资
将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
总投资将超过3万亿元

 

图片

今年以来,我国不断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网络型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把联网、补网、强链作为建设的重点,着力提升网络效益,进一步释放投资潜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五一”期间,国家石油天然气重点工程——青宁管道与西气东输一线互联互通进入最后冲刺阶段。项目建成后,将实现我国天然气南北要道和东西主干管网全面联通。

“蓝板”成海、叶片起吊,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在西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高峡筑坝,横卧山间,大藤峡水利枢纽、滇中引水等水利工程有序推进,国家骨干供水基础设施网络正在不断完善,我国在建重大水利工程投资规模超过1万亿元。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5%,增速比1月份至2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我国布局建设新一代超算、云计算、人工智能平台、宽带基础网络设施,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中,新开工项目25个,投资超过1900亿元。其中,西部地区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6倍,呈现出由东向西转移的良好趋势。预计“十四五”期间,大数据中心投资还将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总投资将超过3万亿元。(来源:财联社)

 

10
4月外汇储备规模回落
跨境资金总体延续净流入

 

图片

国家外汇管理局5月7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4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197亿美元,较3月末下降683亿美元,降幅为2.14%。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对此表示,4月份,我国跨境资金总体延续净流入态势,境内外汇市场供求保持基本平衡。 

谈及4月外汇储备下降的原因,多位专家认为,近期外部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增加,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估值变化是导致4月外汇储备规模回落的主要原因。

王春英分析,国际金融市场上,受主要国家货币政策预期、地缘政治局势、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大幅上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显著下跌。“外汇储备以美元为计价货币,非美元货币折算成美元后金额减少,与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共同作用,4月外汇储备规模下降。”她说。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强调,如果未来汇率和资产价格发生反向变化,外汇储备余额仍有可能回升。此外,管涛表示,外汇储备余额下降也不等于外汇市场供不应求,外汇局数据显示,4月境内外汇市场供求保持基本平衡;外汇储备余额下降更不等于资本外流,外汇局也披露4月我国跨境资金总体延续净流入态势。 

对于今后外汇储备规模的趋势,多位专家表示,下一阶段,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有望继续保持基本稳定。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近期国际形势更趋复杂多变,国内疫情多地散发,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我国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政策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扩内需、稳外贸,继续对有困难的行业、企业、个人实施纾困,确保交通物流畅通,保障产业链稳定,加快促进经济恢复。与此同时,还要防范好各种风险冲击,维护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保持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总体稳定。(来源:中国证券报)

 

11
中国人民银行增加1000亿元专项再贷款额度
支持煤炭开发使用和增强煤炭储备能力

 

图片

经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增加1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额度,专门用于支持煤炭开发使用和增强煤炭储备能力。新增额度支持领域包括煤炭安全生产和储备,以及煤电企业电煤保供。此次增加1000亿元额度后,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总额度达到3000亿元。

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世界局势复杂演变,国际能源价格持续高位波动,对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平稳运行带来更大不确定性和挑战。根据国务院部署,人民银行此次增加1000亿元专项再贷款额度,专门用于支持煤炭开发使用和增强煤炭储备能力,有利于充分发挥我国富煤的资源禀赋特点,保障能源稳定供应,支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支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该负责人表示,本次增加的1000亿元专项再贷款额度专门用于同煤炭开发使用和增强煤炭储备能力相关的领域,具体支持领域包括:一是煤炭安全生产和储备领域。包括现代化煤矿建设、绿色高效技术应用、智能化矿山建设、煤矿安全改造、煤炭洗选、煤炭储备能力建设等项目。二是煤电企业电煤保供领域。

金融机构应优先支持煤炭安全生产和储备的项目贷款。对于煤电企业电煤保供领域,金融机构发放的煤电企业购买煤炭的流动资金贷款可按要求申请专项再贷款支持。

该负责人介绍,专项再贷款采取“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 按月发放。金融机构自主决策、自担风险向支持范围内符合标准的项目发放优惠贷款,贷款利率与发放时最近1次公布的同期限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大致持平,可根据企业信用状况下浮贷款利率。对于符合条件的贷款,人民银行按贷款本金等额提供专项再贷款资金支持。(来源:人民银行)

 

12
商务部将围绕“保、抓、强、促、增”稳外贸

 

图片

当前,全球需求趋弱,我国外贸发展外部环境趋紧,增长势头放缓压力较大。对此,商务部将围绕“保、抓、强、促、增”稳外贸。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指出,我国外贸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从挑战看,国际经济复苏脆弱乏力,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收缩通胀加剧,产业链供应链不畅,原材料价格高企,企业经营压力上升。从机遇看,我国外贸产业基础雄厚,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盛秋平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重点做好“保、抓、强、促、增”五方面工作。

“保”就是保畅通,保障外贸领域生产流通稳定,确定重点外贸企业等名录并在生产、物流、用工方面予以保障,“一企一策”解决重点外贸企业实际困难。

“抓”就是抓订单,着力保订单和稳定重点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进出口,支持中小微企业参加境外展会,指导企业用好自贸协定,用足用好出口信用保险政策。

“强”就是强支持,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加大对中小微外贸企业信贷投放,推动扩大保单融资规模,提升外贸企业应对汇率风险能力,积极稳妥推进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

“促”就是促创新,鼓励运用新技术新模式,加快壮大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着力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制定全国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做大做强数字服务、特色服务等出口基地,发挥好服贸会等展会平台作用,培育服务贸易新增长点。

“增”就是增动力,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数字贸易、绿色贸易。发挥大型骨干外贸企业带动作用,推动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道路。鼓励发展同线同标同质产品,推动内外贸一体化。(来源:新华社)

 

 

13
中国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155.9万个
5G加速赋能千行百业

 

图片

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近日宣布,将在100个以上主要城市开通5G新通话超清视频语音通话服务(VoNR)。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155.9万个,5G网络已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和县城城区。

近日,工信部公布了我国最新的5G建设进度情况。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5G基站新增13.4万个,累计建成开通155.9万个,5G网络已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和县城城区;一季度,中国新增5G移动电话用户4811万,累计总数达到4.03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总数比例的24.3%。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居家办公、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更多5G业务需求被催生出来,促进了通信网络等新基建加快建设进度。工信部透露,下一步,将稳步有序推进5G和千兆光网的建设,深化网络的共建共享,持续提升网络覆盖的深度和广度,全年推动完成60万个5G基站建设,千兆光网的覆盖能力超过4亿户家庭,将引导基础电信企业适度超前部署5G基站建设,推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充分发挥投资拉动作用。

“加快推进5G规模化应用,是助力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激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关键举措。”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顾仁涛说。

对此,政府需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地方应加快出台配套政策。2021年7月,工信部联合中央网信办等9部门印发《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重点推进5G在工业互联网、金融、教育、医疗等15个行业的应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推进5G规模化应用”。

近日,工信部在提升融合应用水平、探索多方协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计划:将实施5G行业应用“十百千”工程,即选择10个垂直行业,每个行业形成100个标杆示范,新建1000个5G行业虚拟专网;举办5G、千兆光网应用创新大赛,聚焦重点行业领域形成创新应用示范标杆,新增消费领域赛道,致力于发掘信息消费新亮点;鼓励各级政府在5G等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方面加大用地、用电、用人等政策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支持应用创新等。(来源:新华社)

 

14
上海首批重点企业复工率超九成

 

图片

上海市在5日举行的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上海正在布局一批常态化核酸检测采样点,截至5月4日晚,共设置各类核酸采样点近9000个,其中4500多个点位已经布设完成开放,余下的点位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发展以及复工复产需要,及时开放运营。

发布会介绍,“五一”假期,上海市已复工复产企业保持连续生产状态,全市1800多家重点企业复工率超过70%,其中首批660多家重点企业复工率超过90%。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链持续恢复、提高产能,龙头企业继续保持稳定生产。总体来看,上海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取得了一定进展。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总工程师张宏韬表示,在当前上海市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的关键时刻,企业复工复产必须满足防疫要求,要根据第二版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制定落实“一企一方案”,更好地守护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同时,也将根据疫情变化形势,不断动态调整复工复产相关要求,全力以赴做好企业服务工作。(来源:新华社)

 

 

免责声明:本产品是在公众媒体或其他第三方公开披露的信息基础上摘编而成。国际金融论坛(IFF)对其承载的信息、图表、数据等的可靠性、时效性、完整性、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本产品内容不代表IFF的观点和意见,所提供的信息仅供接收者参考,任何人依赖本产品的任何信息、观点、图表、数据行事而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行事者自负,与IFF无关。本产品内容的版权由IFF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

 

图片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