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F会员通讯第73期
发布时间:2023-04-26
编者按
联合国最新报告显示,印度将在4月底超越中国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而且其人口将在未来数十年持续增长。人口格局的这一变化将对全球经济产生一系列深远影响。面对气候变化、全球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以及能源转型、粮食危机等多重复合型非传统挑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等多家国际金融机构对全球经济的长期发展表示忧虑。为进一步推动能源转型,世界银行推出新型融资框架,为新兴经济体提供相关金融支持。
近期,美财长耶伦呼吁中美建立“建设性”和“健康”的经济关系。耶伦表示,尽管两国的国家安全利益存在冲突,仍可以共同努力应对全球挑战。美国近期宣布将着手规划第六代(6G)无线网络,欧洲通过全球首个全面监管加密货币的法规,这些都将对未来全球科技和金融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方面,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正在稳步复苏。中国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扭转了去年10月份以来持续下行态势,新增就业297万。此外,一季度新能源汽车销售大幅增加,也显示中国的消费能力正在进一步释放。
IFF动态 IFF News
国际观察 Global Review
02. 联合国:印度将在4月超过中国成为人口最多的国家
国内要闻 China News
08. 税务总局:一季度累计免征新能源车辆购置税超212亿元
09. 人社部:一季度新增就业297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规模超1.65万亿元
10. 一季度工业经济平稳开局趋势向好
11. “山水工程”完成生态保护修复面积超过500万公顷
12. 李家超率香港特区政府官员及立法会议员访问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
13. 2022年广东自贸试验区进出口总值逾5350亿元 粤港澳大湾区货物国际通达能力持续提升
01
国际金融论坛(IFF) 高级别全球会议暨IFF香港中心揭牌仪式将于近期举行
2023年5月5日,国际金融论坛(IFF)将与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香港金融学院共同举办主题为“战略竞争时代下的多边主义和全球化以及对亚洲的影响”的高级别全球会议。
会议将邀请国际金融论坛(IFF)联合主席、联合国大会主席理事会主席、韩国前总理韩升洙,IFF理事、新西兰前总理珍妮·希普利以及香港特区政府、香港财政司、香港金管局有关领导出席并致辞。来自香港特区政府、广州市政府、香港金管局、香港金融学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清算银行、新开发银行、中银国际控股、南丰集团、普林斯顿大学的多名嘉宾将深入探讨“战略竞争时代下的多边主义与全球化”“亚洲、香港和大湾区的前景与角色”等重点议题,为本地区应对全球经济分裂风险、维护全球金融稳定、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此次会议期间,还将特别举行国际金融论坛(IFF)香港中心揭牌仪式。
02
03
世界银行推出“有增有减”能源转型框架,加速为发展中国家能源转型融资
当地时间4月20日,世界银行提出了名为“有增有减 (Scaling Up to Phase Down)”的能源转型框架,将其作为识别融资挑战和制定综合融资方法的路线图。
“有增有减”框架指出了发展中国家在电力部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以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发展中国家加快能源转型面临三个主要障碍。首先,可再生能源项目需要高昂的前期资本投入,而很多国家却使用低效的能源补贴,将自己锁定于昂贵的高碳能源。其次,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成本高,扭曲了它们的投资决策,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较少。第三,能源部门的基本面薄弱,尤其是机构能力较弱,阻碍了规模化转型的进展。
该框架将能源转型提炼为一个包含六个步骤的“良性循环”,这些步骤是克服可再生能源发展障碍的基础。这个循环首先要求政府发挥领导作用,建立支持性的监管环境、能力日益增强的机构以及能最大限度降低风险的工具,然后要确立透明和竞争性的项目选择机制,通过这些项目来提供兼顾能源安全、能源可负担性和保障就业等紧迫需求的可再生能源。
“有增有减”框架也为逐步淘汰燃煤发电所面临的复杂政治和财务挑战提供了解决方案。通过开展更深入的规划可以减轻搁浅资产风险。对燃煤电厂债务进行再融资可将电厂退役日期提前。必须确保转型过程中那些以煤炭经济为生的工人和社区可以得到公正对待。煤炭使用的减少是一种全球公共产品,因此需要向有关国家提供优惠资金,使之能够更多分享它所带来的全球收益。
世界银行认为,发展中国家往往缺乏实现能源转型、建设电网基础设施所需的资金,导致它们往往要支付更高的电费;它们也无法开展能效或可再生能源项目,被锁定在成本高昂且不稳定的化石燃料项目上。从根本上说,发展中国家在能源转型问题上面临三重困境,形成能源领域的贫困陷阱。世界银行集团估计,全球约 1 万亿美元面临搁浅风险的燃煤发电资产中有89%位于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要想为公平的电力转型提供资金,就需要动员大大高出当前水平的资本投入发展中国家的能源项目,满足发展低碳电力的需求。
世界银行集团行长戴维·马尔帕斯说:“在为企业和居民提供可靠电力供应的同时,加快能源结构的低碳转型——这需要可验证的减排融资、与私营部门的密切合作以及资金(尤其是优惠资金)的大幅增加。
世界银行主管基础设施的副行长陈广哲表示:“发展中国家的广泛能源转型需要政府、投资者和发展伙伴之间持续开展战略合作并大力加强协调。” (来源:世界银行官网)
04
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L·耶伦呼吁在美国和中国之间建立一种“建设性”和“健康”的经济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尽管两国的国家安全利益存在冲突,仍可以共同努力应对全球挑战。
4月20日,耶伦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发表了这番评论,这是拜登政府官员迄今为止在政府对华立场方面最全面的阐述之一。这次讲话采用了务实但明显正面的语气。
耶伦强调了确保美国国家安全利益和保护人权的重要性。但她也认为,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领导地位足够稳固,可以迎接来自中国的经济竞争,前提是中国遵守国际规则。她说:“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一定与美国的经济领导不相容。”她还说,我们不寻求与中国进行经济‘脱钩’。拜登政府的经济战略重点是投资美国基础设施、清洁能源和科技制造业,“而不是压制或遏制任何其他经济体”。她敦促中国与美国合作以帮助负债国家和应对减缓气候变化等挑战。
耶伦说:“这些国家安全行动不是为了让我们获得竞争性经济优势,也不是为了扼杀中国的经济和技术现代化。”
中国大使馆发言人刘鹏宇表示,中国支持与美国建立健康互利的关系。他还说,“中国不会回避竞争或在竞争面前退缩”,但反对在贸易中加剧国家安全担忧以及对全球供应链的任何潜在威胁。(来源:《纽约时报》)
05
美国着手规划6G无线通信
当地时间4月21日美国政府消息称,美国已开始规划6G无线通信。白宫方面将与企业、政府和学术界专家会晤,开始为发展新的6G通信技术制定目标和战略。此种技术将具备使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真正在全球无处不在以及实现其他改进的能力。
据报道,拜登政府开始为发展6G无线电信制订计划,试图扩大互联网接入范围,同时重新确立美国在这个中国已取得进展的领域的领导地位。
有分析认为,下一代电信技术距投入使用还有若干年时间,但它能为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互联网接入(目前的5G标准尚无法实现这一点)铺平道路。作为其基础设施倡议的一部分,扩大互联网接入范围是拜登政府的一个优先考虑事项。
报道称,中国已在电信领域取得进展,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该国精心培育本土设备制造业以及加大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力度。一位美国政府官员承认,中国有效利用5G推进了其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目标的实现。
报道还称,在面临中国新挑战的高科技领域获取和保持优势,是美国政府关注的重点。这些领域包括半导体制造、量子计算和生物技术。
近年来,美国对中国电信企业的打压从未间断。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曾回应称,5G技术是国际社会共同创新成果。以行政手段干预5G开发、利用与合作,甚至采取霸凌胁迫的做法,不仅不利于5G技术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普及,更有悖公平竞争的原则,不符合国际社会共同利益。“我们相信,包括中东海湾国家在内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将独立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政策选择,为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各国企业提供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营商环境。”汪文斌说。(来源:《华尔街日报》、环球网)
06
美环保署将宣布首个发电厂温室气体控制措施
美媒4月22日消息,美国环境保护署准备宣布首个针对发电厂碳排放的限制措施,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这是美国环境保护署监管发电厂碳排放的又一次尝试。此前,奥巴马政府时期提出的一项旨在将发电从化石燃料转向可再生能源的全面规定,于去年被美国最高法院推翻。
据了解,这项限制措施要求几乎所有煤炭和燃气发电厂须在2040年前减少碳排放量,或落实碳捕集与封存技术。这项提案不会强制要求发电厂使用碳捕集技术,但必须符合污染率限制要求。消息人士称,发电厂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技术来做到这一点,或改用绿色氢气等不排放碳的燃料来源。不过,这一政策或导致从业者广泛采用碳捕集技术。
美国环境保护署发言人米卡洛斯(Maria Michalos)说,机构正在紧急行动,推进保护人类和地球的标准,并“在总统拜登的投资经济议程基础上,解决新的和现有发电厂的碳排放建议”。这项提案现已交由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审查,部分内容或被调整。
分析认为,限制措施必将引发化石燃料、发电厂运营商的反对,部分共和党检察长或挑起法律挑战,遏阻政策落实。该提案可能在未来几天公布,这是EPA第二次试图限制发电厂的二氧化碳排放。新草案的范围更小,直接针对发电厂。
据了解,碳捕集技术是直接从煤炭密集型产业,如煤化工、钢铁、水泥和炼油厂等排放源头捕集二氧化碳,避免该气体进入大气层,造成温室效应。碳捕集的二氧化碳在经过处理后可在超临界状态(supercritical)下,封存在适合地质结构的地底层,包括地下一公里深处的咸水层或是废弃的油田井。尽管碳捕集技术在理论上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进入大气层,但反对者认为,这项技术只是把续用化石燃料合理化,减少碳排放最好的方案还是以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燃料。(来源:《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
07
08
税务总局:一季度累计免征新能源车辆购置税超212亿元
为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和绿色低碳发展,税务部门认真落实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全国共有125.7万辆新能源汽车享受政策优惠,同比增长17.5%;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212.4亿元,同比增长36%。
税务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介绍,自2014年起国家一直对新能源汽车实施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2022年9月,又第三次将这项政策延续至2023年12月31日,稳定了社会预期、提振了市场信心,对推进我国交通能源战略转型、促进我国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新能源汽车免征政策的落实落地,政策效应明显。从价格区间看,享受免征政策的新能源车中,10万—20万元(含)车型占比达48.5%,较去年同期提高14.2个百分点;20万—50万元(含)车型占比为31.3%,较去年同期提高6.1个百分点,呈现较为明显的消费升级趋势。从购买对象看,居民购买的新能源汽车数量同比增长15.5%,占全部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比重为82.7%;企业购买的新能源汽车数量同比增长28.7%,占比为17.3%,其中汽车租赁、出租车客运和公共客运等行业购进新能源汽车数量居前,特别是汽车租赁、出租车客运购车数量同比分别增长68.1%和10.9%,公共领域用车电动化步伐加快。
上述负责人表示,税务部门将持续关注政策执行情况,加强政策宣传辅导,并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回应纳税人关切,进一步保障优惠政策落地落实落细,让纳税人快速享受税收红利,更好释放政策效应,为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促进能源战略转型和稳定宏观经济大盘贡献税务力量。(来源:中国经济网)
09
4月24日,人社部2023年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上披露,截至3月底参加人数3324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规模超1.65万亿元。
人社部表示,下一步,将规范发展个人养老金制度,部署开展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巩固提升行动,持续推动扩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规模。“一季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司司长卢爱红说,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制度运行总体平稳。截至3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0.52亿人、2.37亿人、2.89亿人。
根据人社部数据,1-3月,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2.04万亿元、总支出1.7万亿元,3月底累计结余7.75万亿元。全国社保卡持卡人数13.7亿人,覆盖97%人口。电子社保卡领用人数7.64亿人,覆盖54.1%人口。
“在疫情防控较快平稳转段、稳经济政策效果持续显现的有力支撑下,就业形势逐步恢复,保持总体稳定。”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陈勇嘉说,就业主要指标运行平稳。1-3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297万人,同比增加12万人。3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陈勇嘉表示,随着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就业优先政策落实落细,我国有条件、有基础实现全年预期目标。
人社部数据显示,人社部稳妥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平稳有序运行,截至3月底参加人数3324万人。截至3月底,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规模超1.65万亿元。截至去年底,全国职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规模超过2.11万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5.29%。
同时,做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施工作,进一步规范政策,会同有关部门制定2023年全国统筹调剂资金缴拨计划,支持基金困难省份养老金发放。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稳步推进。
此外,持续推动重点群体参加养老保险。数据显示,各地落实代缴政策,一季度为840万低保对象、特困人员、返贫致贫人口、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17.2万符合条件的重点水域退捕渔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对于下一步工作安排,人社部表示,将稳妥推进相关改革。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规范发展个人养老金制度。同时,抓好参保扩面。推动新开工工程建设项目参加工伤保险。持续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应保尽保。此外,加强基金监督管理。部署开展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巩固提升行动。持续推动扩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规模。(来源:经济日报)
10
一季度,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增幅高于去年四季度0.3个百分点,扭转了去年10月份以来持续下行态势,在去年高基数基础上实现平稳增长。
从行业看,通用设备、汽车、化纤行业生产由前两个月同比下降转为增长,有色金属、建材、电气机械等行业增速较前2个月加快;从地区看,东部和东北地区的生产进一步恢复,工业增加值规模排名前十的大省中,有6个省份工业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广东、浙江等省份回升势头较好;从重点产品看,粗钢、发电机组、家用电冰箱产量同比分别增长6.1%、7.5%、8.4%。塑料制品、箱包、通用机械设备、汽车等产品出口仍有优势,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赛迪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关兵分析,前两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3月份为3.9%,呈逐月上升态势。3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26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620种产品中有347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增长面分别达到63.4%和60%,比前两个月分别提升9.8个和16.6个百分点,表明我国工业经济已步入稳步提升通道。
有分析认为,需求持续回暖为工业经济恢复注入了更强动力。关兵介绍,一季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8%,改变了去年以来消费低迷态势;出口超预期增长,一季度我国出口增长8.4%,制造业新出口订单指数连续3个月处于扩张区间,整体呈现恢复向好态势;工业投资平稳增长,一季度我国工业投资同比增长8.6%,其中,制造业投资在去年同期15.6%的高增速上实现平稳增长。
与此同时,工业领域新动能引领带动作用强劲。一季度,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1.9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5.2%,继续发挥引领增长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赵志国表示,新能源、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增加值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较大。中汽协数据也显示,3月份,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15.3%、9.7%,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44.8%、34.8%。
不过有专家指出,工业经济仍面临市场需求不足、盈利能力下降等困难。关兵表示,工业稳步回升的同时,也面临市场需求尚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企业利润负增长、投资信心不足等问题,表明工业恢复的基础仍不稳固。(来源:经济日报)
11
12
13
海关总署广东分署最新数据显示,今年4月21日是广东自贸试验区挂牌8周年。8年来,广东省内海关以畅通粤港澳大湾区物流通道、促进新型贸易业态发展、实施智慧监管为着力点,支持广东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2022年,全省自贸试验区实现进出口总值5350.8亿元,同比增长27.8%,粤港澳大湾区货物国际通达能力持续提升。
据介绍,广州海关与广州港联合推出“湾区一港通”改革,以南沙港为枢纽港、珠江内河沿江港口作为支线港,形成“两港如一港”的作业模式,实现进出口货物“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加快建设以广州南沙为中心、辐射整个泛珠三角地区的“海陆空铁”立体贸易枢纽。在横琴,拱北海关利用横琴片区仓储资源优势,支持企业承接澳门物流业辐射转移,提供面向澳门的仓储、物流、配送服务,有效缓解澳门仓储资源紧张、仓储成本高等问题。而在前海,海关支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前海服务中心,落地全国首个国内机场货运前置安检站,运用“跨境快速通关”“非侵入式查验”等通关便利措施,为企业节省物流成本近三成。
近年来,广东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其中,海关在南沙、前海和横琴探索实施移动远程监管新模式,推进“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技术整改移动远程监管”等创新举措,有效提升监管效能;还加强与澳门监管合作,对符合条件的输内地澳门制造食品,实施便利化通关措施,实现货物“秒速”通关,有效降低企业成本。同时,为促进新型贸易业态集聚发展,海关依托南沙综合保税区,首创实施跨境电商出口退货“一站式”监管模式,允许企业将出口电商退货商品退回综保区,在仓库内一站式完成拆包、分拣、存储、复出口等业务,解决跨境电商出口退货的难点、痛点。2022年,广州南沙口岸跨境电商包裹进出口首次突破1000亿元,同比增长3.3倍。
接下来,广东省内海关将继续推进广东自贸试验区贸易便利化,支持广东自贸试验区与三大重大平台建设的协同发展、优势叠加,全力服务广东自贸试验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来源:南方日报)
免责声明:本产品是在公众媒体或其他第三方公开披露的信息基础上摘编而成。国际金融论坛(IFF)对其承载的信息、图表、数据等的可靠性、时效性、完整性、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本产品内容不代表IFF的观点和意见,所提供的信息仅供接收者参考,任何人依赖本产品的任何信息、观点、图表、数据行事而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行事者自负,与IFF无关。本产品内容的版权由IFF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