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F会员通讯第95期

发布时间:2023-09-27

图片

编者按

当前,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面临诸多挑战,其中资金问题最为严重,筹资缺口预计每年为3.9万亿美元。对此,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改革全球金融架构,迎接新的布雷顿森林时刻。

经合组织发布经济展望报告,将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由2.7%上调至3.0%,将2024年预期由2.9%下调至2.7%。该报告称,2023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强于预期,总体通胀率持续下降。欧盟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8月,欧元区的年通胀率回落到5.2%,与高峰期相比已减半。美联储也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5.25%至5.5%之间不变,暂停加息,并上调美国经济增长预期。
中国方面,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带来的重大机遇和日趋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中国召开重磅会议作出多项部署,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以开辟新领域,培育经济增长新引擎。央行、财政部等部门对当前市场高度关注的通缩、汇率、地方债、房地产市场等热点问题作出回应,明确中国下阶段稳增长政策如何加力。此外,中美成立经济领域工作组,包括“经济工作组”和“金融工作组”, 就经济、金融领域相关问题加强沟通和交流。
IFF会员通讯将持续关注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动向,分享最新的资讯及专家观点。

IFF动态 IFF News

01. IFF领导与高盛总裁举行会谈,探讨加强中美绿色金融合作

 国际观察 Global Review
02. 古特雷斯呼吁建立新的布雷顿森林时刻
03. 经合组织上调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至3.0%
04. 美联储宣布暂停加息
05. 欧元区8月通胀率降至5.2%,与高峰期相比减半
06. 非洲努力发展清洁能源

国内要闻 China News

07. 中国部署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08. 中国下阶段稳增长政策如何加力?央行、财政部等发声
09. 中美成立经济领域工作组
10. 中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公布
11. 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22条举措
12. 前海推出首个深港企业两地办公网络交换中心
 

01

 IFF领导与高盛总裁举行会谈,
探讨加强中美绿色金融合作

 

图片

高盛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温泽恩(John Waldron)于9月25日到访国际金融论坛 (IFF)北京秘书处。双方就如何加强中美绿色金融工作组相关工作,更好构建中美企业界在绿色金融、气候变化应对以及实现“双碳”目标下的产业转型等领域继续加强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

双方主要讨论了中美绿色金融工作组 (the Green Finance Working Group)近期的工作和成绩,并就未来一年在中美绿色金融工作组机制下,推动成员企业CEO会议,增加成员企业机构互访、继续推动《中美绿色金融工作组白皮书》项目研究、吸引外资投资中国绿色金融和减碳项目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美绿色金融工作组由高盛集团、国际金融论坛(IFF)及保尔森基金会于2021共同发起,旨在为中美及全球企业提供一个更好的沟通平台,从而加快绿色金融创新,助力实现全球经济低碳转型。
高盛集团亚太区(日本除外)联席总裁施南德等参与了讨论。

 

02

古特雷斯呼吁 
建立新的布雷顿森林时刻

 
 

 

 

 

图片

9月20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发展筹资问题高级别对话会时呼吁建立一个新的布雷顿森林时刻,以应对可持续发展筹资问题。

古特雷斯说,发展筹资是推动2030年议程与《巴黎协定》取得进展的“燃料”。然而,这一“燃料”正在耗竭,进而导致可持续发展的“引擎”失速。当前,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筹资缺口预计每年为3.9万亿美元。他强调,在所有问题中,资金问题可能是最重要的。
古特雷斯表示,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期限已经过半,而如今只有15%左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按预期进展。不仅如此,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持久影响、地缘政治冲突和日益加剧的气候变化等都使全球经济前景备受挑战,发展筹资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古特雷斯说,为了帮助发展中经济体渡过这场筹资危机,各方已经做出了一些真诚的努力,包括二十国集团发起的“暂停偿债倡议”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分配的特别提款权,但这还不够。
古特雷斯说,“可持续发展筹资的系统性问题需要一个系统性的解决方案:改革全球金融架构”,“我呼吁建立一个新的布雷顿森林时刻,让各国就反映当今经济现实的全球金融架构达成一致”。
据了解,这一呼吁已经得到联合国会员国的积极响应。同时,会员国还欢迎古特雷斯提出的每年至少5000亿美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刺激方案以及有效的债务减免机制等。
自2015年第三次发展筹资问题国际会议《亚的斯亚贝巴行动议程》通过以来,发展筹资问题高级别对话会每4年举行一次,在联大高级别周期间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峰会先后进行。(来源:中新社)
 

03

经合组织上调
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至3.0%

 

图片

近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发布经济展望报告,将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由此前的2.7%上调至3.0%,将2024年预期由此前的2.9%下调至2.7%。

报告说,2023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强于预期,但增长前景疲软,且存在重大下行风险。报告指出,随着能源和食品价格下降,总体通胀率一直在下降,但仍高于许多国家央行的目标水平,核心通胀仍未显著放缓,预计通胀风险将持续存在,需要多国央行维持限制性货币政策立场。
尽管加息还未显著抑制通胀,但经合组织强调,货币政策正开始影响各国经济。在政策利率迅速上升的同时,新增企业贷款和新增抵押贷款的利率也在上升。借贷成本上升令家庭和企业承压,但通过提高借贷成本抑制家庭和企业的需求是货币政策通常发挥作用的标准渠道。
报告指出,货币政策需要保持限制性,直到有明确的迹象表明潜在的通胀压力持续降低。在大多数发达经济体中,这很可能限制政策利率下调的范围,直到2024年。在潜在通胀压力特别持久的地方,可能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利率,但大多数经济体的政策利率似乎已达到或接近其峰值。在出现额外的金融市场压力时,应充分利用央行可用的金融政策工具,以增强流动性,并将传染风险降至最低。
财政政策方面,加强近期重建财政空间和确保债务可持续性的努力,将节省稀缺资源,满足未来的政策优先事项,并有效应对未来的冲击。这也将减轻货币政策在降低需求压力和通胀方面的负担。
从各经济体表现来看,报告预测,美国经济2023年将增长2.2%2024年增长将放缓至1.3%;随着高通胀对实际收入的不利影响逐渐消退,需求低迷的欧元区2023年经济增长率将放缓至0.6%,2024年将回升至1.1%;预计中国经济增长率2023年为5.1%,2024年为4.6%。此外,报告将2023年日本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1.8%,将2024年增长预期下调至1.0%;2023年德国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萎缩0.2%,2024年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增长0.9%。
经合组织秘书长马赛厄斯·科尔曼表示,全球经济继续面临通胀高企、增长乏力、贸易相对疲软的挑战。为给更强劲、更可持续的长期经济增长奠定基础,各国需采取政策行动,加快低碳研发投资,进一步减少而不是增加贸易壁垒。(来源:经济参考报)

 

 

04

美联储宣布暂停加息

 

 

图片

9月20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5.25%至5.5%之间不变。

美联储在当天的声明中说,近期指标表明美国经济活动持续稳步扩张,就业增长有所放缓,但依然强劲,通胀仍处于高位。家庭和企业信贷条件收紧可能会影响经济活动、就业和通胀,但影响程度尚不确定。
声明指出,在确定进一步收紧政策的程度时,美联储将考虑货币政策的累计收紧程度、货币政策对经济活动和通胀影响的滞后程度,以及经济和金融发展。美联储将继续减持美国国债、机构债务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坚定致力于将通胀率恢复至2%的目标。
美联储当天还发布最新一期经济前景预期,将今明两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上调至2.1%和1.5%,将今明两年失业率预期分别下调至3.8%和4.1%。预计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通胀率分别为3.7%和2.6%,仍高于2%的通胀目标。
根据最新经济前景预期,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多数成员认为,今年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或升到5.5%至5.75%之间。这意味着,在今年剩下的两次货币政策会议上,美联储可能最多再加息一次。此外,多数成员预计美联储将在2024年降息。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会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联储准备在适当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利率,并将利率维持在一个限制性水平,直到确信通胀正朝着目标水平持续下降。如果经济如期发展,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成员预计截至今年底,联邦基金利率的适当水平将在5.6%。
本次美联储加息暂停对中国A股的影响方面,方正证券认为,人民币汇率压力得到释放,美元指数会有回落行情,通胀压力仍旧存在,国内资产价格回升利好A股。中长期来看,仍需耐心等待消费端拉动投资。方正证券进一步强调,目前,外在因素对A股的影响已经不大,对短期走势有影响,但中长期还是要靠A股的内生动力。
美联储自2022年3月开启本轮加息周期,目前已11次加息,累计加息幅度达525个基点,把利率推升到了2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专家分析称,美联储本轮激进加息,对其自身也造成了负面影响。美联储持有大量美国国债,随着其大幅加息,美国国债价格暴跌,导致美联储巨额亏损。美联储财报显示,上半年美联储亏损超过57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182亿元)。22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发言人表示,美联储系统将在今年底前裁员约300人,这是该机构13年来首次裁员。
此外,美联储的激进加息使得美国企业借贷成本激增,大量企业破产。高盛集团策略师近期警告称,美国企业即将撞上一堵巨大的债务墙,这些债务未来几年内将到期,或将引发新一波裁员潮。(来源:新华网、第一财经、央视财经、每日经济新闻)

 

05

 欧元区8月通胀率降至5.2%,
与高峰期相比减半

 

图片

根据欧盟统计局(Eurostat)近日公布的数据,2023年8月,欧元区的年通胀率回落到5.2%,与2022年10月的高峰期相比已经减半。

8月,欧元区扣除能源、食品、酒类和烟草价格波动之后的核心通胀率为5.3%。食品、酒类和烟草价格同比涨幅为9.7%,低于此前估计的9.8%。制成品价格同比涨幅为4.7%,低于此前估计的4.8%。能源价格上涨在8月进一步放缓,但鉴于燃油价格上涨,这种趋势可能在9月逆转。欧盟统计局还宣布,欧盟的年通胀率从7月的6.1%降至8月的5.9%。
为了遏制通胀飙升,欧洲央行(ECB)采取了前所未有的货币紧缩措施,此前宣布将主要再融资利率、边际借贷利率、存款机制利率分别上调至4.50%、4.75%和4.00%。经济增长放缓加上利率高企,引发了关于是否继续实行紧缩政策的辩论。(来源:海外网)

 

06

非洲努力发展清洁能源

 

 

图片

近日,国际能源署和非洲开发银行联合发布的《非洲清洁能源融资》报告显示,非洲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仅占全球约2%。此外,受地区安全风险、国际市场价格等多重因素影响,非洲清洁能源项目融资成本比发达经济体至少高出2至3倍,阻碍了相关项目的立项和建设。报告呼吁国际社会采取紧急行动,帮助非洲国家获得资金并降低融资成本,以实现非洲发展目标和气候目标。

国际能源署预计,到2030年,非洲的能源投资需增加一倍以上,其中近2/3用于清洁能源投资,才能实现非洲的发展目标和气候目标。
报告建议,非洲国家应提供更多早期融资,制定可降低投资风险的工具,以吸引社会资本。这需要公共和私营部门全员参与,国内和国际机构协调配合。
报告认为,国际社会在扩大非洲清洁能源投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来自金融机构的优惠融资将发挥催化剂作用。根据报告,要想在2030年前吸引900亿美元的私营部门投资,非洲每年需要约280亿美元的优惠融资。
非洲联盟和非洲开发银行等地区组织和机构不断加大支持力度。今年7月,非洲开发银行批准通过非洲可持续能源基金,向非洲能源转型催化剂计划提供788万美元赠款。据了解,非洲能源转型催化剂计划整合6个已确定的项目,将分两个阶段实施。
非洲联盟发展署和国际可再生能源署9月4日签署协议,将通过加强非洲国家和区域组织的能力建设,支持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实施,为项目开发商进入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气候投资平台和能源转型加速器融资平台提供便利。
非洲多个国家都将发展清洁能源作为弥补电力缺口、促进能源转型的重要途径。根据肯尼亚2030远景规划,该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100%清洁能源发电;南非提出,力争到2030年将太阳能发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从目前的7%提高至40%。该国还对电力法规进行修订,取消100兆瓦以下清洁能源项目并网的许可证门槛。埃塞俄比亚、乌干达等国的风电、水电等清洁能源项目建设也在不断推进。
近年来,中国与非洲国家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不断扩大。中国企业和机构积极参与项目建设,为非洲国家的清洁能源项目提供融资支持,还为非洲区域组织、政府和企业等提供咨询服务,开展能源、产业园区发展规划研究,培养相关领域人才,增强非洲国家清洁能源发展的基础能力。目前,中国已在非洲实施了数百个清洁能源发电和电网项目。(来源:人民日报)
 

07

中国部署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图片

9月22日至23日,中国召开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会议就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多项部署。此前,9月2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有关工作。

当前,中国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重大机遇,又面临日趋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加,需要坚定不移地把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做强做优做大,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系列部署将进一步推动产业体系优化升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夯实新发展格局的产业基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根据相关部署,要坚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两手抓,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着力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要积极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加快智能制造工厂建设,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支撑新产品和新工艺的研发,形成更先进的生产能力和更高效的组织体系。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通过应用牵引加速产品迭代升级,培育壮大经济增长新引擎。
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加紧增强发展动能。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系统推进5G、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培育一批增长新引擎,打造竞争新优势。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遍布全国的9.8万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5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持续推动着工业经济稳增长、提质量、优结构。
相关部署明确,要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各类企业优势互补、竞相发展,发挥全国统一大市场支撑作用,以主体功能区战略引导产业合理布局,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增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动力与活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全国一盘棋,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全国统一大市场为支撑,支持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扩大外资开放,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活力,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物质技术服务。推进新型工业化,完整的产业体系和高效的配套能力是中国制造业的重要竞争优势。未来的产业布局,要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形成地区产业高端化、差异化发展,不断增强特色优势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本地根植性。同时,推动统一大市场建设,提升各类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推动产业跨区域转移和生产要素双向流动,通过深化产业分工,形成产业错位发展,促进跨区域产业协同,推动产业整体实力和质量效益不断提高。(来源:经济参考报)

 

08

 中国下阶段稳增长政策如何加力?
央行、财政部等发声

 

图片

9月20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央行、财政部、发改委、工信部有关负责人对当前市场高度关注的通缩、汇率、地方债、房地产市场等热点问题作出回应。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表示,货币政策应对超预期挑战和变化仍然有充足的政策空间。将继续实施好存续的结构性工具,进一步落实好到期工具的延续和展期。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推动银行积极调整存量房贷利率。用好各项调控储备工具调节外汇市场供求,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指导金融机构积极稳妥支持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建立常态化的融资平台金融债务监测机制。
针对汇率问题,邹澜表示,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外汇局将以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为目标,立足长远、发轫当前、综合施策、校正背离、稳定预期,坚决对单边、顺周期行为予以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此外,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已在积极有效推进。
持续加快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财政部国库司司长李先忠表示,截至8月底,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已下达9.55万亿元,具备条件的都已经下达完毕。
财政部建立了全国财政运行监测中心,对各地区财政运行状况实行“T+1”穿透式监测,涵盖预算调整、财政收支、转移支付、库款余额等40余项监测指标,实现财政资金从预算安排的源头到使用末端全流程动态监测,对苗头性问题和风险隐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
专项债方面,数据显示,1-8月,已下达新增专项债券额度是3.7万亿元,各级财政部门持续加快专项债券发行使用。1-8月,各地发行用于项目建设等专项债券2.95万亿元,完成全年新增专项债券限额的77.5%。债券资金累计支持专项债券项目约2万个,主要用于市政建设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交通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林水利等重点建设领域,推动一大批惠民生、补短板、强弱项的项目实施。
当前,中国工业平稳增长积极因素在不断累积。下一步,促进工业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一是加强政策协同落实,加紧实施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推动稳增长政策落地见效;二是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加快促进需求恢复扩大;三是加紧增强发展动能。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系统推进5G、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培育一批增长新引擎,打造竞争新优势。(来源:第一财经)

 

09

中美成立经济领域工作组

 

 

图片

为落实中美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重要共识,根据国务院副总理、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何立峰与美国财政部部长珍妮特·耶伦达成的共识,中美双方商定,成立经济领域工作组,包括“经济工作组”和“金融工作组”。“经济工作组”由中美两国财政部副部长级官员牵头,“金融工作组”由中国人民银行和美国财政部副部长级官员牵头。两个工作组将定期、不定期举行会议,就经济、金融领域相关问题加强沟通和交流。(来源:人民日报)

 

10

 中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公布
 
 

图片

为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完善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根据《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办法》的要求,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开展了2023年度中国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认定20家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其中国有商业银行6家,股份制商业银行9家,城市商业银行5家。

按系统重要性得分从低到高分为五组:第一组10家,包括中国光大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华夏银行、宁波银行、江苏银行、广发银行、上海银行、南京银行、北京银行;第二组3家,包括中信银行、浦发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第三组3家,包括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第四组4家,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第五组暂无银行进入。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按照《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规定(试行)》的要求,共同做好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工作,督促系统重要性银行按规定满足附加资本和附加杠杆率要求,增强抗风险能力和损失吸收能力,发挥好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监管合力,促进系统重要性银行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不断夯实金融体系稳定的基础,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来源:央行官网)

 

11

 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发布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22条举措

 

图片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正式发布《市场监管部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举措》。这是7月14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出台以来,市场监管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出台的制度举措,对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依法规范和引导民营资本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2条举措聚焦五个方面,落实《意见》部署要求,回应了民营经济各类关切:一是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持续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全面落实公平竞争政策制度,强化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反垄断执法,完善社会信用激励约束机制,健全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修复机制。二是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完善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健全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信用评级和评价体系。完善支持政策直达快享机制。三是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持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完善监管执法体系,杜绝选择性执法,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四是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标准制定,计量服务中小企业。依法规范和引导民营资本健康发展,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五是持续营造关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社会氛围,及时推广经验做法,加大宣传。
22条举措的发布将极大提升民营企业谋发展、谋改革、谋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民营经济这支生力军更有力量,使民营经济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舞台和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为推动中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来源:市场监管总局官网)

 

12

前海推出首个 
深港企业两地办公网络交换中心
 

图片

9月21日,深圳首个国家级信息通信领域基础设施——国家(深圳·前海)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下称“前海交换中心”)正式发布“前海深港企业办公两地通”,可使在前海注册成立分支机构的香港企业和在香港设置分支机构的前海企事业单位,办公网络时延降低25%,视频会议全程顺畅无卡顿,实现大带宽、低时延、无拥堵、高可用的网络环境

《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要求,前海在“一国两制”框架下先行先试,推进信息、通信等领域与香港标准和规则衔接。目前,大量港人港企进驻前海,不少企业在前海和香港两地设立了分支机构,对两地网络通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但调研显示,企业办公网络存在四大痛点:一是网络易堵塞、卡顿等,影响办公效率;二是连接不稳定,服务中断对业务连续性造成影响;三是高丢包,影响吞吐量和上传/下载时间;四是高延时,呼叫掉线,视频质量差。
“前海深港企业办公两地通”为前海和香港两地设有分支机构的企事业单位提供办公、会议场景下的高速网络传输服务,一站式满足企业上网、上云、安全防护等用网需求,助力前海企业全面提升办公协同效率,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步伐。
在享受定制化互联网服务的同时,企业接入前海交换中心后,可按照深圳市相关政策,申请端口及传输专项补贴。其中,单家企业最高每年可获得80万元,补贴期限为三年,补贴总额达7000万元,进一步降低企业用网成本。
据悉,前海交换中心于2020年12月11日获国家批复成立,2021年6月30日起试运行,是落户前海的深圳首个信息通信领域国家级基础设施,重点在运营模式、管理体制、促进机制、监管制度、发展模式、网络与数据安全等方面先行先试,为中国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的发展探索路径
目前,已建成“双核多星、覆盖深圳、辐射湾区”的全光交换网络,实现深圳企业互访平均时延低于1ms(毫秒),较跨网访问时延降低92%,极大提升深圳网络层级与性能。
自2021年6月30日试运行至今,已有约130家企业接入其中,峰值流量突破1Tbps,用户规模和峰值流量均已跻身全球百强。(来源:南方日报)

 

图片

 

免责声明:本产品是在公众媒体或其他第三方公开披露的信息基础上摘编而成。国际金融论坛(IFF)对其承载的信息、图表、数据等的可靠性、时效性、完整性、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本产品内容不代表IFF的观点和意见,所提供的信息仅供接收者参考,任何人依赖本产品的任何信息、观点、图表、数据行事而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行事者自负,与IFF无关。本产品内容的版权由IFF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

图片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