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F会员通讯第105期
发布时间:2024-01-03
编者按
2024年一开始,全球经济就面临多项挑战。受地缘政治因素影响,全球投资者普遍寻求避险资产,分析师预计全球黄金价格在2023年创新高之后,今年有望再创新高,涨至2200美元甚至更高。受红海紧张局势影响,航运巨头马士基和赫伯罗特避开红海航线,暂停经行该地区的所有货物运输,此举将大幅提升国际航运价格,再次推高全球通胀预期。
新年伊始,中国多个政府部门出台政策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级。央行也通过多种工具确保市场流动性充裕。
IFF将在新的一年持续关注全球经济走势和中国经济发展,同大家分享各类咨询和专家观点。
01. 今年金价或将涨至2200美元甚至更高
国内要闻 China News
07. 国家发改委:从六方面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01
全球黄金价格在2023年创新高之后,在2024年是否会更上一层楼?鉴于减息展望、地缘政治风险、央行购买黄金,以及美国大选等因素,分析师一般认为,金价在2024年将继续获得支持,可能再创新高。受访者多数预期金价可达每盎司2200美元或更高。
02
全球最大的两家航运公司丹麦马士基和德国赫伯罗特1月2日均表示,将继续避开经行苏伊士运河的红海航线。近期,也门胡塞武装在红海袭击货船,这两家航运巨头此前已经安排部分船只绕行非洲南部好望角的航线。这将导致货物交付成本上升,引发新一轮全球性通胀。
由于近期马士基的货船在红海遭袭,在一份声明中该公司称,正在对这起事件进行调查,并将继续暂停经行该地区的所有货物运输,同时进一步评估不断变化的局势。
周一发布的公告显示,马士基此前计划让30多艘集装箱船经行红海苏伊士运河,另有17个航次被搁置。
赫伯罗特表示,其船只将继续避开红海,绕道经行非洲南端,至少直到1月9日,届时将决定是否继续调整船只航线。
在最近的红海袭击事件后,对中东供应可能受到干扰的担忧推动油价在2024年的第一个交易日上涨。
自危机爆发以来,对航线延长将导致运费上涨的预期推动航运公司股价攀升,马士基股价在午后稍晚的交易中急升6.3%。赫伯罗特股价上涨了5%。
未上市的法国达飞集团(CMA CGM)周二在其网站上发布公告称,自1月15日起,其亚洲至地中海地区的集装箱运价将较1月1日的水平上调最多100%。
在周末遭遇不明袭击的“马士基杭州号”得以继续航行,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LSEG)的航运数据显示,该船周二已接近苏伊士运河。(来源:路透社)
03
内存模块行业传出消息称,三星电子和美光等主要内存制造商计划在2024年第一季度上调DRAM的价格,幅度预计在15%到20%之间。
04
05
阿联酋国家石油公司和迪拜水电局近日开展合作,在迪拜世博城开设中东首个绿氢燃料站“未来服务站”。阿联酋国家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赛义夫·法拉西在揭幕仪式上表示,氢能产业在迪拜迈向绿色经济进程中将发挥关键作用。阿联酋政府不久前正式发布国家氢能战略,计划到2031年使该国绿氢产能达到每年50万吨、蓝氢产能达到每年40万吨。
当前,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和阿曼等海湾国家纷纷出台政策举措,加快培育氢能产业,为实现能源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目标探索路径。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近期宣布,已启用位于阿联酋马斯达尔城的高速加氢试验站,这是该地区首个集制氢加氢于一体的高速绿色加氢试验站。2023年11月28日,威驰腾(福建)汽车有限公司与阿布扎比市政和交通部下属的综合交通中心开展合作,为阿联酋交付了该国首辆氢能巴士。阿联酋能源与基础设施部部长苏海勒·马兹鲁伊表示,氢能将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国家氢能战略有助于阿联酋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并加速氢能经济发展。
沙特“2030愿景”提出到2030年实现年产400万吨氢的目标。根据计划,沙特将投资1万亿沙特里亚尔(1沙特里亚尔约合1.89元人民币)生产清洁能源,以有竞争力的价格生产绿色钢铁、绿色铝等产品。
阿曼也制订了雄心勃勃的氢能发展计划。2022年,阿曼提出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并将发展氢能作为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计划到2030年每年至少生产100万吨氢,到2050年达到850万吨。(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06
当地时间1月2日,巴西中央银行发布最新《焦点报告》,预测该国2024年通胀率为3.9%,略低于一周前预测的数据3.91%。同时,报告预测该国2024年经济增长率为1.52%。
07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从六个方面采取务实举措,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要加快推进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健全完善多层次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努力倾听民企真实声音;加强民营经济发展形势综合分析,不断健全民营经济形势监测指标体系;完善面向民企的信息发布平台,加强项目推介,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和补短板项目建设;大力总结推广典型做法和优秀案例,加强互学互鉴;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形成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来源:经济日报)
08
2023年12月净新增抵押补充贷款3500亿元
1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官网公告,2023年12月,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净新增抵押补充贷款3500亿元,这距离上一次抵押补充贷款净新增已经过去10个月。
09
1月1日,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现场登记工作正式启动。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全国经济普查与人口普查、农业普查共同构成中国三大周期性全国普查项目。经济普查每10年进行两次,此前我国已在2004年、2008年、2013年和2018年开展了四次全国经济普查。
10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27年,我国传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有效支撑制造业比重保持基本稳定。
指导意见的总体要求是,到2027年,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0%,工业能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3年下降13%左右,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超过57%。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副所长 巩天啸: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是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数字技术赋能、强化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产业的融合发展。特别是促进数字技术在传统制造业的应用。
指导意见提出,要探索建设区域人工智能数据处理中心,提供海量数据处理、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开发等服务,促进人工智能赋能传统制造业。推动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大力发展废钢铁、废旧动力电池、废旧家电、废旧纺织品回收处理综合利用产业。推进工业废水循环利用,提升工业水资源集约节约水平。实施重点领域碳达峰行动,完善工业节能管理制度,推进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开展产能置换政策实施情况评估,完善跨区域产能置换机制,对能效高、碳排放低的技术改造项目,适当给予产能置换比例政策支持。(来源:新华社)
11
1月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福建省晋江市召开“创新发展‘晋江经验’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会议,会上“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正式发布。
12
交通运输部获悉,2023年12月30日至2024年1月1日(2024年元旦假期期间),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预计发送旅客总量12812.64万人次,比2023年同期(元旦假期期间,下同)增长78.4%,比2022年同期增长33.1%。
其中,铁路预计发送旅客4420.2万人次,比2023年同期增长177.5%,比2022年同期增长104.8%;公路预计发送旅客7699.8万人次,比2023年同期增长46.1%,比2022年同期增长8.6%;水路预计发送旅客173.64万人次,比2023年同期增长72.9%,比2022年同期增长36.3%;民航预计发送旅客519万人次,比2023年同期增长140.3%,比2022年同期增长110.9%。
元旦假期最后一天,全国普遍迎来了返程高峰。面对车流人流高峰,各地交通运输部门采取积极措施,全力做好路网调度、运输组织、安全应急、疏堵保畅等工作,切实保障旅客安全、有序、温馨出行。(来源:人民网)
免责声明:本产品是在公众媒体或其他第三方公开披露的信息基础上摘编而成。国际金融论坛(IFF)对其承载的信息、图表、数据等的可靠性、时效性、完整性、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本产品内容不代表IFF的观点和意见,所提供的信息仅供接收者参考,任何人依赖本产品的任何信息、观点、图表、数据行事而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行事者自负,与IFF无关。本产品内容的版权由IFF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