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
形成适合产业金融的金融科技生态环境
作者:王文妍
来源:南方都市报APP • 湾财社
发布时间:2023-02-26
2月24日,国际金融论坛(IFF)第6期大湾区报告会在广州市南沙区成功举办。报告会以“金融保险高质量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为主题,IFF副理事长、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在会上作主旨演讲。
周延礼表示,近年来,广东省稳步推进银行业保险业高水平对外开放,全力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当前大湾区金融市场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港澳地区的法律体系、金融业监管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市场成熟程度、居民消费习惯等与内地存在的较大差异,加深了银行业、保险业发展的差异化程度。
为顺利推进大湾区银行业、保险业融合发展,周延礼建议,一要加快推进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推动粤港澳三地金融深度融合。二是支持粤港澳合作金融机构建设,助力打造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三是加强跨境金融合作创新,深化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四是着力构建大湾区金融安全网,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从金融科技的角度,周延礼进一步表示,金融业要切实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实现金融科技创新发展,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数字经济新引擎,金融科技广泛运用,金融科技生态环境建设良好,金融科技公司数量众多。
其中,周延礼特别提到,数字经济发展,要加快建立数据确权、定价、交易、流通的标准和制度。首先要以数据要素投入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金融与产业数字化融合。
其次,金融科技要与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进行网络、数据智能对接,形成一个适合产业金融需要的金融科技生态环境,利用上下游企业的数据、场景,为金融精准高效服务提供可能。
第三,产业数字化场景成为金融业所需产业数据载体后,在产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必须加大金融科技创新力度,为优质数据要素资源挖掘、交易数据流动性和价值释放提供科技支撑。
为更好发挥金融科技推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作用,周延礼在会上建议优先推进五项工作:一要持续金融科技创新,促进金融与产业数字化转型;二要构建金融科技生态圈,促进金融与产业数字化融合发展;三要持续完善金融科技发展顶层设计,促进金融业务与金融科技双轮驱动;四要发挥金融业务和金融科技双轮驱动作用,推动多维度、多模式产业与金融融合的产品创新;五要注重金融数据价值开发,为金融与产业合作开拓新路径。
此前,《广州市金融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一系列金融保险高质量服务大湾区经济发展目标的具体方案,包括:支持港澳保险公司依法取得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资格,为大湾区建设提供融资支持;支持穗港澳保险机构合作开发满足市场实际需求的创新型跨境保险产品,为跨境保险客户提供便利化承保、查勘、理赔等服务;推进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和港澳保险售后服务中心;不断提升保险业对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的覆盖面和渗透度等。
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广州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提出,探索建立统筹协调、科学有效的资本市场,建立金融科技监管体制机制,打造包容审慎的金融科技监管环境,稳妥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资本市场各个业务领域的应用实施,促进形成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良性生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