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要重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来源:广州日报         时间:2023-10-30

           2019年2月《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大湾区的发展从此进入快车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推动中国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2023年,粤港澳三地共同公布110项“湾区标准”,通过推进“湾区标准”建设,助力大湾区互联互通,对推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和湾区融合具有重要作用。

           10月29日,在国际金融论坛 (IFF) 2023年全球年会的“大湾区与粤港澳一体化发展:引领高质量发展”分论坛上,“抓好生产性服务业”成为专家学者们讨论热度最高的名词。专家学者从粤港澳大湾区金融、贸易、产业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黄奇帆率先引出了话题讨论,他认为,要推动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找到当中有共性的件事。在他看来,这个“共性”,就是要重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区别于大众认识中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指的是各种制造品的服务内容,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紧密相关。

           “抓好生产性服务业,对一个国家制造业高质量的发展体现了效益的价值,这非常重要。”黄奇帆表示,香港是世界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专业服务中心,而这个“专业服务中心”就有大量的生产性服务业。他认为,可以由香港牵头引领,广州、深圳互相配合,加上广州乃至广东的制造业优势,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在一起,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

           汇丰大中华区经济学家姜璐璐对此也非常认同。她在视频连线发言中表示,抓好生产性服务贸易,实现制造业现代化,中国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大湾区在中国与中东等地区的合作发展中优势已经显现,很多外企将香港作为融资和风险管理的中心。”大湾区长期以来积累的制造业优势,通过进一步的政策配合,比如更好的企业互联互动,一体化数据赋能等,将能到更进一步的发展。近年来,大湾区在新兴战略性产业方面,如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车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而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可以从融资等方面发挥优势,为大湾区的发展提供支持。

           万联证券董事长王达表示,大湾区的现代产业集群正在不断壮大,作为证券公司将继续发展投行和投资联动的模式,围绕广东“制造业当家”,广州市“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的部署,利用全牌照优势、股权投资优势,助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主办机构
承办机构
战略支持机构
支持机构
媒体合作平台
官方指定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