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公會:發揮兩金融作用 實現服務國家戰略延伸
来源:澳門日報 时间:2023-10-29
【澳門日報消息】國際金融論壇理事、澳門銀行公會主席葉兆佳在IFF二十周年全球年會分論壇上指出,現代金融業是澳門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戰略產業之一,認為澳門金融業可在人民幣債券市場、財富管理和推動跨境投融資等方面著力,以契合國家發展需求,發揮澳門聯通世界的重要作用。
葉兆佳指出,“二十大”以後,國家對澳門的定位要求比以前更高,不僅要保持繁榮穩定,還要發揮聯通世界的作用。當前,澳門特區政府推動“1+4”發展策略中,包含現代金融業,並提出發揮“一國兩制”高度開放金融體系及對接國際特別是葡語國家的優勢,與鄰近地區實現優勢互補發展,發揮澳門的中國葡語國家金融服務平台作用,這是服務國家戰略延伸和實現的方式。
他認為,要實現目標,應發揮澳門金融業應有作用:一是推動債券市場發展。澳門從2019年起步發展債券市場,至今已掛牌三千多億元的債券,發行量達數百億元。下一步需要推動投資者與世界包括香港、歐洲清算中心連接。澳門主要以綠色債券和人民幣債券市場為主,能與香港、歐美的美元市場錯位發展。
二是推動財富管理領域發展,目前橫琴深合區發展的金融業態以基金為主,有六百多家基金公司,澳門推出《信託法》,並修改《銀行法》《債券罰》,準備修訂《基金法》,制定《證券法》,旨在完善澳門的基金市場,希望把海外的資金引進大灣區的高新技術產業中去,支持大灣區的高質量發展。
海外華人華僑的資金,是一個重要的吸納引進方向。據統計,海外華人華僑企業的資金資產逾三十萬億美元,其中部分人有回國投資意願。但境外資金進入國內會面臨不同政策和障礙,因此有人在新加坡投資。希望未來能透過澳門的金融平台,吸納這些海外資金,再通過港澳基金的方式進入內地。
IFF理事、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會長蕭志偉表示,澳門擁有資金自由港的政策和優勢,澳門在發展現代金融的過程中,可結合國家賦予的中國與葡語系國家商貿服務平台優勢,與歐洲、非洲和南美洲的葡語國家建立一個新金融關係和金融系統,為外貿提供更多資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