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中国要进一步发展,需重视“生产性服务业”

来源:南方+         时间:2023-10-30

           10月29日,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出席IFF国际金融论坛20周年全球年会,围绕“大湾区与粤港澳一体化发展:引领高质量的发展”这一主题发表了主旨演讲。

           黄奇帆指出,粤港资源优化互补,应抓好生产性服务业这一重点,“制造业看广东,生产性服务业由香港牵头引领”,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


           “当今世界,凡是高质量的终端、高质量的装备、高质量的制造都有一个特点:整个终端有40%—50%是制造业产生的价值,有50%—60%是服务产生的价值。”黄奇帆表示,这种服务深度地嵌入到了装备里边,看不见、摸不着。

           在会议上,黄奇帆提出“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即围绕着各种制造品产生的服务内容,既包括各种产业链中间的物流配送、战略物资的平衡到位,也包括产业链当中的金融服务,如产业链的金融清算、产业链企业上市、发债,还有产业链数字化、产业链制造品品牌、专利推销等过程。

           具体来说,有以下十个方面:一是产品和制造产品的工艺流程所需要的研究开发服务;二是各种产业链中的物流配送、战略物资的平衡到位;三是产业链中的金融服务;四是企业准入,零部件产品质量的检验检测等服务;五是绿色环保的保障服务;六是把产业链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移动互联网等数字赋能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的服务;七是各种产品包括原材料、零部件的线上线下采购、销售、贸易、批发都属于第七种生产性服务业;八是专利司法保障、品牌的推销广告等服务;九是产品维修和更新升级等售后服务;最后是整个产业链的外包服务。

           黄奇帆进一步表示,对发达国家来说,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较大。他以美国为例谈到,美国的服务业70%是生产性服务业,十大生产性服务业占到GDP的56%。“这就是制造业的灵魂、制造业的附加值、制造业的生态、制造业的各种价值所在。”黄奇帆说。

           此外,欧洲生产性服务业占GDP的40%,而中国的生产性服务只占GDP的20%不到。黄奇帆指出,未来中国要进一步发展,至少应该让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从17%、18%上升到30%。

           站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背景下,黄奇帆指出,香港作为世界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专业服务中心,这里有着大量的生产性服务业,尤其在服务贸易和专业服务、生产性服务业等方面,能起到牵头引领的作用。

           在黄奇帆看来,香港背靠祖国,不仅内地的发展支撑香港,香港的开放也会辐射内地。他相信,如果能把湾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相融相通,将会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点。

主办机构
承办机构
战略支持机构
支持机构
媒体合作平台
官方指定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