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前沿丨周小川:中国碳市场发展还需解决这几个问题

来源:第一财经         时间:2023-10-30

     

    近日,IFF大会联合主席、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在国际金融论坛(IFF) 20周年全球年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法则与激励机制”分论坛上表示,中国要继续积极地参加全球关于应对气候变化规则方面的讨论,在制定规则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也要更大程度地运用激励机制。运用激励机制,首先要理解和发展好碳市场。他指出,全国的碳市场,覆盖面很大但交易量很低,目前碳市场价格形成的激励机制还不够,需要做各方面的平衡。另外,我国碳市场比较分割,各市场价格和风格不一致的情况还是存在。未来,要考虑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及欧洲碳市场的相互关系。他认为,在法规和激励机制的发展方面需要全球协调,其中中美之间的协调非常重要,因为中美是两个碳排放的大国,应该减少不信任来增强协调。

    周小川
    IFF大会联合主席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
    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

    (以下为发言视频内容)

    我的感觉来讲,中国也要继续积极地参加全球关于规则方面的讨论,在制定规则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也要更大程度地运用激励机制,虽然已经运用了一些,但还是有差距的。运用激励机制,首先是理解和发展好碳市场。目前中国大家已经知道建立了上海的全国的碳市场,覆盖面还是很大的,但交易量很低,起的作用还非常有限。这里头一个原因,就是免费配额分配得太多,免费配额甚至有时候都有富余,所以真正对于碳价格的形成和起到的激励机制还不太够,这当然大家也是需要各方面做平衡。

    另外碳市场还是比较分割的,我们广州有中国比较大的广州碳市场,我们还有天津碳市场,还有北京的绿交所,主要是做资源限额的,还有上海,这些市场的分隔和价格不一致还是存在的。未来我们还需要考虑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碳市场和欧洲碳市场的相互关系。

    那么再有一点,就是用电、用气、用油,主要是指汽车,这一方面,使用者方面意识的提高和成本的控制目前还不太够。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这个住的房子是否保温性能好,到底能够排出多少碳或者是空调取暖,加上房屋的保温结构差距也是相当大的,还是应该大幅度地提高,这方面也是需要花钱的。全球在这方面来讲,投资的资金缺口也还很大。

    在法规和激励机制的发展方面需要全球协调,这个全球协调我个人觉得一个是中美之间的协调非常重要,因为中美是两个碳排放的大国,应该减少不信任来增强协调。

    (以上为周小川在国际金融论坛(IFF) 20周年全球年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法则与激励机制”分论坛上的发言节选)

主办机构
承办机构
战略支持机构
支持机构
媒体合作平台
官方指定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