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F会员通讯 | 联合国粮农组织:2025年1月全球食品价格指数下行
发布时间:2025-02-12
编者按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近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受国际植物油和食糖价格大幅回落的影响,今年1月全球食品价格指数较去年12月下降1.6%。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用于衡量一揽子主要食品类商品的国际月度价格变动。尽管今年1月的指数较去年同期上涨6.2%,但与2022年3月创下的历史高点相比,仍下降了22.0%。
国内方面,春节期间全国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火热开展,汽车、家电家居、手机等数码产品以旧换新销售量达到860万台(套)、销售额超过310亿元,家电、手机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约166%、182%,手机等数码产品成为今年春节“新年货”,消费市场活力有效提升。
IFF会员通讯将持续关注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动向,分享最新的资讯及专家观点。
国际观察 Global Review
国内要闻 China News
07. 春节期间数码产品等以旧换新销售额超310亿元
08. 2024年“白名单”项目审批通过贷款超5万亿元
01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近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受国际植物油和食糖价格大幅回落的影响,今年1月全球食品价格指数较去年12月下降1.6%。
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用于衡量一揽子主要食品类商品的国际月度价格变动。尽管今年1月的指数较去年同期上涨6.2%,但与2022年3月创下的历史高点相比,仍下降了22.0%。
报告指出,1月食糖价格指数环比下降6.8%,同比跌幅达到18.5%。1月指数下行的主要原因是巴西总体良好的天气条件推高了全球供应水平前景,同时印度政府决定恢复食糖出口。植物油价格指数同月环比下降5.6%,但同比仍上涨24.9%。
今年1月,肉类价格指数环比下降1.4%。国际羊肉、猪肉和禽肉价格的下跌幅度超过了牛肉价格的微幅上涨。
谷物价格指数则环比小幅上涨0.3%,但同比下降6.9%。小麦出口价格略有下降,而玉米价格受美国产量和库存下调的影响有所回升。与此同时,由于全球出口供应充足,大米价格指数环比下降4.7%。
乳制品价格指数1月环比上涨2.4%,同比增长20.4%。国际奶酪价格大幅上涨7.6%,完全抵消了黄油和奶粉价格的下降。
粮农组织还发布了《谷物供求简报》,更新了对2025年主要谷物的预测。粮农组织将2024/25年度世界谷物消费量的最新预报数比上一年度高出0.9%。
2025年季末世界谷物库存量的最新预报数则较期初水平减少2.2%,主要源自美国对玉米库存量进行大幅调减。
2024/25年度世界谷物贸易量的最新预报数比2023/24年度水平下降5.6%,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中国对大麦、玉米和小麦的需求减弱。
粮农组织还修订了对2024年全球谷物产量的预报,同比降低0.6%。本月预报数的最新调整主要源于美国因季末缺水影响单产而大幅下调玉米产量预测。
与此同时,中国、马里、尼泊尔和越南的官方大米产量预测高于此前预期,预计2024/25年度全球大米产量将达到历史新高。(来源:联合国网站)
02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近日发布的最新分析报告指出,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每天有超过100名五岁以下儿童死于空气污染。该机构呼吁各方采取紧急行动应对这一危机,以保护儿童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报告强调,有毒空气从胎儿时期就开始影响儿童健康,增加早产和出生体重不足的风险,并在整个童年阶段持续损害肺部发育、降低认知功能,甚至引发哮喘和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东亚及太平洋地区主任朱恩·库努吉表示:“每一次呼吸都很重要,但对太多儿童而言,每一次呼吸却可能带来伤害。”
报告显示,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有约5亿儿童生活在空气质量不健康的环境中。其中,超过3.25亿儿童每年暴露在微颗粒物(PM2.5)水平超出世界卫生组织指导方针五倍或更高的环境中,另有3.73亿儿童生活在二氧化氮浓度达到危险水平的地区。
在受影响最严重的国家,近一半的微颗粒物污染源于化石燃料、生物质及农业废弃物的燃烧,这些也是气候变化的重要推手。随着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空气污染预计将成为更严重的威胁。
报告指出,空气污染的影响远不止于健康领域。高污染水平迫使学校停课,影响儿童学习;增加医疗支出,加重本已不堪重负的医疗系统。据世界银行估算,2019年,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因微颗粒物污染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2.5万亿美元,占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9.3%。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呼吁各国政府、企业、医疗专业人员、家长及教育工作者立即采取行动,减少空气污染,保护儿童健康。该机构强调,各国政府需要加强环境法规,推动清洁能源转型,并制定与世界卫生组织标准一致的空气质量法规。同时,企业应当采用清洁技术、减少排放,并将儿童的安全列为优先考虑事项。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也需要提高公众对空气污染的认知,倡导更清洁的环境,并增强年轻人的权能,使之成为倡导清洁空气的宣传员。
为减少儿童接触空气污染,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正与各国政府、企业及社区合作,采取多项措施,包括推动更严格的环境法规,通过安装经济实惠的传感器改善空气质量监测,以及实施减少家庭空气污染的计划,如推广清洁炉灶及改善通风设施。
此外,儿基会还致力于强化医疗系统,以更好地诊断与治疗污染相关疾病。朱恩·库努吉强调:“解决空气污染问题将极大改善儿童的健康、教育和福祉,并为整个社会和经济带来积极的连锁反应。解决方案已经存在,我们共同的未来取决于这些方案的实施。”(来源:联合国网站)
03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明创造正
日益重塑交通运输业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日前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全球交通运输领域的创新正加速向可持续和数字化方向发展。空中出租车、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和自动驾驶货船等前沿技术正在引领潮流,而中国、日本、美国、韩国和德国的发明活动位居全球前列。
这份题为《产权组织技术趋势:交通运输的未来》的报告分析了自2000年以来公布的逾110万项与未来交通运输相关的发明。这些发明涉及绿色燃料、智能互联交通系统等技术,强调了全球在构建更环保未来方面的努力。
报告指出,传统技术如内燃机和化石燃料系统的专利申请增速趋缓,反映出行业正向清洁能源和数字化转型。
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未来交通领域的专利年均增长率达11%,是全球专利增长率的两倍多。这一趋势凸显了交通运输业的经济和环境重要性。交通运输业在许多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高达6%至12%,并贡献了约23%的年度能源相关碳排放。
报告强调,可持续技术领域的专利增长最为显著,特别是在电动汽车电池和氢燃料电池方面。这些技术创新旨在以更清洁的方式运输人员和货物,助力全球减排目标的实现。
报告显示,过去20年间,未来交通领域的专利增长了700%,从2003年的1.5万项增至2023年的12万项。自2018年以来,传统技术领域的专利增长趋缓,创新者转向更环保的产品和工艺。
报告指出,中国、日本、美国、韩国和德国贡献了90%的未来交通专利,自2000年以来共创造了近105万项发明。其中,中国在电动汽车市场的主导地位,专利增长尤为迅猛。瑞典、意大利、印度和加拿大等国尽管专利总量较少,但近年来也表现出强劲增长势头。(来源:联合国网站)
04
日前,美国宣布退出世界卫生组织,而近日白宫发布的行政命令将进一步影响联合国的多边合作。根据特朗普总统发布的指令,美国将不再参与或提供财政支持给日内瓦人权理事会。
最新的总统命令还要求对美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成员资格进行审查。国务卿马可·鲁比奥将负责领导此次评估,并在90天内提交报告,分析教科文组织“如何及是否”符合华盛顿的利益。
此外,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也成为命令的打击对象。白宫指控该机构“据报道已被恐怖主义分支渗透”。总统命令即刻撤销了美国对该机构的资助。白宫宣称近东救济工程处涉嫌参与了去年10月7日对以色列的袭击。对于哈马斯发动的袭击,近东救济工程处予以强烈谴责,并对指控启动了独立和内部调查,最终解雇了9名可能涉及的员工。然而,以色列未向调查人员提供足够证据来证明其指控。
此外,最新总统命令要求美国在未来六个月内全面审查其在“所有政府间国际组织”以及所有国际公约和条约中的成员身份。
联合国发言人杜加里克在记者会上回应有关美国新行政命令的问题时表示,美国对联合国的支持“从第一天起就拯救了无数生命,并促进了全球安全”。
杜加里克提到,秘书长期待与特朗普总统进一步对话,并希望延续第一任期内“坦诚且富有成效的合作关系”。他还回顾了特朗普总统在椭圆形办公室的讲话,指出联合国“潜力巨大”,能够在应对全球重大挑战中发挥关键作用。
这份新的总统行政命令的发布标志着美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又一波动,对全球多边合作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来源:联合国网站)
05
联合国:美国暂停拨款将使
数百万人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