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我们做什么>活动>领袖对话会

IFF领袖对话会(第2期)
治霾中国:重建生态文明路径

作者:国际金融论坛(IFF)

来源:国际金融论坛(IFF)

发布时间:2014-03-28

国际金融论坛(IFF)第2期领袖对话会于3月25日在北京召开。本次对话围绕“治霾中国:重建生态文明路径”主题,国际金融论坛(IFF)主席成思危、国际金融论坛(IFF)常务副理事长、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多边临时秘书处秘书长金立群和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张国宝受邀担任主旨演讲嘉宾。业界专家学者与行业技术精英就中国经济转型和大气污染与雾霾治理等问题展开务实讨论,为中国雾霾问题的解决探寻最佳方案。IFF同时倡议发起首支中国清洁空气基金。


会议议程

IFF领袖对话会第二期现场

对话I:中国改革:在雾霾中转型

从中国重启改革与经济转型的大背景出发,探讨生态、能源、气候等问题在中国经济改革蓝图中的地位与作用;深入探讨如何应对治霾中国:重建生态文明路径。由IFF领导及全体嘉宾共同开启中国清洁空气基金倡议启动仪式。

 

对话II:治霾中国:国家治霾与社会化合作

2014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以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为重点,以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治理为突破口,抓住产业结构、能源效率、尾气排放和扬尘等关键环节,健全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新机制,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像对贫困一样,坚决向雾霾宣战。

 

全方位解读2014“两会”新政策,探讨如何透明高效地整合政策、资金、技术三要素,促进国家和社会化合作有效应对中国雾霾问题。

 

对话III:中国减霾产业投资前景

大规模蔓延的雾霾,在刺激人们呼吸道的同时,也刺激了治霾产业的市场需求。治霾重压下,中国将开始长达十年的更严格的监管和对绿色技术、绿色基础设施的投资。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雾霾所带来的危机感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深入探讨如何推动资本服务于公共生态社会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增长与环境可持续平衡;如何打造全面、公正、透明、高效的中国减霾产业力量等问题。


嘉宾精彩问答

解洪兴 中国清洁空气联盟秘书处负责人

有人认为中国经济要发展,必须发展钢铁,必须有火电、钢铁、水泥、平板玻璃,城镇化房地产,那么污染则在短期内不会有缓解。还有人认为环境效应和环境风险管理是额外的成本,不愿意顾及这部分环节。如何看待这些争议?有何建议?

 

第一,现在问题已经发生了,我们固然要治理,但是绝对不能停留在治理上,要保持环境健康,不能总是靠治理。先污染后治理,治理后再污染,这是不对的。

 

第二,“牺牲GDP来治理污染”的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认知。

 

第三,绝对不能以GDP作为考核干部的唯一指标,或者是主要指标。要清理雾霾首先要清理自己的思想。

 

王建胜 能源基金会中国区总裁

中国治霾问题主要有二:一是政府缺位;二是全民参与度不够。我们如何在这些方面做一些改进?

 

过去我们对增长重视得多,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现在政府要做的是把环境治理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甚至是第一位来看待。同时,必须健全相应制度。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源头治理制度、损害赔偿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源头治理是关键,加上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才能起到法律威慑作用。因此只有把三个制度合在一起才能够真正起到重要作用。

 

嘉宾提问

要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和治理雾霾,根本而言就要承受更慢的经济增速和生活方式。怎样看待围绕GDP目标的运作方式和经济增长模式没有发生改变?

 

我理解政府为什么制定相对比较高的GDP增长,我也理解政府面临两难的局面,如何解决呢?GDP增速应尽量调整到合理的水平,全国人民都需要理解,为消费的物质和服务付出经济成本,给政府时间。

 

嘉宾提问

为解决空气污染的问题,能源价格改革有什么优势?

 

一,价格改革非常重要,要慢慢调,让民众能慢慢适应。

 

二,涨价不是简单的规定价格,要说明情况。把成本说清楚,并使政府改进管理,做到透明、公正、公开,绝大多数中国人是能理解支持的。

 

嘉宾提问

第一,我国顶层设计如何落地?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没有达到节能减排效果,政府应怎么办?  

第二,如何看待产能落后的部分央企很难真正监理、考核,甚至关停?

 

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而且相互矛盾,比如经济增速、通货膨胀、就业、环境等。我们应把环境问题放在第一位,环境保护也是我们的国策。但政策确定却不意味着顺利执行,还要广大干部真正转变观念,真正把环境放在第一位,把GDP和其他问题放在第二位;同时真正树立环境意识,把环境问题作为国策对待。否则,只有思想、规章制度是不够的。

 

参会代表提问

“治霾中国”的标准应该由谁制定,政府部门还是第三方机构?谁最终决定“治霾中国”的成功与失败?

 

从专业的角度而言,“治霾中国”的标准是空气质量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现在直接的名称是“霾”,与PM2.5的空气质量标准直接挂钩,这一标准由国家制订。至于谁来监督,至少有两个标准可以监督。第一,PM2.5浓度。这是有科学的方法和仪器设备进行监督的。第二,霾最初是自然气象的现象,与老百姓感受到的能见度直接挂钩。所以霾可以用科学的数据来监督,也可以用老百姓的眼睛来监督。

 

参会代表提问

霾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哪些行业能造成如此大的污染?

 

简单而言,霾产生的内因是排放,外因是气象。气象本身基本都是自然条件。过去三十年实施的减排政策、法规和技术措施,起到了减缓增长速度的作用,但没有起到减缓增长趋势的作用,这是根本原因之一。简单而言,排放就是各类生产、生活过程。在全中国大区范围内,燃煤排位列第一,机动车和工业位于第二和第三之间。排列其后的是各类建筑、交通造成的扬尘,这是目前造成雾霾的几类主要来源。

 

参会代表提问

目前空气质量方面的相关数据可信度如何?

 

不敢保证全国每一个单位的数据都真实,但是北京的数据是真实的。北京所有数据都在全世界的监督之下工作。对于清洁空气的描述是100以下。国家二级标准是100,50以下为优,50到100为良,100到150是轻微污染,150到200是轻度污染,200以上是重度污染。

 

参会代表提问

政府引导基金和民间资本应怎样引导投资、治理产出?

 

治霾既需要政府推动,也需要市场这只无形之手。治霾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和民间共同努力,既要在国家掌握的资金中重视对环保产业的投入,民间也应该重视企业本身治污的决心和承担的责任。根据霾的成因,应有针对性的治霾措施。

 

主持人提问

PM2.5的技术含义是2.5微米以下的颗粒。如果报道说“500”,这是什么含义?

 

PM2.5是粒径的概念,粒径在各国制订标准时是“包含”的概念,不是“分段”的概念。也就是说PM10里面包含了PM2.5,PM2.5是包含了PM2.5粒径及其以下所有的颗粒物的量。浓度值500指的是在一立方米空气中有500微克PM2.5以下粒径的颗粒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