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争端应通过公平的机制来解决问题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8-11-30

乔治·布什中美关系基金会主席特别顾问哈利·赛亚丁(Harley Seyedin)呼吁建立新机制调解外国投资企业与当地政府的矛盾,重视外资企业对中国发展的贡献。

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美国90%的工作机会都流向了中国,认为中美贸易逆差正在扼杀美国经济,而美国消费者都觉得他们大部分的钱都花在了中国制造的商品上,但实际上这种想法是有偏颇的。现在我想根据美联储的研究报告谈一谈贸易的实际情况。

美国GDP由四部分组成,最大部分是消费支出,其次是政府支出,第三是商业支出,最后才是进出口差额,也就是贸易逆差之所在。现在,美国19.6万亿美元的GDP中有70%是消费者支出,而出于某种原因,大多数人和政客都认为绝大多数美国消费者的支出都花在了中国制造的商品上。

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几年前发布的报告,也证实了我的说法,这四个板块的占比并没有发生改变。消费支出仍占GDP的70%,其中只有1.2%实际上流向了中国。1所以事实就是,美国消费者没有把50%、70%、80%的钱花在中国商品上,实际比例仅为1.2%。

因此,我不理解为什么中美贸易会产生争议,这种争议对美国又有何意义。难道只是为了将比例从1.2%降低到1%或者0.8%吗?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呢?中美贸易产生争议的原因令人非常费解。

再来观察一下美国GDP的第四部分,即美国贸易逆差。2018年出口和进口之间的差额达到了3750亿美元。数目看似很大,但对比美国GDP的总量,还不到GDP的2%。

为了让大家有具体的概念,换一个小的数字举例。假如美国的GDP为1000美元,就相当于中美两国的贸易逆差为20美元——这个比例不至于使整个经济体系崩溃。所以,以这种方式来看,贸易逆差似乎并不是一个大问题。那么,美国在此问题上的目标是什么?难道是把20美元减少到15美元,还是10美元?

公平的竞技场

因此必须要讨论本质问题:我们在争论什么?目的到底是什么?怎样才能真正解决美国公司在中国遇到的困难?我认为真正的化解之道就是中美两国坐下来,坦诚交换意见,解决问题。我认为这才是可行的方法。

应该如何对待知识产权问题呢?在中国知识产权领域的一名专家认为,中国政府所实行的法律已经足以保护知识产权,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的执法力度虽然达不到100%,但也已经相对充足;需要改进和更加完善执法的地方在于基层。两国可以协力突破这个问题。美国已经提供知识产权保护的方法和技术,给予了中国必要的支持。

如今,中国法院所裁决的知识产权诉讼中,99%都是中国内部的纠纷。这让我们认识到,知识产权保护不仅能够保护外国技术,它对中国以及中国创新型经济的发展同样重要。所以中美可以在这些领域谈判和合作,而且也必须在这些领域进行合作,才能解决问题。

不必否认,不平等的竞争环境确实依然存在。虽然中央政府努力维护公平的竞争环境,但是国有企业更受地方政府的青睐。在这种情况下,别的企业就会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自己所看中的地块也必须拱手让人。我可以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的经历给大家举个例子。就在最近一个月左右,我也在中国进行了投资,可是当与当地一家国有公司的发生纠纷时,政府进行了调解,让我们将此事提交仲裁。然而仲裁裁决的结果却受到了政府干预,撤回了我们的土地使用权,这使我们觉得作为外商的权益受到了侵犯。我们输了,他们赢了。这种事对于在中国的外商来说很常见,也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是华南美国商会的会长,成员企业达2300多家。然而,中国却没有一个机构可以让我们反映在投资时遇到的问题,中国应该为我们设立这样的机构。中国政府有必要与驻中国的三大美国商会进行交流,也就是北京商会、上海商会、以及我所在的华南商会。

因此,我建议中国政府为外商建立一个高级别机制,让我们可以和更高层的领导进行沟通。这样一来,就可以绕过地方和省级政府,可以向中央政府反映问题,并进行公正的听证。并不是说地方政府一定就会偏袒谁,只是这些企业希望可以进行公正和诚实的听证会,而不必担心会在当地法院或当地机构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需要这种高级别的平台,可以绕过地方政府,与中央沟通反映问题,让中央政府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有这样一个平台,那么美国企业就不会再指责中国的竞争环境不公平,而会看到中国在合作与开放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华南商会的一项研究

10月29日,华南商会发布了一项研究表明,美国企业在贸易摩擦中受到的伤害超过了中国企业。2这个评估是客观公正的。并不是想通过这份报告来为美国政府背书,指出这一问题只是为了说明中国企业受到的伤害比我们少。这项研究还表明,这种贸易摩擦不仅伤害了在华投资的美国企业,也对在华拥有业务,进行经营活动的其他国家的企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口舌之争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贸易摩擦损害了供应链、劳动力流动和未来的投资计划,并造成了更多的不确定性。长此以往,将会对投资、供应链、劳动力流动、人口流动、运输、航道、创新、经济发展等造成很大的破坏。因此,这种贸易摩擦百害无一利,应该通过更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香港大学的迈克尔·恩莱特(MichaelEnright)教授开展了一项为期16个月的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研究,3这项研究也非常值得大家关注。

这项研究表明,中国实际上是世界上最开放的经济体之一;但是需要进一步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和你们分享一些我们在衡量外商投资企业对华影响的基本的统计数据,对于中国来说,主要使用两个指标,即外国企业的投资金额,以及员工的工资。

外资企业创造了中国33%的GDP和27%的就业。以上海为例,上海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外国投资的聚集地。在上海,外资企业创造了67%的工业产出、90%的高科技产出和三分之一的就业岗位;在深圳,外资企业贡献了50%的GDP和就业岗位。由此可见,外资企业在创造GDP、创新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中国经济必须保持开放。

中国对全球经济的未来非常重要。过去20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突出。我们希望与中国合作,确保中国能对世界经济持续作出贡献。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说服美国的领导,但在此之前,我需要说服美国的企业,中国政府会提供一个让他们反映问题的机制,并且快速解决他们所遇到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