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我们做什么>活动>全球年会>2017IFF第14届全球年会>嘉宾演讲
促进保险业发展符合“一带一路”利益
作者:国际金融论坛(IFF)
来源:国际金融论坛(IFF)
发布时间:2017-11-20
国际金融论坛(IFF)副主席、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副主席、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委员周延礼表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治、法律和经济风险突出,中国正在建设一个现代、充满活力的保险业,积极采取风险防范措施,更好地满足沿线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
“一带一路”是相关国家携手发展的共赢之路,但在建设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风险。现代保险源于海上贸易的兴起,一部海上保险发展的历史就是大航海时代商品和资本全球流动的历史。保险业的发展和保险技术的进步,为近百年全球化进程提供了有力支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29 号)指出,保险是现代经济的重要产业和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从保险业的历史和属性看,保险业与建设“一带一路”是天然契合的,保险业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是保险业讲政治,顾大局,坚持保险服务实体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险业适应中国对外开放新形势、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必然要求,还是保险业抓住历史机遇、拓展发展空间的必然要求。保险业应抓住机遇,乘势而进,充分发挥资金支持、风险管理、信用管理和监管制度等优势,在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全方位的风险保障和融资服务,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国际化发展,这也是历史赋予保险业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本课题首先阐述了“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意义;其次分析了“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风险;再次梳理了“一带一路”建设对保险的需求;然后介绍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保险业发展及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现状;最后提出了我国保险业服务“一带一路”的方向举措。
“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带一路”倡议是对古丝绸之路的继承和提升,是发展的倡议、合作的倡议、开放的倡议,也是连接亚欧非的广阔“朋友圈”,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强调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合作平等互利方式,追求沿线各国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致力于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发展,促进我国与沿线国家的联系交流,发展区域经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合作共赢。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对促进中国自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提高中国对外开放程度、促进中国经济转型、保障战略大通道安全以及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同时对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有利于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整个世界的经济复苏和发展,以及世界和平稳定。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面临着诸多风险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四年来,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和高度认同,“一带一路”建设正在以实实在在的成果,诠释和平合作、开发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目前,100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进来,40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众多重大项目不断落地,在基础设施、项目合作、贸易投资等方面取得超预期的进展和成果。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是新兴市场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经济基础薄弱、政治局势动荡、民族宗教林立、种族冲突不断,“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存在着政治、经济、法律、违约等诸多风险。其中,政治风险包含地缘政治风险、大国博弈风险、国家政局风险;经济风险包括投资环境风险、国际市场环境风险、企业国际经营能力风险;法律风险包括东道国法律法规风险、与东道国政府或企业谈判风险。在当前和未来相当长时期内,这些风险将对“一带一路”建设构成巨大挑战。
“一带一路”建设有着巨大的保险需求
风险管理是保险业的重要属性,是保险区别于其他金融行业的重要特点。作为市场化的风险管理机制与资金融通机制,保险业围绕“一带一路”倡议要求,加快发展海外投资保险和其他保险业务,发挥保险的损失补偿和风险管理作用,积极应对国内“一带一路”核心区、节点城市建设中的特殊风险保障需求和我国海外人员和财产、海外投资面临的各种风险,可以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全方位的保险保障。例如,在财产风险保障方面,工程保险、火灾保险、货物运输保险、运输工具险、责任保险、出口信用保险等个性化的保险产品和服务可以为我国“走出去”的企业提供财产风险保障;在人身风险保障方面,务工人员意外伤害保险、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等险种可以为“一带一路”建设相关人员保驾护航;在资金支持方面,可以充分发挥保险资金规模大、期限长、稳定性高的优势,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通过债权投资、股权投资、私募基金、债股结合、资产支持计划等多种方式参与“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建设。
沿线国家保险业发展及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尽管面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保险业依然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从区域来看,“一带一路”沿线跨越中国、北亚、中亚、南亚、东南亚、西亚北非、独联体和中东欧等多个经济体,共 65 个国家和地区。总体而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保险市场大多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总体规模尤其是保险深度较小。“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国际保险机构通过构建全球保险服务网络、提供定制化产品和服务等方式,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近年来,中国保险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实力大幅提高,服务经济社会保障的范围日益扩大,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能力持续突破,具有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良好基础。中国保险业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一方面统筹推进,做好顶层设计,另一方面主动对接风险保障和融资需求,创新产品和服务,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具体来说,一是提供资金支持。保监会加快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减少前置审批,放宽投资比例限制,丰富投资形式,支持保险资金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二是完善保险服务。保险业针对海外投资项目和出口合同的特点,量身定制保险方案。加强与银行合作,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融资设计等增值服务,提高企业在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境外投资、海外工程承包等方面的竞标优势和投融资能力。三是深化监管合作。加强与亚洲地区保险监管多双边合作,提升我
国保险监管的区域影响力。加强“偿二代”在新兴市场的宣
传和推广。
我国保险业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行动方向及举措。
保险业要充分认识参与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制定行之有效的发展策略,建立长效服务机制,主动配合国家战略,在顶层设计、产品服务创新、资金运用、合作机制、风险管控等方面积极行动、主动作为,护航“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一是统筹做好保险业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顶层设计;二是加强保险业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产品服务创新;三是创新保险业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资金运用方式;四是建立保险业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机制;五是提升保险业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风险管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