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的发展符合中美双方的利益

作者:国际金融论坛(IFF)

来源:国际金融论坛(IFF)

发布时间:2017-11-20

美国史带金融财团全球合伙人钮小鹏认为,中国可以从美国纽约和旧金山两大湾区经济的发展中学习经验。大湾区的发展将有利于中美两国。

美国的湾区发展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其在人才引进、创业激励以及配套的法律和制度建设方面的经验都值得深入学习和探讨。中美经贸合作能够为双方的湾区建设作出有益贡献,湾区建设合作也能够促进中美之间的经贸交流。

美国东岸的纽约湾区和西岸的旧金山湾区既具有同质性,也具有差异性。从同质性优势来看,其服务业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不同机构的数据显示均达到 80%-85% 以上。这两个地区本身都具有良好的实体经济基础,大湾区建设对其服务业的提升更进一步支持了其实体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东西海岸两大湾区的差异性也相当显著。旧金山侧重于科技、农业和红酒产业;而纽约则侧重于媒体、国际贸易和生物科技。明确的差异化发展路径使两大湾区各具特色。

美国湾区发展带来的经验和启示

美国在湾区建设方面有着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 营商环境并不是十分理想,美国权威机构的评估结果显示,纽约和加利福尼亚长期以来是全美营商环境排名靠后、税率较高的两个州。
· 美国票决民主体制下的两党博弈造成营商环境不稳定,政策缺乏连续性。
· 整体的生活成本较高。
· 金融危机以来金融监管不断趋强,已经抑制了当地创新和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势头。
· 与中西部和南方的州相比,东西两大湾区在激励机制推陈出新方面更为欠缺。上述不足导致这两大湾区在过去的四五年里将竞争优势拱手让于中西部和南方的内陆地区。

对此,有必要在粤港澳大湾区新建设的顶层设计和具体实践中对以上问题予以高度重视。湾区建设中必须体现差异化优势,在引进不同类型的企业入驻和吸引投资方面究竟能够提供怎样的差异化政策和激励机制是相当重要的。美国作为全球最发达的国家,其东西两大湾区的建设既体现出了诸多优势,却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中美两国体制和国情不同,对于如何以粤港澳湾区建设为支点促进中美双方的经济互动和交流,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要争取宏观政策的倾斜。十九大之后,我国金融领域将进一步扩大开放,相应的金融支持政策会陆续出台。粤港澳湾区应当努力争取国家在这方面的政策倾斜,成为先行先试的重要平台,以此吸引更多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的关注和投入。

其次,中国的各个省市在吸引外资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效。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明确能够感觉到,无论是各省市还是各类园区,其在“引进来”方面的投入要远远高于对“走出去”的重视程度。从美国湾区建设的历史经验来看,“走出去”能够更好地实现“引进来”,粤港澳大湾区在对外战略制定方面应当遵循双向并举的原则。

再次,粤港澳大湾区可以考虑将自身作为中美两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利益汇集点。特朗普政府退出了 TPP,丧失了在亚太地区的主动权。同时,美国战略界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也持怀疑态度。然而事实上,许多美国企业都希望能够借助某种途径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鉴于此,粤港澳大湾区可以有效利用市场和资本手段,让美国的资金和企业投入到“一带一路”建设中,这对于促进两国的商业利益融合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