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我们做什么>活动>全球年会>2017IFF第14届全球年会>嘉宾演讲
香港将成为大湾区建设发展的前沿
作者:国际金融论坛(IFF)
来源:国际金融论坛(IFF)
发布时间:2017-11-20
香港前财政司长、南丰集团 CEO 梁锦松,认为香港对大湾区意义重大,需同周边地区协同发展。
十九大为国家的发展指明了清晰的方向,而中央也把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一个重点的建设目标,这是符合国际发展潮流、时代需要以及地区的客观发展形势的。
首先,建设大湾区符合国际发展潮流。很多年前,我在巴黎参加 OECD 论坛时就已明确提出世界经济的发展不是国家或者城市之间的竞争,而是都会之间的竞争,即城市群与城市群的竞争。在全球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已经形成了几大湾区,比如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以及国内的杭州湾
区和粤港澳大湾区,这是符合国际发展潮流的。
其次,建设大湾区符合时代的需要。当前,世界经济正经历着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的重要过程,也有人称之为创新经济,在创新经济中将具体产业和金融创新有机结合,正需要建设湾区或者城市群这样的载体来支持其发展。
最后,建设大湾区符合粤港澳地区的客观形势。深圳最具创新的城市基因,东莞和深圳是世界上最好的制造业平台,澳门在一国两制下发挥了旅游和会展优势,香港则具有人才优势。如果将这些差异性优势结合起来,就能够实现互补发展。
共同发展,形成更强动力
习近平主席 2017 年 7 月 1 日在香港提出,当前香港面临着三大机遇,一是粤港澳大湾区,二是“一带一路”,三是人民币国际化。这三者是有机互动的,香港可在在大湾区建设上作出以下几个方面贡献。
其一,人才的聚集跟培养。创新经济中最重要的是人才,需要大量有创新能力和知识的人才。香港在吸引全球人才方面具备领先优势,法制体系也相对健全。
其二,香港是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大多数人才更愿意在自由的环境下工作和生活。香港的税制简单且税率低,有着比较完善的教育和医疗体系,在制度上具有一定的优势。此外,香港有着符合高端人才偏好的生活环境和方式。以旧金山为例,旧金山和硅谷是有机合体,在硅谷的谷歌有 40%的员工并不住在硅谷,而是住在旧金山,就是因为喜欢旧金山的生活环境。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能够为支持创新经济提供助力,香港应该考虑的是如何让金融市场更好地支持创新经济。
其三,香港能够在生物科技和医疗方面做出贡献。香港有两所全球领先的医学院,有多位在世界范围内都名列前茅的科学家。但是,香港的市场很小,能够做临床实验的机会也很有限。如果将香港和珠三角连接起来,定会在人才交流和生物科技创新方面实现突破性的合作。
鉴于此,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加强包括人才、货物、资金、信息和服务等不同经济要素的流通。比如,建立香港和内地之间的人才流动绿色通道。二是加强生物科技、大数据等不同行业领域的专家交流与合作。三是建立由发改委牵头甚至更高层级的协调机制,更好、更快地推进大湾区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