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董小平:疫情下如何有效进行国际合作
作者:国际金融论坛(IFF)
来源:国际金融论坛(IFF)
时间:2021-05-29
在5月29日下午举行的“全球抗疫合作: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分论坛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球公共卫生中心主任董小平发表演讲。
主要内容如下:
作为一个医生,一个临床专业人士,我想说,还不能够说我们已经进入了后疫情时代,因为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持续蔓延,在世界很多地方疫情爆发的态势还十分严峻。尽管美国、欧洲等大多数国家的单日确诊病例数量在下降,但在很多东南亚国家,单日新增病例的数量增长非常之快。所以,我们现在离所谓的“后疫情时代”距离还尚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加强合作,并且是比以往更为紧密的合作。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规模非常巨大,不仅在公共卫生领域,在很多其他的方面,包括我们的日常工作,我们的社会和国家的稳定性,以及国家与国家间的关系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影响。一种传染病对人类社会产生如此大影响,新冠肺炎疫情可以说是史无前例。
如今的日常生活,有两件事情是出门前必须要检查的,一个是手机,一个是口罩,这已成为一种新常态。另一个应该注意到的是,疫情导致了非常严重的冲突,这个冲突存在于防控疫情的手段,在不同国家中有很多的争议。这让我们不得不认真地考虑国际合作的方式,如何在目前的状况下进行有效的国际合作?
第一是理解。想要做好沟通,必须了解不同地区人的习惯和特点。因为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有不同的政治体制,有不同的宗教信仰,所以需要彼此理解包容。
第二是沟通。即使有冲突、有矛盾,不管是在社会层面,还是在政治层面,仍然需要秉持开放的心态,有效地进行沟通,分享信息。例如,传染病的数据能在全球社会、社区当中有效分享等。
第三是合作。合作其实并不仅仅是意味着富人需要给穷人捐钱,合作其实就是同舟共济,不管贫富。
第四是全球协调的能力。在这次疫情当中,我们注意到,全球的协调能力还是相当差的。
最后,我想再次强调的是,对决策者而言,要重新考量政府扮演的角色,每个国家都是如此。政府需要在公共卫生领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政府的角色是要引导人民共同携手抗击传染病、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尽管疫苗具有非常有效的应对传染病的优势,但是我们现在仍处于需要一些非医药性干预手段的阶段。想要把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变成一个普通的季节性流行传染病还有很长的道路。但是,只要坚持在专业层面、社会层面以及政府层面携手合作,就一定能够战胜这次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