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央行副行长李东荣:全球金融科技治理的五大趋势
作者:国际金融论坛(IFF)
来源:国际金融论坛(IFF)
时间:2021-12-05
由国际金融论坛(IFF)、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以及广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国际金融论坛(IFF)第18届全球年会(F20峰会)以“全球挑战下的可持续发展:竞争、变革、合作”为主题,深入探讨新冠肺炎疫情、气候变化等全球挑战对国际经济、金融的影响以及如何在竞争、变革、合作中寻找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的路径和举措,为构建全球开放共赢新格局建言献策。
以下为李东荣发表主旨演讲的具体内容: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活跃密集的时期,数字经济浪潮蓬勃兴起,金融科技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支撑,已成为各国、各地区金融竞争与合作以及资源布局的焦点领域。面对金融科技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如何更好地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已经成为各国金融监管部门需要科学、妥善应对的现实课题。
借此机会,我想结合本人近年来的观察和思考,就全球金融科技治理的几个重要趋势谈一些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应对金融网络风险,完善网络安全管理迫在眉睫
随着金融业务网络化、移动化、数字化发展,金融业所面临的网络恶意攻击、非法侵入等问题日趋严峻,而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更是加快了网络服务渠道远程办公模式的普及推广。一些局部的金融风险也可能因为网络安全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发系统性的金融风险。由世界银行和剑桥大学共同发布的《2020年疫情下全球金融科技监管快速评估报告》显示,在全球114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监管机构中,有78%的受访机构认为网络安全风险正在上升,约30%的机构正在抓紧推进网络安全相关政策措施。因此,加强金融网络安全管理已经成为各国金融科技治理的一项重要且紧迫的任务,形成了一定的共识。
二、加强金融数据领域的监管协调十分重要
作为金融监管和科技创新深度融合的产物,金融科技不仅会带来金融在效率提升方面的物理反应,还会通过引入新的市场竞争主体,包括大型网络平台、新的金融数据要素等,大量替代数据,以及新的金融合作模式如助贷引流模式,从而带来金融功能实现方式的化学反应。因此传统金融领域的审慎监管规则并不能完全覆盖这些金融科技新主体、新数据、新模式所带来的新风险。从全球监管实践看,部分国家的金融监管部门已开始注重加强金融竞争数据领域的监管统筹和协调,比如英国于2020年7月建立了跨部门数字监管的合作机制,旨在促进金融监管机构、竞争监管机构和数字监管机构之间的监管合作,统筹促进公平竞争,打破数据垄断,规范网络服务等工作。
三、监管沙盒等金融科技创新监管的工具应用更加深化
在科技的驱动下,金融创新迭代的速度日益加快,如何更好地平衡促进创新与防范风险的关系成为摆在各国金融监管部门的一道共性难题。近年来,监管沙盒、创新加速器、创新中心等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得到快速推广,为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在规模化进入市场之前,提供了特定的缓冲地带和试错区间,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创新监管困局。
随着监管实践的深入,部分国家监管部门持续迭代更新了监管工具箱,以更好地适应不断快速变化的金融科技创新生态。比如新加坡推出了为特定创新项目提供快速通道的快捷沙盒;英国推出了为初创企业提供定向测试验证的数字沙盒;澳大利亚推出了提供更长测试期限和更广参与范围的增强型沙盒;此外,英国还计划推出针对交叉性金融科技创新的跨部门沙盒。
四、推进金融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已经提上议事日程
金融科技伦理是伦理思想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应用,是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等从业机构开展金融科技活动需要遵循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当前,随着金融科技应用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拓展,数字鸿沟、技术排斥、算法歧视、隐私泄漏等科技伦理挑战引发了全球性关注,国际社会关于加强金融科技伦理治理的呼声日益强烈。对此,部分国家和地区在金融科技伦理治理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但总体还处于起步探索的阶段。比如澳洲保险和职业养老金管理局成立了数字伦理咨询专家组,协助该局制定保险行业相关的数字伦理原则和规范;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组织行业力量成立了公平、道德、可问责和透明委员会,出台信用风险评分、客户营销等场景的公平性评估指标,帮助金融机构评估其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解决方案的公平性情况。
在中国,中国人民银行已组织启动金融科技伦理指引、金融行业标准的研制工作,探索提出守正创新、以人为本、诚实守信、公开透明、权益保护、安全合规、公平普惠、社会责任等伦理原则和落地标准。
五、金融科技跨境政策协调与国际规则研制正在加速
在全球金融市场开放性和网络基础设施连通性不断增强的情况下,由于不同国家在经济金融发展阶段中的金融监管理念和制度环境不同,金融科技可能带来跨境监管套利、监管禁止和风险传染等挑战。因此,部分国家已通过国际风险和双边、多边合作机制,抓紧开展全球金融科技发展评估与风险监测,探索建立针对跨境金融科技应用的监管信息共享,以及风险联动应对和危机处置安排,并与网络安全、跨境支付、数据治理、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等关键领域为切入点,加快推进金融科技国际标准治理规则体系建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世界银行发布了《巴黎金融科技议程》,旨在为成员国改进金融科技发展与监管提供指南。世界银行近期也推出了《全球科技监管证据数据库》,包含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科技监管制度和政策文件,以促进各国金融科技的监管知识和能力共享。金融稳定理事会、国际清算银行发布了金融科技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与应对,以及大科技公司金融监管、虚拟货币和稳定率监管等领域的重要报告,持续总结全球金融科技监管经验。
金融科技的发展与治理已是一项全球性重要议题,需要凝聚全球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参与,协同推进。我衷心希望各国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科技业界能够进一步依托国际金融论坛(IFF)这样的高层次、国际化、持续性的对话平台,共同深入探讨全球金融科技发展所面临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推动金融科技更好地服务于全球经济和人类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