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我们做什么>专题>数字经济/科技金融

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狄刚:区块链技术助力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

作者:国际金融论坛(IFF)

来源:国际金融论坛(IFF)

时间:2021-12-05

由国际金融论坛(IFF)、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以及广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国际金融论坛(IFF)第18届全球年会(F20峰会)以“全球挑战下的可持续发展:竞争、变革、合作”为主题,深入探讨新冠肺炎疫情、气候变化等全球挑战对国际经济、金融的影响以及如何在竞争、变革、合作中寻找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的路径和举措,为构建全球开放共赢新格局建言献策。

 


以下为狄刚演讲的具体内容:

一、区块链技术已成为数字金融发展的重要引擎

目前,全球已经进入数字化高速融合发展的阶段,数字技术的作用已经被全社会广泛认同,并在金融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与之前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相比,现在已经发展到数字化和智慧化时代,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从辅助、支撑、赋能发展到融合、原生、泛在。

(一)中国加速推动数字技术产业化。今年3月份,我国发布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部分,明确提出要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今天我们讨论的数字金融,不仅是金融业务利用互联网实现业务流程搬家,更是要利用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实现体验、效率、安全、成本、普惠、智能、泛在这七大需求。而在我们重点关注的数字技术中,区块链技术已经成为数字金融发展的重要引擎。

(二)国际上区块链技术正在加速渗透。2021年,有关咨询机构针对包括美国、英国、新加坡、德国、中国、日本等十个国家进行的区块链调研结果显示,81%的受访机构认为区块链技术具有广泛可扩展性,并被主流采用,其中金融机构的认同比例更是高达84%,所有受访的全球化金融机构都已经将区块链技术作为势在必行的战略优先项。2021年9月,有研究机构对全球TOP100上市机构使用区块链技术的情况进行调研显示,有81家机构正在使用区块链技术。

二、区块链技术在数字金融领域应用成果初现

(一)围绕发展全局,区块链技术应用已经初显成效。从拼专利走向了拼实力,从找场景变成了建生态,区块链技术落地成果不断增加,并发挥了越来越多的价值优势。如通过区块链技术应用精简无效中介和套路中介,减少中间环节、实现信息对称、降低总体成本、提升协同效率、优化业务流程、助力穿透监管。

(二)聚焦行业来看,中国金融业从内部改良、外部赋能两个方面积极发挥区块链效能。区块链技术在跨境支付、供应链金融、农业金融、贸易金融、普惠金融、社会城市、“三农”、民生等领域实现落地,部分国际大型金融机构也在积极拓展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包括贸易金融、信息共享、外汇交易、股权交易等。

(三)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简称数研所)率先实现数字人民币在研发项目中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应用。

 


1.在数字人民币体系中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了统一的分布式账本。央行作为可信机构将交易数据上链,保障数据真实可靠,运营机构可进行跨机构对账、账本集体维护、多点备份等。

2.在国际清算银行创新中心的支持下,开展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数研所作为数字货币桥项目技术委员会主席单位,探索使用分布式账本搭建的货币桥测试平台。

3.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专项,建设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以信息可穿透、信任可传递、信用可共享为目标,完成基于区块链的贸易金融生态体系建设。

4.在标准化领域,数研所积极加强标准体系建设,牵头开展了多个区块链技术国际标准的制定,担任全国区块链分布式账本记账技术标准委员会副主任单位,参与区块链技术参考架构等多个国家标准的制定,在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金标委)的支持下推动区块链技术的评估规则、安全规范、互联互通、贸易金融等相关行业的标准制定。

三、着眼当下区块链技术在数字金融领域仍面临的六大技术挑战

虽然区块链技术在全球数字金融领域已经拓展了很多应用场景,但仍面临一系列的技术挑战。

(一)体系架构方面,性能和可扩展性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关注侧链、多链、硬件加速、链上链下协同等解决思路。

(二)隐私保护方面,目前零知识证明、同态加密、安全多方计算、联邦学习等主流隐私保护技术局限性还较大,还需要从理论层面创新,也需要从工程技术方面进行创新。

(三)信息安全方面,区块链面临自主可控、开源许可、量子计算等挑战,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安全技术创新,包括智能合约、形式化验证、合约安全以及分布式身份标识(DID)分布式身份等方面。

(四)在监管审计方面,区块链的节点里还有很多都是匿名化和密态化,去中心难以监管,我们可以通过隐私保护技术和监管探侦技术结合,实现穿透式监管。

(五)在融合集成层面,区块链和传统技术的集成和兼容性有待加强,存在技术摩擦,需要加强区块链基于传统技术的继承改良研究,以及与新技术的融合创新研究。

(六)在标准体系方面,区块链互联互通性较差,核心技术标准与应用标准不够,这需要加大互联互通标准体系的建设力度。

四、展望未来,区块链深化与重塑数字金融可从八方面破局

 

面对机遇与挑战,为推动区块链技术助力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未来可以从八方面进行破局:

(一)基础理论方面,加大基础理论研究,数字金融技术实践往往快于技术理论的发展,需要加大体系架构、可信技术、共识算法、密码理论等方面的技术理论创新。

(二)核心技术方面,打造核心技术包括智能合约创新、区块链的网络技术、芯片和硬件,以及跨链、监管审计、威胁监测等。

(三)标准支撑方面,制定核心技术标准,建立标准体系,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四)在专项示范方面,积极推进重大专项和示范应用项目,通过示范项目撬动并引领产业。

(五)在产业协同方面,加强政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协同拓展场景,推动从科学研究到技术应用的衔接和转化。

(六)在人才培养方面,加强技术和业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加大战略人才资源储备,形成人才梯队。

(七)在生态共建方面,建立全球生态系统,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和协同效应。

(八)在政策和资源保障方面,推出产业引导政策,提出技术创新、成功转化和激励机制,并形成国际化的协同机制。

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是中国人民银行直属事业单位,根据国家战略部署和中国人民银行的整体工作安排,承担国家法定数字货币研发,专注于金融科技的创新发展。数字人民币从2019年末开始试点,目前已经在10个地区及2022北京冬奥会场景进行试点,2021年7月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作为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和冬奥会筹办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人民币北京冬奥场景试点工作也在稳妥有序地推进。

我们愿意继续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加强数字货币、区块链技术等领域的合作,也欢迎各位多给我们提供宝贵意见。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