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我们做什么>活动>学术会议

IFF第23期学术会议
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

作者:IFF

来源:IFF

发布时间:2022-07-15

7月15日,国际金融论坛(IFF)第23期学术会议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作为“IFF绿色金融报告会”的第1期,重点探讨了“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的相关议题。

会议邀请到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国际部副主任任晴作报告,主题为“金融开放和跨境融资中的可持续金融问题”。会议还邀请到中国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部副总经理罗颖、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刘凡,以及普华永道中国ESG可持续发展市场主管合伙人倪清,分别就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和完善这一主题进行专业分享。



国际金融论坛(IFF)执行委员会委员迟计在欢迎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已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政策议题。作为支持全球环境治理的重要工具,绿色金融的实践与创新已成为世界各国着力推进的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抓手和支撑力量,并在政策、制度、产业、人才建设等方面开展了诸多开创性的实践。然而,由于各国经济基础和绿色金融发展阶段参差不齐,对绿色金融的理解和定义也并不完全统一。为此,我国亟需完善符合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特征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以便金融机构可以更为精准地服务于绿色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国际部副主任任晴,在主旨发言中表示,与可持续金融相关的大量金融创新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尚没有成熟模式或统一标准,没有一套各方普遍认可的话语体系。任晴结合金融开放下的可持续金融实践案例,指出,在跨境投融资日益活跃的背景下,可持续金融标准实现跨境互认和统一不仅是重要的理论问题,更是紧迫的现实问题。然而要解决面临的现实困难并非朝夕之功,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解决。首先,继续推动可持续金融创新、继续扩大金融开放,在引入更多国际机构参与中国金融市场的可持续投融资实践中,推动可持续金融标准的跨境互认。第二,用不断发展完善的监管和行业标准来有效防止道德风险。第三,在推进标准统一的工作中,要充分反映投资机构的诉求。



中国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部副总经理罗颖从中国银行绿色金融实践出发,介绍了银行适用的绿色产业分类、绿色产品标准及相应统计制度、信息披露及外部评价等四类标准体系,认为现阶段存在标准兼容性不高、绿债细分标准缺失、国内转型金融标准尚未出台等问题,她呼吁更多国家与地区参与绿色标准一致性的建设,提高绿色金融市场有效性,提升绿色金融运作效率,促进各国绿色金融共同发展;此外,她建议未来国际国内行业组织可以出台绿色债券项下的细分标准,推动生物多样性等主题绿债发展;关于转型金融国内标准的制定,她建议要注意加强国际沟通,推动国际间互认,同时也需充分考虑自身国情和转型路径,建立“以我为主”、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转型金融标准体系。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刘凡在发言中指出,当前国内对于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没有统一规则,即便是国际上也尚无可借鉴的标准。行业标准的缺失,会导致信息披露内容和质量参差不齐,缺乏可比性。作为债券市场金融基础设施,中央结算公司充分吸收中国债券市场环境效益信息披露的最佳实践,研究设计了43个指标,可用于对国内最新版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中“203+2”个(客运铁路和综合管廊)行业类别可能产生的环境效益进行量化刻画。中央结算公司正在积极推进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的标准化和数字化,探索中债绿色指标体系拓展应用范围,推动升级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及国际标准。



普华永道中国ESG可持续发展市场主管合伙人倪清在发言中表示,气候与环境相关的风险是目前全球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它引发的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显著增加。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速低碳转型,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共识和趋势,其紧迫性日益突出。目前,绿色金融的标准日趋完善,但诸多高碳行业和企业的低碳转型活动虽然具有减缓气候变化的作用,但难以满足绿色金融标准的需要,比如说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就是其中之一。从应对气候变化的角度看,应考虑加强转型金融标准研究,通过金融手段加强对转型项目、转型技术和转型主体的支持。他认为相对绿色金融,转型金融更加关注行业企业从高碳转向低碳的过程,因此在标准制定中要注重行业转型路径研究、重视可信的数据追踪与管理,加强转型相关的信息披露。



多年来,国际金融论坛(IFF)持续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推动绿色金融和可持续发展的议题。在2022年6月5日联合国世界环境日当天,宣布启动第三届 “IFF全球绿色金融奖”,主题为“全球绿色金融实践与创新”。参与此次会议的多家机构为第二届“IFF全球绿色金融奖”的获奖单位。

国际金融论坛(IFF)是总部设在中国的非营利、非官方独立国际组织,2003年10月由中国、美国、欧盟等G20国家、新兴经济体,以及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相关国际组织领导人共同发起成立,是全球金融领域高级别常设对话机制和多边合作机构,被誉为全球金融领域的“F20(Finance 20)”。国际金融论坛(IFF)的目标是通过国际化、市场化、企业化的运营机制, 建立全球金融战略对话、交流合作、实践创新、学术研究和人才培育平台, 推动金融服务世界,促进全面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