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金融圆桌会议
作者:国际金融论坛(IFF)
来源:国际金融论坛(IFF)
发布时间:2019-11-24
•建立多币种零售支付结算体系可行性探索;
•市场开放有关议题探索;
主持人:
魏 红
亚洲开发银行中西亚局前副局长;
主旨演讲:
卡洛斯·多明格斯
菲律宾财政部部长;
发言嘉宾:
李 梅
IFF成员、中国银河金融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罗斯·塞瓦拉
柬埔寨财经部国务大臣;
周诚君
IFF学术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局巡视员;
德吉斯曼·西门金塔克
印尼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SIS)基金会主席;
邦帝·尼加萨温
泰国央行前副行长;
主持人:魏 红,亚洲开发银行中西亚局前副局长
在全球经济普遍放缓的情况下,东盟和中国继续展现出韧性和活力。这背后有许多的原因:我们的经济培育了强大的国内市场;我们极大地扩展了贸易联系;我们一直在建设更有效的跨境支付和结算基础设施以维护国内市场,并提高跨境贸易的效率。当前,我们正处于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关键阶段,这将改变我们所有经济体的命运。
全球繁荣的成果现阶段主要受到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这种威胁表现为阻碍商品跨境自由流动的政策,为达到政治目的而征收关税。新出现的贸易障碍导致了经济放缓,消费者被迫为他们需要的商品支付更多的钱,供应链中断。
幸运的是,东盟一致认为自由贸易和更有效的资本流动是正确的道路。当保护主义肆虐世界其他地区时,东南亚经济体却在商品、资本和服务的自由流动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这是本地区经济继续引领增长的主要原因。
东盟赞赏中国支持在东盟地区建立开放贸易和投资机制的举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东盟与其主要贸易伙伴签署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我们也要讲将这一成果延续下去。中国已连续10年成为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自2009年以来,贸易总额年均增长10%。2018年,东盟对华贸易总额达到4831.4亿美元,比2017年增长10%。
在杜特尔特总统领导下,菲律宾对中国采取了更加前瞻性的政策。我们认识到两国更紧密的伙伴关系将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两国可能会在部分问题上存在分歧,但能让我们团结在一起的机缘显然更多。
随着中菲关系回暖,中国已成为菲律宾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旅游市场。自2016年以来,菲律宾与中国的贸易总额年均增长15%。2018年对华贸易总额达520亿美元,比2017年增长15%。与此同时,自杜特尔特执政以来,中国赴菲游客人数以年均27%的速度增长。2018年达到163万人次,比2017年的入境人数高出23%。
菲律宾还享受了在中国市场发行的熊猫债券的最佳条款。例如,菲律宾今年发行的25亿元人民币三年期熊猫债券的收益率为3.58%,与基准利率的息差非常小,只有32个基点。中国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将菲律宾的熊猫债发行评为aaa级,是该公司的最高评级。
菲方也全力支持中方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并充分肯定该倡议为区域内外所有国家带来的巨大经济潜力。基础设施的改善将促进我们各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加强贸易将鼓励更有效的投资流动。互联互通的改善将增强增长模式的包容性。“一带一路”倡议包含了我们期待的所有回报。
菲律宾也在国家层面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对应措施,经济战略以大规模的基础设施现代化项目为中心,为一个充满活力的经济提供后勤保障。杜特尔特总统的这一基础设施项目被称为“建设、建设、再建设”,涉及100个高度战略性的基础设施项目,以及全国数千个基建和物流改建项目。它将降低在群岛间运送人员和货物的成本,使一度偏远的社区更接近经济主流,创造大量投资机会,释放菲律宾经济的潜力。
我们正依靠“一带一路”来刺激内部增长,使我们能够在西方保护主义政策带来的具有挑战性的全球环境中继续扩张。
我们对基础设施的前瞻性投资得益于亚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多边开发银行和双边发展伙伴的大力支持。特别是中国,承诺提供90亿美元官方发展投资,支持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
到目前为止,我们两国已经签署了三份高度优惠的贷款协议,总额为4.9308亿美元,用于建设大坝、灌溉系统和铁路。自2016年以来,菲律宾已从中国获得总计4.4082亿美元的款项,用于地标性桥梁和戒毒康复设施的建设,并开展了几项基础设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以及其他形式的投资。
许多制度性基础设施正在规划当中,以进一步加强贸易和经济合作。例如,正在制定的支付和结算体系将提高使用本币的效率。2018年,13家菲律宾主流商业银行与中国银行菲律宾分行签署了建立菲律宾人民币交易共同体的协议备忘录。两国之间的业务量证明此举非常必要。这一举措预计将显著降低两个经济体的经营成本。
两国领导人的高层互访也日益频繁,突显了中菲双边关系的进展。杜特尔特总统是习近平主席唯一会见过8次的领导人,其中5次是在中国。更紧密的菲中经济合作所产生的协同效应对整个地区都将产生实际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中国与东盟经济体的经济一体化更加紧密。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多边机构对东盟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帮助作用。我们可以通过进一步努力建立一个多货币支付和结算体系来补充现有制度,以提高开放贸易体的效率。
菲律宾积极支持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因为这是建立有益多边伙伴关系的共同努力的核心。中国与东盟的良好关系是这一新兴伙伴关系的核心。我们期待RCEP最终达成协议。有了这个加强贸易和投资的框架,该区域经济的发展将进一步得到加强。我们将成为一个自由贸易和投资合作的庇护所,抵御其他地方的保护主义势力。这将是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地区数十亿人的繁荣和福祉将取决于我们如何通过加强互联互通和经济一体化来促进增长。加强东盟与中国的合作,对于确保该地区充满活力的经济前景和实现我们的共同目标——大幅减少我们各国人民的贫困——至关重要。
我们今天继续建立的伙伴关系和协定将为我们地区更有利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些合作渠道是人们如此乐观的许多理由之一,相信东盟各国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领导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我是来自中央金融企业,想根据在业务推进的过程中一些想法和思考,聚焦深化中国东盟开放合作,构建新型支付结算体系。
当前正处于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格局演变的关键时刻,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崛起不可逆转,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尤其是中国和东盟。随着“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不断深入,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往来持续扩大,产业和市场融合正在不断深化。这对在全球大变局背景下,寻求区域经济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共享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背景下建立属于中国东盟区自己的多币种支付结算体系正当其时,势在必行。
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跟大家进行交流。
一是中国和东盟开放合作面临新机遇。
今年是中国和东盟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第16个年头。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贸易额迅速增长,到前10个月,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达到3.54万亿人民币的数字,仅次于中欧贸易总值3.98万亿元人民币,超过同中美贸易总值0.47万亿元。
与此同时,中国也连续十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在投资领域,2018年东盟首次跻身中国第二大对外投资的目的地,并成为中国第三大投资来源地。投资额仅次于中国香港和欧盟。中国与东盟双边金融开放也日益扩大,今年的8月份,国务院批准广西、云南等6个省区新设自由贸易区,给予面向东盟跨境金融创新新的政策,东盟国家也扩大对中国的证券市场的开放政策,为中国投资者提供更为便利的准入条件。
二是中国持续对外开放政策,将给中国东盟合作带来更多的活力和新的动能。在刚刚结束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中,习近平主席发表讲话强调,中国将坚持扩大开放增加商品和服务进口,扩大外资市场准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格局。
中国与东盟当前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来之不易,为地区和平、稳定和繁荣作出巨大贡献。在自我保护主义抬头和逆全球化思潮之下,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可持续增长、减少社会不平等、保障各国人民享有更美好生活的重要引擎。中国与东盟应进一步加强和深化战略关系,促进双方在贸易、投资和旅游的往来,深化金融合作,分享技术创新,共同为建设开放包容、持久和平、可持续发展世界作出贡献。
我来自中国银河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我司作为国有金融企业一直致力于参与和服务及推进中国和东盟的合作。中国银河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是国务院批复设立的,中国第一家带有金融控股字样的公司,也是财政部直属23家中央金融企业之一。股东是财政部和中央汇金公司,还有一小部分社保基金。
公司目前拥有5家控股子公司,总体是4+N战略布局,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板块:银河证券是证券业务平台;银河基金是成立最早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之一,是公募基金平台;银河投资原来是中央直属中央金融企业之一,去年划归中国银河金控,在PECV等开展业务,旗下拥有中国银河保险金融公司等其他几家公司;此外正在筹建全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即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之后的,以聚焦资本市场业务为核心的不良资产处置平台。这个工作正在进行,致力于把它打造成专业化、国际化的平台。
上述各个业务板块互相协同,能够为我们的客户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中国银河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与东盟合作日益深入,比如收购联昌证券,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等国设有分支机构。银河保险正在与柬埔寨建立高层次的合作,目前已经签约湄公河堤坝建设、首都机场建设的保险经济服务,正在推进西哈努克港物流专线轻轨、吴哥窟旅游轻轨等项目,国家粮食储备项目等等。目前公司和柬埔寨合作的主要涉及电力、交通、通讯、特区建设、基建和金融领域的金融服务支持。未来将进一步拓展在农田水利、交通通讯、能源运输等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未来还将与国外的机构建立不良资产的合资基金,可以为投资东盟的企业服务,同时也为东盟各国进入中国不良资产市场提供便利条件。
第三,在走出去过程中和服务客户过程中,建立多币种支付结算体系越来越重要。就此谈一点看法,即不断增长金融贸易合作,为深化人民币结算提供强有力支撑。中国与东盟国家服务贸易方面合作越来越紧密,东盟已成为人民币跨境收付和结算重点地区。如卡洛斯财长说到,包括菲律宾和其他东盟国家在内,已经在各个方面推进多边、双边支付体系建设。
以此为契机,不断扩大人民币在东盟经济往来中的便利非常重要。去年我在中央党校学习时,研究了“一带一路”建设和金融知识的问题。今天中国和东盟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其中主要是涉及小币种交易及汇率风险的硬约束,而这些问题也是未来中国和东盟合作不断深入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重要的、关键的问题。
对此, 我想有四个方面的看法。
第一,强化顶层设计,完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建设。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作为我国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应该充分发挥其优势,一是要对标发达经济体清算系统,积极发挥人民币跨境清算主渠道作用,进一步整合现有人民币跨境支付资源,不断提高效率;二是与东盟国家资金融通,为其架桥、铺路;三是支持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推动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第二,在这个过程中要深化保障支持,健全跨境、支付、结算、法律法规体系。2018年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操作指引,但是要全面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仅有指引和协议应该还不够。因此在此基础上,要对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进行系统的研究,设计和规划,完善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的法规体系。为助推人民币国际化奠定良好基础。
第三,提倡互利共盈,逐步扩大人民币在中国东盟支付结算比例的范围。人民币作为替代美元作为贸易结算选择之一,在实践中需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并在互利共盈的原则下继续大力推动双边人民币结算。一方面,加强目前已有的货币互换、外汇交易中心、边境贸易货币兑换试点,现有金融机构提供兑换服务等方式,满足中国企业与东盟企业外汇交易要求。另一方面,推动基础设施融资,大宗农产品交易等以人民币计价结算,逐步提高中国东盟贸易中人民币的使用程度。在条件成熟的东盟国家建立小币种交易中心,人民币交易中心等形式,大力发展人民币,为有需要国家的建立人民币清算行,便利东盟各国相关机构进入中国债券市场发行债券。这些都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助推中国东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举措。
第四,积极创新突破深入研究数字货币与区块链技术对现有贸易支付结算体系的重塑。数字货币的出现可以大幅改善甚至颠覆现有的贸易支付结算体系,要充分利用技术创新实现突破,一是可以改善现有贸易支付环境的安全,比如大家现在耳熟能详的区块链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选择的技术路径;二是可以大幅降低现有贸易体系的交易成本;三是可以进一步提升支付效率,缩短支付时间。总体而言,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的使用,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本使用效率,提升交易安全性,或将推动贸易支付结算体系新变革。
推动中国东盟以人民币为主的结算体系意义重大,有助于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中国和东盟各国间的金融贸易合作,中国银河金控愿和在座各位一道,助推这一目标的实现,为此作出贡献。
在当前全球经济金融不确定的背景下,中国与东盟伙伴合作正成为促进全球增长、应对当前挑战的重要战略渠道。人们已经认识到金融合作作为促进经济活动的媒介发挥着巨大作用,能够提高各国的增长质量,增进我们各国人民的福祉。因此,东盟认识到金融合作对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一体化和社区建设的必要性和无限潜力。我们高兴地看到,作为我们的主要对话伙伴之一,中国与东盟地区的合作多年来不断扩大。
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后,东盟国家高度重视货币和金融合作,并承诺将继续深化与邻居中国友好关系的承诺,这种合作将是互利的,并将带来和平与繁荣。中国与东盟已推行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包括《2025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3 + X合作框架”等,将共同努力,协同该地区有关政治安全合作、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的互联互通战略。
此外,东盟成员国已启动在东盟+ 3国家(中国、日本和韩国)中实施多边货币互换的《清迈倡议》,旨在管理区域短期流动性问题,避免严重依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外汇储备池已从2010年的1200亿美元扩大至目前的2400亿美元。
此外,东盟国家还设想通过“东盟债券市场倡议”建立一个区域债券市场。其目标是加强金融稳定,并在该区域减少资本流动的突然逆转。在此背景下,如何实现“东盟互联互通”和“一带一路”的目标,值得我们思考。
由于该地区的紧密联系,中国自2009年以来一直保持着东盟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2018年,中国已成为第三大外国直接投资(FDI)来源国,也是东盟重要的外国游客来源国。
2018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为102亿美元,占东盟直接投资总额的6.6%。展望未来,这两个地区计划通过不断加深经济联系,改善互联互通,在2020年实现10000亿美元贸易额、1500亿美元投资额这一共同目标,并2030年的贸易和投资更上一层楼。密切的经济联系意味着巨大的金融市场发展潜力。为进一步深化一体化、合作和互联互通,双方正积极推动达成现代、全面、高质量、互利共赢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为促进全球贸易增长、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东盟自贸区及其议定书的实施,进一步促进了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双方还将重点通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等国际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调动民间资本,加强能力建设,支持本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金融合作。
2010年,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CAF)成立。该基金是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核准的离岸股权投资基金,由中国进出口银行作为主发行人、连同国内外多家投资机构共同出资成立。基金主要投资于东盟地区的大型基础设施,如道路、港口、能源和自然资源等领域。该公司最终计划筹集100亿美元投资东盟地区。这些金融投资将极大地助力“一带一路”倡议。
我相信,通过中国和东盟之间密切的金融战略伙伴关系和合作,这两个地区将继续发展,达到新的高度,实现互利共赢。
毋庸置疑,更紧密的区域金融合作,更具韧性和包容性的金融,更加互联互通的金融网络,能加快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改善人民福祉,对促进本地区贸易和资本流动发挥重要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东盟一体化进程,并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东盟共同体的建设。从这个意义上说,深化本地区金融合作是必要的。
东盟和柬埔寨热切期待与中国建立更加牢固和持久的伙伴关系,并愿作出我们的承诺和贡献,为我们国家更美好的未来创造新的机遇。
谢谢主持人,今天非常高兴跟大家交流中国东盟之间如何更好地通过本币合作,促进中国和东盟双边、多边贸易、投资及其他领域的发展。
我讲三个方面:第一,为什么?第二,凭什么?第三,怎么样?
首先,为什么在东盟和中国之间的投资贸易及其他各种经济活动,我们更多主张用本币来结算?本币结算不一定是人民币国际化,通过本币合作来推进实体经济的投资贸易和合作,可以降低汇兑成本和汇率风险。
中国国内出现一个趋势,许多产业成建制大规模地往东盟国家转移,这个趋势因为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更加明显、更加迅速。这些贸易投资背后90%以上都是用美元结算。 中国产业大规模转移,产生了大量的商品货物和服务贸易。这些大型的投资背后相关的一些商品、货物、生产线、设备,甚至原材料,包括劳务、甚至法律评级都从中国进口。比如中国企业转移到老挝,需要在国内把人民币换成美元,到老挝投资落地时又要把美元换成老挝当地货币吉普,从中国购买设备生产线、原材料等等,它又要把老挝吉普再换成美元,中国出口货物以后,要把美元再换成人民币。人民币兜了一圈,经几次转换最后回到国内还是人民币,但双方企业需要为货币转换付出很多汇兑成本,并承担相应的汇率风险。
第二,中国虽然有31000亿外汇储备,也觉得不那么好用,更多东盟国家没有那么多美元。最近以来由于美国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美元很大程度上成为某种工具,而且并不仅仅是针对中国的。所有欧洲国家,加拿大、墨西哥,美国可以实施“长臂管辖重要”的基础是,这些国家用美元结算。所以通过本币来实现双边的投资和贸易呢的话,可以降低对美元的依赖。
第三,如果在投资和贸易当中更多地使用本币,比如在投资和贸易中使用人民币,国外投资者拿到人民币后可以进行货币错配,围绕人民币头寸资产进行外汇交易。外汇交易的结果是形成人民币和本国货币的直接兑换,绕开美元、第三方货币的套算。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两个国家之间的汇率通过市场交易直接形成,这是一个均衡的汇率,是一个市场发现、市场交易形成的公允汇率。这样的公允汇率更加稳定、更加可预期、更加可以承受外部冲击。
但如果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的货币之间的汇率,都能够摆脱开第三方货币的套算,形成直接交易价格的时候,这个汇率体系对于中国和所有东盟国家之间实体经济的投资贸易往来是有好处的。因为这个汇率一个公允、公平汇率,更加透明、可预期。如果汇率是市场化、公允的、公平的,充分反映市场参与者预期,对实体经济领域,对东盟和其他国家资源配置会起到更加优化的配置作用。这是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投资贸易用本币结算最重要、最基础,也是最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作用和领域。
我想讲的第二个问题,中国和东盟之间,在本币结算合作方面有没有好的基础?个人认为,在所有国家当中,中国和东盟之间用本币结算基础最好,而且最具有坚实的基础。为什么呢?早在1993年5月26日,中国就跟越南国家银行签署双边边境贸易本币结算协定。两个月之前,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中国银行的马尼拉分行成为我们第27家人民币海外清算行。菲律宾在13年前,是全世界第一个宣布把人民币作为菲律宾国家官方储备的国家。中国在泰国、在新加坡、在马来西亚有清算行。几乎大多数东盟国家都持有人民币作为它的官方储备。中国跟大多数东盟国家都签订了本币合作的协定或双边货币互换,或其他类似的货币合作协议。中国和东盟国家有良好的共识,在双边投资贸易活动中,可以更多依赖本币结算而不是美元。
第三个问题来了,为什么目前,中国和东盟国家这么紧密的投资经贸合作关系当中,总本币结算的比例并不高?坦率地说这个比例很低,大概占3%左右。而今年9月份,在中国所有对外投资贸易合同中,超过38%的比例都用人民币结算。但遗憾的是,跟东盟国家之间的水平没有那么高。为什么呢?
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为中国跟东盟各国的中央银行之间没有共识,而是在技术层面、在操作层面存在一些障碍。
比方现在相当一部分东盟国家,当地的商业银行,没有办法为当地企业开立人民币账户。因为它不知道怎么开人民币账户,这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特别是我们周边的老挝、柬埔寨、缅甸,包括越南,他们的商业银行还没有跟中资银行之间,建立同业往来业务关系。事实上,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很重要,但并不是必要的,并不是必须依靠它。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老挝、柬埔寨商业银行为当地的市场主体,但不管当地企业还是中资企业,一定要为它开人民币账户。然后老挝、柬埔寨商业银行,要跟中资银行特别是大陆的银行开同业往来账户,这样才能运转起来。但遗憾的是缺乏这方面的技术,需要对其技术进行升级,需要培养比如懂人民币结算、合规、和风控业务的人才。但是很遗憾,在这些方面还有些困难。
第二个,要有比较好的基础设施。我们鼓励中资企业拿着人民币去投资,问题是这部分人民币到了东盟国家的商业银行,能用来干吗?第一种情况,拿着这些人民币可以从中国进口,购买中国商品、货物、机器设备、劳务、原材料,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服务;第二种情况,它用不了那么多人民币,可以进行投资,或者是说人民币资产的保值升值。 中国的金融市场对所有东盟国家是完全开放的,而是有吸引力的,在低利率和负利率时代,如果大家去比较一下,昨天美元的十年期国债回报率1.771%,欧元区像德国、法国,十年期回报率基本上都是负的,德国30年的国债回报率都是负的,日本十年期国债总是在0上下,最近总是跌破0。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投资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无风险回报是负的或者接近0,买了还得倒贴。再来看中国,中国中央政府发十年期国债回报率多少?昨天的数据是3.197%,就意味着一个海外的投资者,它的机构投资者到中国境内市场买我国债券和股票,最起码享受3.2%无风险回报,十年期的政策回报。如果买商业银行债、信用债等,回报率更高了,6%、7%都有。
在市场充分开放的情况下,中国欢迎来自东盟国家的投资者来投资人民币资产,分享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经济成果和获取比较高的回报,而且可以确保资产的安全。需要广泛宣传,要让东盟国家的投资者知道,中国的金融市场已经完全开放了。我们欢迎你们来投资,当你接受持有的人民币作为支付工具时,同时持有人民币金融资产,获得比较高的相对安全的回报。而且大多数东盟国家中央银行或者它的官方机构,都已经把人民币纳入它的官方外汇储备。
第三,怎么做呢?除了让商业银行提供全流程的服务,让东盟国家投资者持有高回报的人民币资产,中央银行之间的合作以及相关的服务也非常重要。大家都知道,从人民币的角度来说,已经有一系列的关于用本币来结算、清算,及货币合作的机制。比如双边货币互换,目前我中国跟许多东盟国家,比如老挝正在推进双边本币货币互换协议的进一步实施。比如人民币海外清算行机制,最近两个月前菲律宾宣布中国银行作为人民币海外清算行,印尼也宣布,建设银行在印尼一个新的开发区从事人民币结算业务。
香港的人民币RGS等在内的基础设施,也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新加坡也成为一个重要的人民币海外离岸中心。希望东盟各国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一道,能够更多地独立(机构)为当地的银行开立人民币账户,建立广泛的业务往来关系。
人民币海外清算结算系统,如泰国、菲律宾现在做的,中国持开放态度,愿意跟东盟国家合作。总体而言,通过中央银行这些方面,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可以为市场主体双边投资和贸易中更多选择本币提供非常好的基础。中国的商业银行也愿意随与国家周边的商业银行开展合作,在技术、产品、服务方面提供各种各样的帮助和支持。
东盟在减少和降低商品服务贸易方面的壁垒方面,已经获得了很大的成就,移除了很多人员之间的交往交流、服务信息和商品之间越境交换的障碍。尤其是在信息交流交换方面有很大的进展,这是因为东盟各成员国都采用了更加开放性的信息方面的政策。这是东盟内部的情况。
东盟外部情况是怎样的呢?东盟国家现在也在向周边国家学习,比如起源于“清迈倡议”的东盟+中日韩三国机制(10+3),类似于欧洲的EFTA,相当于亚洲区域的自由贸易协定,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多边合作机制。东盟和中日韩三国之间的合作和相关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监控金融市场的动态。再加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我们希望RCEP能尽快完成所有的谈判,今年年底能达成最终协议,但由于有许多国家都参与其中,要尽快达成一个最终协议,其实并没有那么容易。
东盟经济的现实情况是,尤其是在贸易投资和人员往来这个方面,成员国之间的关系其实并没有进展太多。东盟内部虽然签了很多协议,但并没有一些主要的金融方面的改革措施。东盟我们把它叫做25%社区,因为东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并没有能够得到很长远的发展,没有达到25%。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基本上都是在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周边,比如说印尼和新加坡、菲律宾和新加坡、泰国和新加坡、越南和新加坡之间产生的贸易,是这个25%社区贸易的最大核心。其他的东盟国家之间并没有能够更好地去发展自己的贸易往来,政府也没有能够更好地去促进在东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投资和人员往来。
而在东盟外部,中国已经成为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也可以是东盟成员国每一个单一成员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国,虽然韩国和日本也扮演比较重要的角色。欧盟和北美却好像已经从东盟的贸易地图当中退出去了。可以说,东盟的贸易和投资重心已经转向亚洲,尤其是转向东北亚和中国,我现在来讲一下印尼的状况。印尼现在有一个新的政府,人员都非常得年轻,很多人是在数字经济行业相当有经验,所以我预期很快印度尼西亚就将重新发现亚洲的各个机会。在过去几年当中,印尼并没有能够充分注意到亚洲和东盟带来的机会,但是印尼新政府将会重新发现东盟的重要性,并且更好地促进与东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以及与东盟之外的国家的贸易。
第二点,印尼会重新发现制造业的潜力,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会从中国转移到印度尼西亚。现在有很多企业是从中国迁移到越南,但是我们希望这个转移方向最终会转向印度尼西亚。
第三点,印尼新政府将会持非常友好的态度,尤其是对于数字经济行业的发展。目前时机已经成熟,印度尼西亚也会向前推进,更好地建设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和数字产业的发展环境。印尼工业部长是一个本土独角兽企业的创始人,是一个企业家出身的政府部长。
第四点,印尼还有人力资源方面发展的机制,包括教育的国际化,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印度尼西亚和中国在这方面的合作也会进一步深入,印尼的大学也是非常积极的与中国高等学府之间建立和发展合作关系。
第五点,印尼新政府已经宣布有意愿全面去监管化,意思是要消除或者是大幅度的减少对投资和贸易的壁垒,这将促进中印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合作能够得以加强。这些都离不开一个全面的融资和金融配套体系。
我很喜欢周先生对于本币结算的热情和积极性,其实是早在五六十年代,就提出要发展一个泛亚的货币,不知道为什么这个理念从来没有启动过。但是至少日元从来没有成为亚洲的主要货币,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机遇。如果亚洲各国中央银行行长和财长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促进这方面的合作,在不久的未来或许可以有一些突破。
还有一种设想是成立一个区域的SDR,各国的不同本币占有不同权重的一揽子货币,这样可以提高各个本币的重要性,同时减少对一些第三方国家货币的依赖。
但无论怎么样,还是要持一个乐观的态度,我认为中国现在可以在亚洲区域的金融系统当中扮演一个领航的角色,人民币早晚会成为亚洲地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货币。届时各国的财长和央行行长也需要参与进来。
最后我想说,对于印度尼西亚而言,“一带一路”的进展还不是特别大,但印尼对“一带一路”的发展是持开放态度的,甚至已经批准了很多初步的项目和方案。因为当地的一些情况,目前还是没有太多的落实,希望在未来的五年可以有更多更快的进步。
我认为我们现在处于的世界是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世界,各国可以合作克服各方面带来的挑战。中国和东盟金融合作也有很多发展的空间,既可以支持本地的发展,也可以让整个区域能够更好地处理和应对全球经济所带来的不确定性。
至于金融合作,我想分享几点想法。
第一,我们需要一个金融安全网络,才能够为未来的发展担保。在这方面,中国和东盟国家可以加强合作,确保未来的发展环境是安全稳定的。在这个地区金融安全网络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将起到引领性的作用。搭建了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CMIM)这样多边的机构,也有中日韩和10个东盟国家(10+3合作机制),提供宏观审慎的平台,这是前所未有的、独一无二的。这些多边合作机制为金融市场注入了很多信心,也使得中国-东盟地区能够更好地渡过2008年的金融危机。
不过展望未来,如果考虑到全球经济目前的现状,大幅度的衰退或者危机的可能性,不可能被完全排除。东盟地区也有一些资金的脆弱性,比如说比较高的战略水平,还有资本流的波动。所以完全有理由投资建设一个更强大的安全网络,尤其是要应付资本流的波动。我认为这是中国和东盟国家能够加深合作的一个领域。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可以扩大它的双边紧急借贷网络,帮助小型经济体更好地处理经济波动所带来的冲突。
第二,可以做更多的压力测试,来确保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CMIM)在需要时能够发挥作用,也应该加强它的资源储备。展望未来,下一个危机的规模可能会比前一个危机要大。而中国在该地区的经济地位是非常厚实的,所以它完全可以领导这样一个倡议。我们也应该允许更灵活的贷款到国际组织的信用。
第三,中国可以支持东盟国家,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安全网络,让他们能够更有效地预防和处理危机,国别的安全网络可以与地区的安全网络形成互补。
对于市场的开放问题我也分享几点看法,我们区域要促进包容性,提升生产力,各个国家合作起来能够更有效地实现这些目标。通过加深金融一体化,能够促进包容性和提升生产力。我认为有三个方面去加深合作。第一,科技;第二,基础设施;第三,智力。简短地说,之前我们的合作主要是在投资和贸易上,但是我们正在转向一个数字经济时代,我们要通过一个共同的技术平台来加强互联互通,也增加投资的效率和资源配置的效率。比如说利用电子支付、数字支付、数字认证,再用区块链技术提高攻关的程序,可以提高效率和透明度。
第四是该地区的公司治理,尤其是在商业准则和标准,还有审计和申报的程序和标准。这会帮助我们打造一个高标准的营商环境,最终会惠及该地区所有的企业和企业家,这些都是中国和东盟未来合作的重点领域。
我是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的CEO,同时兼任天津金融资产结算公司的董事长,主要从事交易和结算业务,所以非常应对今天的主题,中国东盟多币种支付结算包括市场开放。我以市场主体的身份,谈一谈我这方面的观点。
谈三个观点,一个是关于多币种支付结算的观点,第二个是关于中国跟东盟合作,第三个,作为市场参与者,同时我有有一个倡议,在这个地方跟大家分享。
第一,关于多币种支付结算, 我认为建立多币种支付结算体系和市场开放应放在一起来看。交易有4000多年历史,金融服务与交易金融机构的发展也就400年的历史。支付是交易的最后环节,支付是为交易服务的,支付不能限制市场和交易。多币种支付是多边贸易体制机制或者说投资贸易市场开放的一种状态,多币种支付结算体系从过去、从历史的经验实践来看,完全是技术可行,风险可控的。建立多币种支付结算体系的可行性探索和全球化、一体化、自由贸易、统一货币、数字货币的探索都是一个方向,
第二,关于中国东盟合作,过去一段时间我司参与过很多的国际之间的交往,个人这两年主要是去境外考察参观,特别是跟境外企业沟通非常密切。从过去一段时间来看,中国在东盟的合作主要集中在很多重大的里程碑式的基建项目,包括中泰铁路、中老铁路等运输交通建设项目,除了铁路以外还有公路、港口、机场、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仅2018年,中国与东盟的双向投资累积金额超过了2000亿美金。
PPP模式应当是作为中国和东盟基础设施项目合作,连通机制中一种很有价值的选择,这是跟大家分享的第二个观点。 PPP模式,作为社会资本和政府合作的一种机制,最早起源于英国,过去200年全球大多数国家都开始采用这个模式。从2014年开始,过去的五年中,我国从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包括以色列一系列的国家考察过国家的基础设施、发现PPP模式是世界通用的机制。中国在公共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借鉴PPP模式,在过去的五年做了12000个项目,达到了14万亿额度规模,是全世界用PPP机制解决资本的问题发展最快、规模最大、项目最多的国家,而且产生了很多包括世界银行都感到很惊奇的一些经典案例。
中国和东盟合作中间,有很多的政治上的、文化上的需要沟通,但是机制上沟通更加容易。现阶段,中国东盟的合作,基础设施项目是先行的。PPP模式是促进中国东盟基础设施项目合作最重要的机制。 PPP模式是私人资本和政府之间的合作,任何国家单边多边的合作,包括一个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民营资本为代表的社会资本非常重要。东盟国家,包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菲律宾,都在逐渐采用PPP模式满足基础设施的所需的资金,尽可能的发挥私人资本的力量,柬埔寨PPP模式也已经开始。
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受中国财政部的委托建设了一个中国PPP资产交易管理的平台,主要目的就是为中国PPP项目的再融资和二级市场的流动做好的准备,花了四年时间来准备。中国PPP二级市场的经验,得到了世界银行的认可。我们希望把这种机制应用在中国和东盟的合作上,PPP不仅是一种基础设施建设的机制,一种现代化的政府治理机制,还是一种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创新金融机制。
第三,基于上述两个观点,我想提一个倡议,机会非常难得,利用这个主题论坛的机会把信息敞开,希望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来共建。我们的倡议就是建立东盟PPP项目再融资服务的清算系统。因为已经有成熟的系统,并得到了财政部的认可,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作为一个市场主体,中国财政部以市场化采购机制选中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来承建PPP资产交易管理的平台。希望与各国一批一批再融资的服务系统合作起来,相对应的建立一个东盟PPP项目再融资服务的清算系统,多币种支付清算系统,欢迎大家一起来参与这件事情。